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毗达磨文献

 天地虚怀xia 2018-08-01

《论藏》的成立:部派佛教的文献称为阿毗达磨(阿毗昙)。阿毗达磨译为「对法」,意为「研究法」。「法」指释尊直接宣说的教理,同时也表示他的教说所显示的真理、真实。亦即将研究教法、发觉真实称为阿毗达磨。因此释尊在世的时候,弟子之间就已经有阿毗达磨的研究了。在释尊的教说尚未整理成定型的经藏以前,弟子的阿毗达磨解说也归入经藏中来传承。之后经藏定型,便于经藏之外,另外再整理阿毗达磨文献,所整理的称为「阿毗达磨藏」,简称「论藏」。

 

论藏与经藏、律藏,逐渐合称为「三藏」;可以说,佛教的圣典渐渐就限定于此「三藏」。即使巴利上座部所说的「圣典」,也是指这三藏。同时列举注释,以「巴利」表示三藏,「巴利」有「圣典」和「巴利语」两种意义,注释书则不称为「圣典」。说一切有部声称阿毗达磨是佛说,这是广义的「佛说」《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的卷一中,极力表明阿毘达磨是佛说。不过经、律二藏的原型在原始佛教时代就已成立,而论藏的确立在部派佛教之后,所以论藏的内容随各部派而不同。一般认为论藏的著作期间,约从西元前二五○年开始,到西元前后完成。
 
从《经藏》到《论藏》:阿毗达磨文献的份量增加后,才独立为「论藏」,之前有一段过渡时期,因此应注意「杂藏」。阿含经为「四阿含.杂藏」,除长、中、相应、增一四阿含外,还有杂藏,收集四阿含所遗漏的经典。因此其中也有成立得相当早的经典,同时也比较容易收纳新的文献。化地部、法藏部、大众部等都拥有杂藏,现存的仅有锡兰上座部的杂藏。只是上座部不称为杂藏,称为Khuddaka-nikaya,译为「小部」。Khuddaka有「小」和「杂」两种意义,而以后者较为恰当。但是汉译有「杂阿含」,相当于巴利「相应部」,可能为了避免混淆,所以不译为「杂部」,而译为「小部」。因此虽然称为「小部」,份量却不小,是五部中分量最多的。
 
巴利「小部」由十五种经典群集成,其中包括《法句经》、《经集》、《长老偈》、《长老尼偈》等十分古老的经典。同时也收集了阿毗达磨的过渡典籍,《义释》、《无碍解道》等。《义释》和《无碍解道》在论述形式或内容上,都极为阿毗达磨化,为阿含经和阿毗达磨的中间文献。据判断,两书都成立于西元前二五○年,年代上也属于先驱时期的阿毗达磨。《义释》分为《大义释》和《小义释》,前者是经集第四「义品」的注释,后者是经集第五「彼岸道品」及第一「蛇品」的第三《犀角经》的注释。

 

《义释》中教理的定义方法和使用的术语等,有许多和阿毗达磨共通的地方。《无碍解道》是从修行实践方面,论述阿毗达磨所探讨的问题,首先举出五十五种最基本的问题,称为「论母」(摩夷)。把论题称为「论母」,是巴利阿毗达磨的特征。不过《无碍解道》的论母,并没有后来巴利论藏的论母那么简洁洗练。以上两书只见于巴利佛教,其他部派则不详。有部尚未发现从经到论的过渡文献。

 

上座部的论藏由七种论组成,但这些并非同时成立,而是西元前二五○年到前五○年间陆续成立。其中最早的是《人施设论》,其次为《法集论》最初所举的「论的论母」一二二种和「经的论母」四十二种。接着列举的《人施设论》有自己的论母,其他的论都以《法集论》所举的论母为中心,分别法相。此外,《分别论》中以「经分别」为中心的部分,也成立较早。以上是初期的巴利论藏。阿毗达磨成立以前,核心部分的「论母」是首先论究的对象。巴利七论中,《法集论》所举的一二二种论的论母,是法相分别的中心。忆持论母的人,称为「持论母师」。
 
