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桶蒸糕、游剪纸公园、沿地铁欣赏千年十景......这十大文化项目将让你的生活更加多彩!

 cxag 2018-08-08


吃着桶蒸糕,游着剪纸公园,赏着戏剧小品,在城市书房中品读经典,在舞林大会上一展风采......今年,你的文化生活将会这样丰富多彩!


就在今年的6月,颛桥糕会、戏剧周、剪纸艺术等这几个我们闵行人耳熟能详的公共文化品牌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2018年颛桥镇十大文化项目。颛桥镇通过开展多姿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将十大项目以喜闻乐见的各类艺术形式,春风化雨般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引领市民从旁观到欣赏、从欣赏到参与,打造真正属于市民大众的精神家园。

戏剧、剪纸、糕会

十大文化项目,一年精彩不停歇

颛桥戏剧周:

与沪上名家同台演出

还记得之前落下帷幕的2018年颛桥戏剧周吗?在闭幕式上,从社区里走出来的戏剧艺术“草根明星”将与沪上知名朗诵表演艺术家同台演出,为全市市民共同奉献一场文化大餐。

早在2015年起,颛桥镇通过各种尝试和探索,将朗诵、话剧、小品等百姓耳熟能详的戏剧艺术引入各个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培育出一方市民戏剧文化沃土,以文体中心为依托,与吕凉戏剧艺术发展中心紧密合作,实现了戏剧全年龄段人群以及不同身份的人群两个全覆盖。

颛桥剪纸文化公园:

两万平方米绿地融入非遗元素

颛桥剪纸自2009年6月,就已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海派剪纸”代表之一,为使颛桥剪纸有效传承,在春都路南、都庄路西在建一个近20000平方米的剪纸文化公园。

该项目已于今年5月开工,预计今年9月底竣工开放,建成后的剪纸公园将是闵行地区一个很好的文化休闲场所和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基地。

颛桥历史文化长廊:

追根溯源,了解历史

颛桥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颛桥,颛桥镇将沿地铁5号线南起俞塘,北止六磊塘三公里地段以内,建10处反映颛桥历史文化的千年十景。

该项目已于今年6月开工,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建成后将成为颛桥地区百姓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教育于一体的文化长廊,同时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城市艺术书房——

闵行城市书房光华馆:

打造“有温度”的阅读场所

光华文创园区的建设是近年来颛桥镇着力打造的文化街区,实现“从冰冷园区到有城市温度”的一个华丽变身。光华城市书房地处光华路68号,书房面积约200平方米,该书房将突显艺术特色的自助式城市书房。

书房目前已开工改建,预计10月底完工,建成后的城市书房是颛桥居民一个休闲、娱乐、学习的良好场所,也是提升光华路文创园区品味的一抹重彩。

九九重阳·颛桥糕会:

赏菊品糕看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九九重阳·颛桥糕会,是颛桥镇一个重大的传统民俗节庆活动,2015年起该项目已被列入上海市文化活动项目之一。今年的九九重阳·颛桥糕会,将于10月举行,届时将有赏菊、品糕、看戏、猜谜、体验、娱乐及中国民间糕会艺术展示等丰富多样的活动。

舞林大会:

“我的舞台我做主”

“我的舞台我做主”是颛桥镇经过多年打造的一个地区文化品牌,是展示颛桥地区居民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的一个文化平台。今年的展示主题以舞蹈为主,将设初赛、复赛比赛时间定于11月中下旬。

文体共建射击运动进校园:

培养孩子勇敢顽强个性

颛桥镇将利用上海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在颛桥的资源优势,颛桥与运动中心合作共建,现拟定自今年9月1日起,先在颛桥中学和颛桥田园外国语小学试行,然后在颛桥镇逐渐展开推行。通过射击运动项目,积极培养学生顽强、果断、勇于克服困难的作风,磨炼意志。

2018全国剪纸艺术技能大赛

邀请展:传承剪纸文化

金秋十月,颛桥镇将举办2018全国剪纸艺术技能大赛邀请展。展览旨在通过剪纸艺术形式,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弘扬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大赛期间,还将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及中国剪纸大家举办剪纸论坛,探讨中国剪纸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当下剪纸视觉的重新定义、开发等问题。

2018光华创意街区第二届涂鸦

艺术节:涂鸦文化打造“创意街区”

为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多元文化需求,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结合上海市民文化节活动,颛桥镇特举办“2018光华创意街区第二届涂鸦艺术节”。

