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旭光:学王羲之行书首选并不是兰亭,而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法帖

 澹水老逸 2018-08-08

在书法史上,学行书尤其是学王羲之行书必临摹《兰亭序》,成了千古不变的规律,当然这种规律也是长时间实践的结果。其实学书法也不能囿于历史形成的规律,也需要探索另辟蹊径。

原中书协副秘书长张旭光先生,一直从事书法文化的传播和书法教育推广,在书法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观点:

学行书必从晋人入手,晋人必学王羲之,学王羲之必从《圣教序》开始

张旭光:学王羲之行书首选并不是兰亭,而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法帖

书法史上呗誉为墨皇的《圣教序》

了解这个书法的都知道,在书法史上东晋行书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书法艺术的稳定性规律决定,后人难以超越;在艺术格调方面通过后人体会和对比,晋人艺术格调是最高的。还有就是历代帝王最推崇王羲之;历代书法专家理论家奉王羲之为楷模,为书法图腾;可以说历代行草大家皆出自王羲之,这一点几无争议。

王羲之

基于以上原因,张旭光行书提出了“所以学行书必从晋人入手,晋人必学王羲之,学王羲之必从《圣教序》开始”的观点,这一观点得到书法界同仁的认同。张旭光先生在书法教育之路上,仅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以《圣教序》为蓝本,分八讲讲述了王羲之行书的学习之路。

为什么从《圣教序》开始

张旭光:学王羲之行书首选并不是兰亭,而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法帖

《圣教序》全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王羲之代表性法帖,是王字集结而成,在书法史上占有分成重要的地位:

1. 《圣教序》是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搜天下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是经典中的经典,是最接近王羲之书体特色,故为世所重。

2. 因为是集王羲之字,字迹大小完全是按墨迹的原尺寸,多为一寸之内,也是当时晋代指的“八分”书大小。

3. 易于放大,由于集字是真迹,即便是放大尺寸不失真。初学者可以先放大尺寸,仔细揣摩每个字的笔意,逐步缩小到原大,体会书写时用腕、用肘及用臂的结合。

4. 因《圣教序》是集字,排列而理性,各个独立,便于初学;因是刻石,线条速度较慢,书写比较从容,易于学习;

5. 资源丰富,全篇近2000字,吃透《圣教序》,则王羲之的行书笔法、部首、结构等要素尽矣;《圣教序》是一长篇美文,读懂了,提高文学水平,亦可领会哲理、佛意,提高素质。

《行书八讲》

《行书八讲》,是张旭光先生书法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以集王圣教序为蓝本,讲述习王羲之行书的一部书法教材。在书的八讲中提出的学习方法,成了学习王羲之行书的秘籍,让很多书法爱好者掌握了学习王羲之行书的规律。

张旭光:学王羲之行书首选并不是兰亭,而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法帖

张旭光《行书八讲》

张旭光亲手毛笔签名版《行书八讲》

张旭光《行书八讲》凝聚了张旭光先生30多年的行草书创作和教学成果,突破性地提出学书可从行书入手,行书从二王入手,二王行书由《集王羲之圣教序》入手的观点,对传世行书经典《集王羲之圣教序》,做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细致的解析。

《行书八讲》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适合书法专业人士又适合书法初学者。该书首次详细披露了张先生独家的“分析比较法”,行书的“闭合性规律”,“创作三段论”等独门秘笈,可以让学书者深入书法的内部,真正掌握书法语言,从而不再囿于临摹的泥潭而无法创作。

当代有的书家不懂这一点,到处讲课、吹嘘自己的功夫好,三横或四横的空间一样宽,用尺子量不差毫厘,此乃大谬也!

张旭光:学王羲之行书首选并不是兰亭,而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法帖

《行书八讲》八讲包括:重读经典、顺势风云......放歌时代

张旭光:学王羲之行书首选并不是兰亭,而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法帖

张旭光先生在为学员讲授《圣教序》

张旭光:学王羲之行书首选并不是兰亭,而是另一个有代表性的法帖

张旭光先生

张旭光《行书八讲》不仅是一本学王羲之行书的教材,具有指导性意义,通过学习这本教材也能从中学会总结规律,应用在其他书体的学习中,这也是意义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