其次中期论书方面,有先前的《法集论》和《分别论》的剩余部分,在这些论书中,以「诸门分别」从各方面去考察诸法。接着,后期论书方面,有《界说论》、《双对论》、《发趣论》三种。一般认为,之后批判各部派异说的《论事》,也成立于这一时期。在《界说论》等三论中,更详细地作诸门分别,分别诸法的动态关系。锡兰上座部按下列顺序传承,此一顺序由佛音排定:
一、法集论。二、分别论。三、论事。四、人施设论。五、界说论。六、双对论。七、发趣论。以上七论是巴利的「论藏」,另外还有许多巴利论书,称为「藏外」,不放在论藏内。
 
上座部在经、律、论三藏确定以后,针对三藏研究,著作了许多注释书,不过还有论藏到注释书之间的文献,即《弥兰陀王问经》、《导论》、《藏释》三书,缅甸佛教将这三书归入小部中。另外似乎还有称为《藏论》的书,今已失传。一般认为,这三书约到西元后一世纪才成立,比七论还晚。《弥兰陀王问经》是以统治北印度的希腊人弥兰陀王(西元前一五○年顷在位),与那先比丘(龙军)讨论佛教教理为主题而成立的作品。除巴利本外,还有流传有汉译《那先比丘经》,其他部派也有。《藏论》似乎也为其他部派所知,公认《大智度论》卷二所引的「昆勒」和它有关。
 
说一切有部的论藏也由七种论组成,称为「六足发智」。佛灭三百年,有部迦多衍尼子著《阿毗达磨发智论》而成立六种「足论」。不过《发智论》并不是其中最早成立的,六足论也不是同时成立,「足论」的称呼是后来才有的。七论中最早成立的是六足论中的《集异门足论》,其次是《法蕴足论》,这两论可以视为相当于巴利论藏初期至中期的作品。

 

其他的《识身足论》、《界身足论》、《施设论》、《品类足论》、《发智论》四者,已经宣说了发达的教理,可视为相当于巴利后期论藏的作品。不过品类足论第一章〈五事品〉,自古就独立流传,第四章〈七事品〉也极可能是独立的,所以《品类足论》大概是收集独立的论着而成。

又《品类足论》和《发智论》中显示出,有比巴利论藏更发达的教理:五位说、心所法的体系化、三世实有说、有为四相、六因四缘说等,表现出一切有部的特色。

 

以上的六足发智中,除《施设论》外,其他都有完整的汉译。汉译《施设论》七卷是节译(只有因施设),西藏完整的译本还包括世间、因、业三施设,不过藏译没有其他的五足论和《发智论》。「六足发智」七论如下: 一、发智论(迦多衍尼子造)。二、品类足论(世友造)。三、识身足论(提婆设摩造)。四、法蕴足论(舍利子造)。五、施设论(大目犍连造)。六、界身足论(富楼那造)。七、集异门足论(大俱絺罗造)。以上「六足.发智」的作者根据称友的《俱舍释》,与汉译稍有不同。此外以《发智论》为身论,其他六论为足论,也是出于上述的《俱舍释》。

 

有部除以上「六足.发智」外,还有许多论书,而且有部的「论藏」似乎不限于以上的「六足.发智」,但是如上述《俱舍释》中,将这些著作加以整理,显示出在传统上很受重视,所以似乎可以视为有部的「论藏」。如上述,汉译有「六足发智」,藏译仅有《施设论》。梵本方面,已经发现有断片。《集异门足论》、《品类足论》等的断片在中亚被发现,最近《集异门足论》与《五事论》的梵语断片已经出版。《法蕴足论》的断片也已发表。
 
巴利和有部的论藏相当完整,除此之外,只有一部《舍利弗阿毗昙论》受到重视。这是一部长三十卷的大篇幅论书,据判断为法藏部的论藏,内容虽然没有像有部那样发达的教理,不过因为它代表巴利上座部和有部以外的论藏,故显得十分珍贵,约在西元前二世纪或一世纪成立。此外其他部派的论书方面,有《三弥底部论》,为正量部论书,宣说「人我」,必然是承续犊子部的正量部论书。这一点虽然很受嘱目,但只是三卷的小论书,不是全译本,成立年代也不明。

 

