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汝瓷之宋代文献

 渝人紫陵 2018-08-07
    汝瓷在宋代的文献记载不多,现罗列如下:

1.    北宋  徐竞《奉使高丽图经》    宣和五年(1123年)
      "陶器色之青色,丽人谓之翡色  。。。碗、碟、杯、瓯、花瓶、汤盏,皆窃仿定器制度 。。。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色泽尤佳。。。酒樽之状如瓜,上有小盖,而作荷花伏鸭之形...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承之,唯此物最精绝...高丽工技至巧,其绝艺悉归于公。"

       徐竞(1091——1153年),字明叔,和州(和县)人。十八岁入太学,后从父徐宏中任辅将仕郎,步入仕途。宣和六年(1124年),徐竞以国信使提辖人船礼物官出使高丽国(今朝鲜半岛),撰《高丽图经》四十卷,详细记载了高丽的国体、风俗、物产等,深受宋徽宗赏识,为今人了解当年的高丽国,提供宝贵的历史资料。徐竞还工画精书法,他的山水人物画作,被时人誉为神品。

2.    南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瓷,以定器有芒也。”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3.    南宋  周辉《清波杂志》
    “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周煇(1126—1198)南宋学者、藏书家。字昭礼,周邦彦之子,钱塘人。南宋绍兴年间曾应试博学鸿词科,后来曾到金国,晚年隐居钱塘清波门。隐居多年,不愿为仕,以藏书为事,父子以师友相称,当世名公卿多折节下之,亦简亢自高,不予报谢。 


4.    南宋   楼钥

             《戏题胆瓶蕉》
垂胆新瓷出汝窑,满中几荚浸云苗。
瓶非貯水无由罄,叶解流根自不凋。
露缀疑储陶令粟,风摇欲响许由瓢。
相携同到绿天下,别是闽山一种蕉。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
       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楼钥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5.    金   赵秉文 
        《汝瓷酒尊》
秘色创尊形,中泓贮绿醽,
缩肩潜堰蜓,蟠腹泓青宁,
巧琢晴岚古,圆瑳碧玉莹,
银盃犹羽化,风雨慎缄扃 。

        赵秉文(1159~1232年6月2日)字周臣,号闲闲居士,晚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书法家。
       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金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兼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正大九年,卒,年七十四。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6.    南宋    叶寘(1190-1267年)《坦斋笔衡》
    “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7.    南宋   周密《武林旧事》
    “ 高宗幸张府节次略 。。。进奉汝窑 ,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香合一、香球一、盏四只、盂子二、出香一对、大奁一、小奁一 。。。。。” 

8.    南宋   周密《咸淳起居注》
      “淳熙六年(1179年),太上太后幸聚景圆赏牡丹,剪好色样者千朵,安置花架皆是水晶及天晴(青)汝窑金瓶。”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

9.    南宋 《百宝总珍集》
   “汝窑土脉偏滋媚,高丽新窑皆相类,高庙在日煞直钱,今时押眼看价例。
汝窑土脉滋媚与高丽器物相类。有鸡爪纹者认真,无纹者尤好。此物出北地新窑,修内司自烧者。自后伪者皆是龙泉烧造者。”

        还有没有???

       有的藏友会问,那欧阳修的《汝窑花觚》怎么没有计入???

       欧阳修”之《汝窑花觚》,实际是大清国人高士奇所作,而非文忠先生的本人的作品。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是清朝康熙皇帝的近臣,一生效忠于康熙帝,同时也是一位在文史哲诸方面都有贡献的学者。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

       我在《汝瓷之密码臆测》的博文里作了说明:欧阳希君先生对此有专门的论述。后来我又转载了一新浪博友的博文《田归集与汝瓷花觚》,该博文对照检查,清楚明了,所以欧阳修的《汝窑花觚》不属于宋代文献资料 。。。。

        对于以上的这些文献资料,绝大多数人的解读都差不多,为何 ? 其实就是抄袭的多,人云亦云而已,那有独立思考过 ???
         
       对于南宋时期的这两首诗歌,能够读懂读明白的就更没几个人 。。。 汝瓷之宋代文献

       首先,来看看一组数据 。。。

第一组:

 序号       时代             人物           名称
    1       北宋人            徐竞           汝州新窑器
    2       南宋人            陆游             汝瓷
    3       南宋人            周辉           汝窑
    4       南宋人            楼鈅           汝窑
    5       金国人            赵秉文         汝瓷
    6       南宋人                       汝窑
    7       南宋人            周密           汝窑
    8       南宋人            周密           汝窑
    9       南宋人            佚名           汝窑

  第二组:
  序号          时代            人数                名称
     1            北宋               1             汝州新窑器
     2            南宋               5                  汝窑
     3            南宋               1                  汝瓷         
                金国               1                  汝瓷

  第三组:
   序号             时代             文集              诗歌
      1              北宋               1                   0
      2              南宋               6                   1
      3              金国               0                   1


         其次,从以上的数据里可以看出,整个北宋时期是没有任何关于汝瓷的文献记载,是不是 ??

      奇怪不 ??? 汝瓷之宋代文献

          
         第三,有关“汝瓷”,“汝窑”的记载都是在南宋时期 。。。

      第四,北宋文献里的“汝州新窑器”就是汝瓷吗 ?? 南宋文献里的“汝窑”就是“他们”说的汝瓷吗 ??? 汝瓷之宋代文献 汝瓷之宋代文献


         第五,整个北宋时期是没有任何关于汝瓷的记载,是不是?同样也没有“柴瓷”的记载,对不对 ???
       
      为什么 ??????? 汝瓷之宋代文献 汝瓷之宋代文献

       各位看官,你从以上的统计对比中,看出了什么 ??? 汝瓷之宋代文献 


                            汝瓷之宋代文献              汝瓷之宋代文献             汝瓷之宋代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