希望通过举办涂鸦艺术互动比赛、涂鸦艺术展览及涂鸦艺术讲座,用艺术方式重塑城市的文化空间,营造能够吸引青年文化关注的景观风采,使光华路成为上海别具海派特色的又一地标性的“创意街区”,增添闵行地区新的文化元素、丰富市民的文化艺术生活,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涂鸦文化。活动将于9月~11月期间在颛桥镇光华路举行。

2018市光华文化创意论坛:

各界精英的头脑风暴

文创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升光华创意园区的文化创意形象,颛桥镇拟于11月上旬举办2018光华文化创意论坛。届时将特别邀请专家学者、商界领袖、文化创意领军人物和相关从业人员代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次论坛将是颛桥镇努力改善本地区文创园区整体水准,实现新形势下文创产业的新观念、新目标的一次思想盛宴。

多方面培育地区文化品牌

引导居民从旁观到欣赏、

从欣赏到参与

这十大文化品牌是如何诞生的呢?围绕打响“闵行文化”品牌目标,颛桥镇充分发挥区域内文化名家、名品、名园资源集聚的优势,通过强化硬件保障、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专业性,做实公共文化服务,营造更具活力、更有魅力的区域文化生态,在文化需求丰富的土壤中着力培育塑造出一批极具本土特色而又独树一帜的地区文化品牌,让传统走出去,把时尚请进来——

新建公园,绿地中融入剪纸元素

说起颛桥,必定要提到剪纸。它作为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在颛桥这片土地上传承千年,而在现今,颛桥剪纸又迎来新生。

颛桥镇通过编写剪纸教材,推进融合创新,将剪纸艺术形式与重点项目同推进,使剪纸艺术在颛桥落地生根,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去年春节,颛桥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若妹作为颛桥地区唯一一名民间艺术传承人,带着她的剪纸作品赴日本进行文化交流。憨态可居的小狗,美丽的纸窗花,漂亮的江南水乡……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引得无数外国友人驻足观看。

而今,剪纸元素将更进一步地融入到我们生活中。上海首个将剪纸非遗项目作为景观营造元素的主题绿地——颛桥剪纸公园正在建设中,它以引鹤、招鹤、戏鹤、放鹤等景观展示、演绎“鹤舞剪影”的绿地主题。

拓展服务内容,颛桥桶蒸糕成网红

桶蒸糕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从2008年起,镇党委、政府着手打造“九九重阳 颛桥糕会”这一特色品牌。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2015年起颛桥重阳系列活动被升格为上海市重阳民俗文化活动。

每年重阳活动中,买糕的队伍都是络绎不绝、人头攒动,许多市民更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为的就是买上一点“桶蒸糕”。

同时,颛桥镇还拓宽服务内容,在糕会现场,游客们不光能看做桶蒸糕、学做桶蒸糕,更能品到来自其他地区的一些知名糕点,如七宝一品方糕、马桥农家方糕、崇明糕等。让游客在感受传统重阳的氛围的同时,在“吃、看、做”中体会传统“糕”文化的魅力。

提升服务专业性,戏剧文化全覆盖

 从2015年起,颛桥镇花三年时间,通过各种尝试和探索,将朗诵、话剧、小品等百姓耳熟能详的戏剧艺术引入各个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培育出一方市民戏剧文化沃土。

百姓剧社自编自演的《医鸣惊人》剧照

颛桥镇启动了“百姓剧社工作坊”、“小小戏剧家”、“话剧演出进社区”等多个项目,培养了一批忠实的戏剧爱好者。“百姓剧社工作坊”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戏剧表演艺术家吕凉、宋忆宁牵头,童凌、张佳、茅婧婧等青年骨干戏剧专业导师倾力辅导,帮助每一支“百姓剧社”通过编、排、演,快速提高专业性和表演能力。

朗诵节目《散步》剧照

项目运作以来,帮助来自不同社区、学校、企业的戏剧爱好者跨入高水平戏剧排演的门槛。居民朱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因喜爱戏剧报名了参加了“百姓剧社”,去年的诵读节,他参加的朗诵节目《散步》获得区朗诵比赛一等奖,之后又在全市5个区巡回演出,场面火爆;去年底,他又获得参加SMG节目录制、诵读《重走长征路》的机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不久,闵行区发布了文创“20条”,将聚焦五大领域,打造四大基地,投入60亿资金助推闵行文创产业发展。文化春雨润闵行,市民们在这春雨的浸润下,在提升了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坚定了文化自信,在汲取文化养料的同时,也为闵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