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头够硬更长寿~老年人“骨气”不足,问题在于...

 zhuangzhangabc 2018-08-07

我们常会用“身子骨硬朗”来作为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评判标准,可见骨骼健康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身体健康。据统计:60%老年人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骼疾病,如出现颈、肩、腰、腿痛等症状和致残性骨病的发生,都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老年人为什么要养骨?


骨骼是支撑全身的一个重要部件,它负责传递身体与大脑的消息,如果骨骼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病患。

看数据:

调查显示,相较于男性,绝经后的女性,因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减弱,更易发生骨质疏松。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在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能发生骨折。


“养骨”三大误区


误区一:治骨不养骨

很多人平时不把腰酸背痛当回事儿,等到痛得受不了了,才着急治病。其实,治骨更重在养骨。

误区二:补钙就是养骨

补钙就是养骨,这种观点其实是片面的。很多人一直吃钙片,骨病依然无法避免。应当选择正确的时间科学补钙,一天中骨骼对钙的吸收力度最大的时间是在夜间。

误区三:等年龄大了再养骨

养骨并在不只是老年人的事情。骨骼年龄是衡量衰老的重要指标之一,骨关节最早可在21~30岁即开始退化,想延缓衰老,养骨要趁早!


夏日为什么适合“养骨”?


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线足,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的面积大,这有助于人体内的脱氢胆固醇变成维生素D,促进骨钙化和生长,增加骨密度。事实上夏天更适合进行户外运动,不但可以增加骨骼的弹性和韧性,而且对老年人的腰背酸痛、小腿抽筋、关节不灵活等骨质疏松症状都有不错的改善。


老年人夏季如何“养骨”?


●早晨伸懒腰

经过伸懒腰,四肢百骸得到活动,尤其腰部的脊柱得到舒展,血液循环加快,可以防止腰椎疾病的发生。

●注意饮食补钙

多喝骨头汤和虾皮冬瓜汤,多吃富含钙质的深绿色蔬菜,维生素D充足会促进钙质的吸收;常吃蹄筋和肉皮可以摄取一些胶原蛋白,从而增加骨骼的韧性。

●增加户外活动

盛夏养骨,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的“黄金时段”,这样可以避免太阳暴晒,每天坚持锻炼30~60分钟就可以了。对于年老体弱者,最好选择日出后的半小时内作为养骨的开始时间,因为这时空气湿润清新,阳光温暖而柔和。

●适当做艾灸

夏季是排寒化湿最好的季节,艾灸养阳,辅助养骨,对气虚、怕冷等亚健康人群,也有着良好的调理效果。

●防止骨骼钙流失

过量饮酒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它们会抑制骨生长因子,加快骨中钙的丢失。此外,长期大量饮用碳酸饮料和咖啡也应避免。

●适当站立

站立时,身体应自然平稳,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身体不要倾斜,下肢均匀受力。可使骨骼肌产生短促迅速的缩张运动,激发躯体内的新陈代谢,疏通经络,达到养骨的目的。

●养护督脉

脊椎是人体督脉循行区域,是人的活力的中心,督脉统领一身之阳气。阳气弱则脊柱不立、脊柱弯曲、错位,易导致阳气上行不畅,造成腰酸软、背无力、颈酸痛、脑缺氧、记忆力减退症状等。


小贴士:如何打通督脉?

1.找一面结实而光滑的墙,不要有饰物;

2.在离墙10~15厘米处站立,全身自然放松,用背部向后撞击墙壁,靠身体柔韧性再弹回后再撞击,约一秒钟撞一下,并随着节奏自然呼吸;

3.碰撞的顺序依次是肩背、腰,这样一条线撞下来,要点是动作要有力但不可过猛,协调均匀;

4.背部撞墙法要注意循序渐进,一开始最好做5~10分钟,再渐渐延长到30分钟左右。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搜狐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