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8月7日,农历六月二十六日,21:30分,就是立秋节气了! 立秋,并不代表秋天,已经到来了。 ![]() 立秋,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道路上,所处的位置划定的。 据了解,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C以下,才算真正的进入秋天。 ![]() 立秋,撞上三伏,谨防“秋老虎” 俗话说,“有一种热,叫回笼热;有一种虎,叫秋老虎。” 今年立秋,还处在三伏之中,立秋后,还有一伏。 立秋后,还有“秋老虎”,会出现“热死牛”的闷热天气,秋老虎的到来,会带来闷热天气! ![]() “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 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 ![]() 立秋养生,做好3个字,秋冬少生病! 第一个字:“润” 秋季的特点,就是“燥”! 被秋燥所伤,会产生鼻孔、皮肤、毛发干燥,而且还有小便色黄、大便干结等情况。 所以,此时,首先要做到“润”,来对抗秋燥,改善身体不适,为秋冬健康打基础。 ![]() 1、食:秋梨,润肺生津 《本草纲目》中记载:梨可“润肺良心、消痰降火”。 梨,香甜可口,肥嫩多汁,可润肺生津、止咳化痰,对抗秋燥。 秋梨,可以生食、榨汁,也可以炖煮或者熬膏。 梨可以补水,养阴润肺,而且对嗓子特别好,如果,平时有咽炎的或者嗓子不好的人,可以多吃些秋天的梨。 ![]() 2、喝:蒲公英白茉莉茶,润肺、消炎 对抗秋燥,多喝点茶饮,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之一, 可以用取蒲公英叶、白茉莉花,按照4:1的比例,热水冲泡,静待3-5分钟,饮用即可。 蒲公英,是“药食两用”的小植物,随处可见,很容易采挖到,用来泡水喝,对于润肺、排毒、消炎,有很好的效果。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称,有很好的去火消炎之效,对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皆有很好的效果,用其泡水喝,可以缓解秋季咽喉不适,还能改善慢性炎症。 色白入肺,白茉莉花,芳香入脾,治辟秽治痢,解清虚火,去寒积,更很强的消炎作用,对于改善咽炎,也有不错的效果。 二者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对于润肺消炎,缓解咽喉不适,对抗秋燥,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消炎、去火,预防秋季上火。 ![]() 3、静:静心凝神,调节心情 进入秋季,很多人会出现“悲秋”的情绪,此时,一定要注意调节。 悲秋会损伤肺气,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损害,因此,注重精神调摄至关重要。 努力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忌悲忧伤感,同时还应收敛精气神,帮助到冬季更好地“封藏”。 ![]() 4、少:辛辣之物 防秋燥,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 这些食品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 当然,将少量的葱、姜、辣椒作为调味品,问题并不大,但不要常吃、多吃。 ![]() 第二个字:“调” 秋季,是最好的进补期。 但是,秋季进补之前,重要的是先调理脾胃。 “调”脾胃,后进补,事半功倍。 要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三类人要格外注意: ![]() 1、脾虚者:吃点粥 表现: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 食补: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健脾和胃。 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 2、胃火旺者:吃点苦 表现: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人,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 食补: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蒲公英、荷叶、苦丁等,清泄胃中之火。 适当吃点苦,可以帮助去火,也可以用其泡水喝,如,蒲公英、荷叶、苦丁等,泡水喝,有助于改善胃火,还可以帮助人体排毒,有助于秋季进补。 ![]() 3、老人及儿童:吃点山楂 表现: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 食补: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适当吃点山楂,有助于健脾和胃,帮助秋补打好基础。 ![]() 第三个字:“收” 古人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养生一定要顺应四时,才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所以,立秋后,还要做好“收”的工作,为秋冬健康打好基础! ![]() 1、饮食,少辛多酸 饮食,应以“少辛多酸”为原则,选择口味清淡、润肺养血的食物,以养护阴气。 少食葱、姜、辣椒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水果、芝麻、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润肺食物。 ![]() 2、起居,早卧早起 立秋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尽量少用空调。 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开窗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3、运动,忌大汗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十分适合户外运动。 散步、慢跑、打太极或者爬山等运动,都十分适合在秋天进行。 入秋后,阳经阳气都逐渐收敛内养,此时,运动不宜太激烈。 最好慢慢地,增加运动量,避免大量消耗氧气,切记大汗淋漓。 最好的锻炼效果,就是感觉轻松舒服,锻炼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 ![]() 最后,立秋后,适合做做“吐纳健身法” 清晨,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缓缓做腹式深呼吸。 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 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反复30次。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
来自: 鸿儒书香vosn18 > 《精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