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五) ——肾病

 岭南书馆1 2018-08-05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井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的一部分。


高血糖导致肾小球高滤过的条件下,与肾某种转换酶的作用,使肾小球基底膜糖蛋白合成增加并沉积,引起基底膜增厚和通透性改变,系膜内基膜样物质増加。


于是临床出现蛋白尿、肾病综合征、高血压以及肾功能不全。



如果早期糖尿病性肾病能被及时诊断,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则有希望阻止病情发展或延缓其发展速度;


反之,一且发展到临床期糖尿病性肾病或晩期糖尿病性肾病,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调査研究显示,已发生肾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倍增,且寿命明显减短。


糖尿病性肾病的发展过程


糖尿病性肾病的发展过程肾病的进展是渐进性的,一般分五期。


▲肾病Ⅰ期和肾病Ⅱ期

肾病Ⅰ期为肾小球高滤过期,肾病Ⅱ期为正常白蛋白尿期。肾病Ⅰ期、Ⅱ期患者本人无自觉症状,常规尿检很难发现。


即使尿检时存在微量白蛋白,肾小球的功能也基本正常,患者不会有任何异常感觉。


▲肾病Ⅲ期

肾病期为早期糖尿病性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


Ⅲ期的糖尿病性肾病病人,可以消除微量蛋白尿,逆转至Ⅱ期甚至是Ⅰ期。


▲肾病Ⅳ期

肾病Ⅳ期为临床糖尿病性肾病或显性糖尿病性肾病期,此时肾功能几乎丧失,出现持续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等症状。


▲肾Ⅴ期

肾病V期是肾功能衰竭的末期,由于肾功能完全衰竭,必须依靠人工透析来维持患者生命。


从Ⅲ期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状态需数年时间,发展至末期又需要几年时间。从开始发病算起病程可长达30年。一般不会急性发病、恶化。


当患有糖尿病性肾病时,只有在Ⅲ期之前可通过恰当的治疗,消除微量蛋白尿,逆转至Ⅱ期甚至是Ⅰ期。


因此,糖尿病性肾病的治疗重在早期治疗,应根据需要及时进行微量白蛋白尿检,同时,也说明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糖尿病性肾病有效的治疗应在前三期。在这三期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明显优势。



定期监测微量尿蛋白


微量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性肾病诊断和防治的重要指标。


微量蛋白尿是尿中白蛋白的排出量高于正常人水平,但又低于用常规尿蛋白检测的方法所能检出的水平。


若患者出现微量蛋白尿应该在6个月中反复再查2次。如果均显示有微量蛋白尿,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诊断成立,并应给予积极的治疗。



一般来说,病史在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微量蛋白尿测定。


由于2型糖尿病大多起病隐匿,很难确定患者确切的发病日期,所以,一旦诊断为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测定应被列为常规检查项目定期检测。


微量蛋白尿的出现预示着糖尿病患者将在一定时间内发展为临床期糖尿病性肾病。


微量蛋白尿不仅是诊断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重要依据,而且还能反映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广泛性。


长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高血糖是引起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坚持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尽可能使三大物质代谢恢复正常。


血糖控制好了,可以使肾脏的早期病变恢复。


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减少蛋白质摄入量,不仅可以减少尿蛋白的排出量,对肾功能不全也非常有利。


一般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超过30~40克。应选用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肉类。



积极治疗高血压


长期的血压增高会导致肾小球动脉的肌内膜增厚及肾小球动脉玻璃样变,使血管腔狭窄造成堵塞,引起肾小球缺血,造成肾脏细胞损伤或坏死,引起肾脏功能障碍。


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时,治疗高血压比治疗高血糖更为重要,尽量要使血压下降到120/80毫米汞柱,但两者要同时进行。


一旦患者血压控制下来,尿蛋白排出也会随之减少,而且也可以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改善肾功能。



目前多主张肾病时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该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Ⅰ变成血管紧张素Ⅱ,使机体内水钠潴留减少,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同时对心脏功能也起到了很大的保护作用。


另外使肾小球供血改善,减轻了肾小球进行性损害,改善了肾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