又有《成实论》十六卷,诃梨跋摩着,公认为西元二五○至三五○年间的作品,因此不适合列入论藏。但根据推断,本书为经量部系的论书,所以顺便将它列出。由鸠摩罗什翻译,在中国被广泛研究,故对南北朝之前的中国佛教有很大的影响。据《大唐西域记》卷十二记载,玄奘旅行印度时,除带回许多大乘经论外,还有各部派的三藏:有部六十七部、上座部十四部、大众部十五部、正量部十五部、化地部二十二部、饮光部十七部、法藏部四十二部,可见这些部派也有论藏。但玄奘没有译出有部以外的论藏,因此今已失传。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也说到,上座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正量部,各持三藏三十万颂。
  
论藏的注释书,只有锡兰上座部和有部流传下来。西元一世纪起,锡兰上座部论师辈出,很有可能完成许多论书。到三○○年左右,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各有论师出现,作了许多注释书,这些古注释书有:《大义疏》、《安达卡疏》、《大筏疏》、《拘轮达疏》、《略义疏》、《北寺疏》等,都用锡兰语(辛哈利语)写成。接着在五世纪时,出现了觉音、佛授、法护等其他大注释家,他们参照这些古注作注释书,以后这些古注便佚失了。最后的《北寺疏》,出自无畏山寺派,现存的汉译《解脱道论》就是这一派的著作。原本是二世纪顷的优婆提舍所作。

 

觉音(西元五世纪)是巴利上座部最重要的注释家,他以大寺派的立场,整理上座部教学,著作有名的《清净道论》。并参酌锡兰语的古注,用巴利语著三藏的注释书,这些份量庞大的注释书虽是觉音所著,内容则继承三百年来上座部注释家的成果。其中著名的有:律藏注(善见律毗婆沙)。长部注(吉祥悦意)。中部注(破除疑障)。相应部注(精义显扬)。增支部注(希求满足)。法集论注(殊胜义论)。此外还有《经集注》(含小诵经注)、《法句经注》等,几乎注释了全部的三藏。其中,《法集论注》和《清净道论》是理解上座部教理的重要文献。《论事注》的重要处,在于指出《论事》中所举教理的派别出处。

 

之后,除注释书外,也有锡兰的史书问世。《岛史》记述自佛陀诞生后的中印度历史、佛教传到锡兰,接着叙述锡兰的历史,到锡兰王摩诃斯那(西元三二五至三五二在位)的治世为止。觉音也知道这本书,所以作者虽然不详,但可知成立于五世纪以前。《岛史》综合叙述佛教史和政治史,因此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史料。《岛史》的文体朴拙,故锡兰达荼斯那王时,由摩诃那摩改写成《大史》,内容与《岛史》相同,但较《岛史》详细。

 

接续《大史》而写的是《小王统史》,为篇幅较长的作品,记述到十八世纪为止的锡兰历史。接着,在缅甸的盘雅萨敏著的《教史》也很有价值;本书详述第三结集前的中印度佛教史,然后叙述派遣传道师到各地的情形,第六章特别说到缅甸就是阿波兰多国。本书虽新近成立于一八六一年,却充分利用到早期资料。觉音以后,锡兰佛教陷入衰微的状态;十一世纪起,大寺派佛教再度趋于隆盛,论师辈出。特别是阿努罗陀的《摄阿毗达磨义论》,在上座部佛教的纲要书中极为有名。

 

有部以西北印的迦湿弥罗和犍陀罗地区为中心发达起来,犍陀罗富于进步精神,迦湿弥罗则很保守,教理上也有若干歧异之处,因此犍陀罗地区盛行经量部,而迦湿弥罗则为有部强固的中心地。《发智论》、《六足论》等成立以后,有部兴起了注释这些论书的风潮,这些人被称为「注释家」(毗婆沙师)。将这些注释家历经两百年的阿毗达磨研究集大成后,完成了《大毗婆沙论》(大注释)。此书藉注释《发智论》的形式,使有部的教学有了新发展,并且站在这新的教理立场,严格地批判譬喻者、分别论者、大众部等各部派的学说。即使是有部自宗的学说,也将反对正统的学说加以斥责。
摘自平川彰《印度佛教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