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仇英 | 匠人出身,一生都在画画

 昵称58374080 2018-08-03

清 李岳云绘仇英肖像高质量外链

仇英

吴门四家之一。(1482—1559),字实父,号十洲,汉族,江苏太仓人,后移居吴县。明朝著名画家,画法主要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体”,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

仇英的存世作品很少,关于他的人生轨迹,清人张潮的《虞初新志》称:

“其初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清代吴升的《大观录》卷二十述:“仇英天资秀异,初学画即见器于文太史父子,为之延誉。槜李项子京收藏甲天下,馆饩十余年,历代名迹资其浸灌,遂与沈、唐、文称四大家。”

这短短的几行字,几乎就是仇英一生的传记了......

仇英的人物画、历史故事画和仁女画,有浓重的古典主义倾向,在山水画领域同样取得傲人的成就。

青绿设色

他的“大青绿”著色山水最为明人所未及,虽精工艳丽而又秀雅,没有富贵之气,即使“文沈”也不能与之匹敌。

▲仇英 桃源仙境图 绢本设色

175x66.7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桃源仙境图》、《玉洞仙源图》、等皆为其大青绿的代表作,画面精工雅丽而不染半点习气。

▲仇英 玉洞仙源图 绢本设色

169x65.5cm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设色青艳醒目,色彩之间互不混杂而透明感强”,部分树石参入李唐、刘松年的造型手法,山势、树形及人物分布有致而颇有气势,画面颇显古雅。

仇英的“小青绿”则将青绿画法与水墨技法融合,颇显风雅清秀,避于浓抹丽涂,而更合乎文人审美趣味。

▲仇英 桃村草堂图 绢本设色

126.5x66.3cm 藏于故宫博物院

《莲溪渔隐图》、《秋江待渡图》等皆为此类作品。画面平远,清疏旷远,仅局部著色,整体气质偏重柔和明朗。

通常近处山石用小斧劈皴细细皴成,用青绿法以绿与青石相间染出,色不凝笔。远峰不作皴染,以花青或石青、石绿和墨浸染而成,似有董源或沈、文之精神。

仇英的两路青绿山水皆工而不佻、 妍而不甜。

文人雅集

居于“吴门四家”之首的沈周开吴门雅集题材之先,之后在其他三家画作中屡见不鲜。

▲仇英 松溪论画图 绢本设色

60X105cm 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松溪论画图》、《人物故事图册·竹院品古》都属于文人雅集此类题材,写文人赏鉴古物,饮茶论画,品古论今的雅逸生活。仇英能于这些作品中流出文人生活气息,想必得益于他与文人的广泛交游。

▲仇英 人物故事图册之竹院品古图 册 绢本设色

41.4x33.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仇英文人化的绘画题材鲜明地展示出其士人气质以及对文人理想的追求。这无疑是仇英身处文人交游圈而在此之上进行自我陶养的结果,使其作品兼具“利家”之格。

仇英的名气远不如吴门四家的其他三位,这并非因为他的画艺低人一等,而是由于他出身微。

他的画上,可以被人任意题识,但至今也没有发现他在其他人画上题识的(他虽然文化浅,但几句话的跋语是可以做的)。

他可以被人邀请屡屡作画,但从不见他邀请别人做点什么。文人间置酒高会、诗词往回的事,更没有他的份了。苏州园林沧浪亭内有“五百名贤祠”,祠内刻有明、清两代五百多位名人贤士的肖像,名望与成就比仇英差多的人也刻上去了,唯独没有仇英......

由此可以想见,在严重的封建门阀主义的统治下,仇英绘画之路是何等艰难。

▲仇英 赤壁图 129x23.5cm

好歹,上天总算是没有太亏待他,艰辛的一生终于闯出点名堂来,不仅被后人所铭记,在2007年中国嘉德秋拍会上,仇英的《赤壁图》拍出了7952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造了当时中国各类型书画作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