分享

忽略这件小事,运动再多也是白搭!

 红万寿 2018-07-31


无论是为了瘦身、塑形还是为了健康,

越来越的人开始健身运动起来。

但是只是运动还不够,

运动后的那点事儿,

你也不能忽略。



健身运动前大家都知道,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

可以使身体进入到运动状态。

同样的,运动后也需要好好放松,

健身后进行放松是个缓冲、整理过程,

可以帮助人体各系统从运动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




适宜的放松运动,

不仅可使运动者的大脑皮层兴奋性、

较快的脉搏及呼吸频率,

恢复到运动前的安静状态,

还有助于缓解肌肉疲劳,减轻酸胀感,

避免运动健身后头晕、乏力和恶心等不良反应,

休息是为了更好的锻炼,

所以,运动后的放松也不能忽略。




常见的放松方式

静态拉伸:一般是运动后进行,将身体的某个部位慢慢的移动至另一个部位,并保持一定时间,从而牵拉某块肌肉。

泡沫轴:泡沫轴就是一个廉价的按摩师,效果超乎你想像。

⊙动态拉伸:动态拉伸常用于运动前准备,这里就不细说了。

⊙整理活动:一般可以甩动胳膊、转转腰、抖抖腿等,促进血液的回流,使肌肉主动放松。

⊙推拿按摩及温水浴:一般应在锻炼后20~30分钟后进行。开始可先做轻推摩、擦摩、揉捏、按压和叩打,同时配以局部抖动和被动活动。在30~40℃的温水中浸泡洗浴,对心脏活动和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运动后的放松方式有很多,今天我们来讲讲前两种。


静态拉伸

>>>静态拉伸的好处

运动后拉伸能促进局部肌肉的血液循环,

增加机体恢复速度,

促进运动时肌肉内产生的乳酸快速排出,

减轻其对肌肉的酸性刺激;

拉伸肌肉外膜,促进肌肉纬度的增加;

增加肌肉的柔韧性,促进身体协调的同时,减少受伤的可能;

缓解肌肉紧张,让身体更加放松;

能让肌肉更加紧致,线条越来越流畅;



>>>不拉伸会怎样?

运动后不拉伸或者拉伸不充分,

都会对身体产生很多影响。

影响健身效果

健身后的拉伸动作对肌肉的恢复很重要,

不拉伸或者拉伸不到位会导致肌肉“僵硬”,

肌肉疲劳无法缓解,恢复速度变慢,

健身效果也会降低。



肌肉维度加粗

充分拉伸可以缓解运动后短期的肌肉充血,

不过通常情况下不论是增肌还是减脂,

运动后肌肉维度都会增加,

尤其是减脂,过程是会先增后少。



柔性度变差体态受影响

拉伸可以提高人体的平柔韧性,

如果运动后不拉伸,

局部肌肉的紧张可能会引起关节骨骼失衡,

体态问题就会出现(高低肩、骨盆前倾)。



当然,拉伸前要分清楚,

动态拉伸(热身)要放在运动前,

而静态拉伸放在运动后,

如果搞混了不单运动效果大打折扣,

运动的损伤的风险也会增加

(该热的没热起来,该冷的没冷下来。)



还有,拉伸不能过头,

过分拉伸会损伤身体,而且,很疼!


>>>完成一次拉伸

了解了拉伸对于运动的重要意义后,

可以来尝试一次完整的拉伸。

拉伸运动中活动较多的肌肉,

直到感到它完全绷紧,

保持15到30秒,就可以了。


💪坐姿转体背部拉伸

拉伸时吐气放松,拉伸至极致停留15秒。


💪腹直肌拉伸

均匀呼吸,延展腹直肌。


💪臀部拉伸

在延伸极限的地方停留15秒,匀速呼吸。


💪大腿前侧拉伸

支撑腿保持稳定站立,身体站直,尽量不弯曲。


更多拉伸内容可以点击视频

跟着lulu老师来一次拉伸运动



泡沫轴放松

健身后除了拉伸之外,

可以利用泡沫轴给身体来一次大保健!

这个廉价的“按摩师',效果超乎你想像。

它可以很好的放松身体各个部分的肌肉,

释放肌肉筋膜进血液循环,

放松肌肉以减轻关节压力,缓解疼痛。 

拆散软组织粘连和疤痕组织。



💪针对腿部肌肉

放松区域:股外侧肌、髂胫带

Tip:髂胫束周围血流量少,不推荐直接滚压在髂胫束,

而向前或向后沿着髂胫束附近的肌肉滚动。




💪针对后髋部肌肉

放松区域:梨状肌、臀大肌

Tip:不要滚动你的骶骨和尾骨(尾椎骨)




💪针对大腿后侧肌肉

放松区域: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

Tip:为了增加压力,可以将一条腿搭载另一条腿上。




💪针对大腿内侧肌肉

放松区域:大收肌、缝匠肌、股内侧肌

Tip:深呼吸,让全身放松,可以缓解滚动时产生的疼痛感。




💪针对大腿前侧肌肉

放松区域:股四头肌、股直肌、缝匠肌

Tip:可以放慢滚动的速度,让皮肤和肌肉有时间适应压力。




💪针对小腿肌肉

放松区域:比目鱼肌、腓肠肌

Tip:为了增加压力,可以将一条腿搭载另一条腿上。




💪针对背部肌肉

放松区域:背阔肌

Tip:大多数人都有肩胛肌肉紧张的问题,可以每侧滚动20秒左右。




💪针对上胸部肌肉

放松区域:胸大肌及其周边

Tip:泡沫轴应在腋窝上方区域,

花一些时间在每一个酸痛部位持续15 - 20秒。




💪针对上背部肌肉

放松区域:菱形肌、背阔肌等上背部肌群

Tip:注意泡沫轴的位置不要低于肋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