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秀如何一年之间瓦解30万赤眉军

 松竹同音 2018-08-02

经历崤底之战大败之后的赤眉军,可谓是又饥又疲,粮草已尽,无心恋战,遭受重创的他们,只得灰溜溜地向东南逃跑,以便找到新的兵员和补给,扭转不利局面。尽管其时他们还有十余万众,却没有了多少战斗力。

 

只是他们的如意算盘却让刘秀给洞穿了,很有战略前瞻性的刘秀,早在崤底之战前,就料定赤眉军一定会向东或向南突围,因关中饥荒人食人,而西方又有隗嚣的重兵把持,很难突破,唯有东南方向比较容易进驻,所以刘秀未雨绸缪派破奸将军侯进等驻屯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又派建威大将军耿弇驻屯宜阳(今河南宜阳西),以便在东、南两个方向截断他们的退路。 

果然,刘秀这一神算后来也算对了,神人就是不同。 

“假如贼寇向东逃跑,宜阳部队就去与新安部队会合;而如果贼寇向南逃跑,新安部队则迅速增援宜阳部队。”刘秀给他的将领们如此面授机宜。 

此时在崤底战败的赤眉军,好像也很听刘秀的话,十多万主力南走宜阳,于是正好进入了刘秀的包围圈。 

其时,一听到线报,刘秀便亲率大军驰援宜阳一线,与耿弇等人会师,形成关门打狗状,一起阻击赤眉军南下,并彻底解决赤眉军,同时解除当时的主要军事对手的威胁。 

可以预见的是,莽莽撞撞钻入刘秀包围圈的赤眉军,一定被打得很惨。 

果然,作风顽强的赤眉军,即使是拼死奋战,还是不能突出重围。因为此时的刘秀早已亲率六军,在宜阳一线摆好阵势,虎视眈眈。 

史载,其时大司马吴汉大军冲在最前面,中军殿后,左有骁骑,右有甲士,形成了合围之势。 

而赤眉军本来就是慌不择路的逃兵,自崤底惨败之后,便如丧家之犬,战意逐渐消沉,加上长途奔逃,粮草不足,疲于奔命,士气十分低落,战斗力自然折半,看到以逸待劳的刘秀重兵,最终也只能在粮绝力竭之后,乖乖地投降了刘秀,尽管那时赤眉军还有十余万众。 

当赤眉军首领呈献从更始帝处掠夺的传国玉玺和七尺尚方宝剑之后,也标志着这个推翻新朝的两大农民起义军之一的可怕军事力量的土崩瓦解,不再成为刘秀的东汉政权的最大军事威胁,也为刘秀嗣后的一统天下减少了很大的阻力。 

据说赤眉军十余万兵马投降之后,丢下的大量兵器和甲胄,堆起来足足与宜阳的熊耳山一样高,颇为壮观。 

终于,在智勇双全的刘秀的神奇运作下,短短一年之间,就彻底地瓦解了其一统天下的最大障碍的30万赤眉军(最盛时号称百万,有人还曾说约达一百三十四万,也堪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农民起义军之一了),虽然比起电光火石之间就击败王莽40多万大军的昆阳之战逊色了点,却是东汉立国的最重大军事胜利。 

难怪接受樊崇等赤眉军首领投降时,一向低调的刘秀,还十分高傲地对这帮烧杀抢掠连西汉皇陵也挖(据说珍宝无数的汉武帝陵寝他们搬了几十天搬到手软才搬了一半不到)的残暴强盗说,如果不服可以让他们列队再战,面对战神的高调挑战,居然曾经凶神恶煞般的樊崇们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老实得像见到老师的小学生,一言不发,也不敢再战。 

而随着建武三年(公元27)夏天刘秀以谋反罪处死樊崇、逄安等人,曾经干得轰轰烈烈、风生水起的西汉末年两大农民起义军之一的赤眉军,也宣告寿终正寝,黯然退出历史舞台,成了历史流星。 

至此,关于来去匆匆的赤眉军,也到了要结案陈词的时候了。 

至于赤眉军为何成为历史流星,除了刘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天意和历史发展方向,大部分与赤眉军的所作所为有关。 

关于这,有历史研究者开出了以下几条原因,比如他们没文化(很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民),根本不可能形成一套严格的政治纲领,而且唯利是图的狭隘心理和眼光,让他们毫无纲纪甚至无法无天,只会毫不节制地抢劫,破坏性很大,很不得人心,最终在有勇有谋的刘秀贵族豪强集团的联合绞杀下,兵败如山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