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安头条

 故事许多的人 2018-08-11

九成父母对这个问题的逃避,给孩子埋下了定时炸弹! 


最近,国内国外的三个事件让无数人牵挂,也引发了为人父母对生命教育的思考——该如何跟孩子解释死亡是什么?

 

每一个生命都会有终点,但世事难料,死亡的降临有时就是这么突然而残忍。

 

家庭教育中一直忽视甚至是刻意回避的一课——死亡是什么?该如何面对?人们甚至想当然地以为这个问题孩子长大后自己会慢慢知道。

 

eLifeAssist_ueditor_51hj-_-_-1533690869124.jpg

 

这种有意无意的回避造成了死亡教育的缺失。而这就是为什么当至亲、挚友离世时,会有人陷入巨大的悲痛中不能自拔,甚至由此让自己的生活陷入混乱,产生心理问题。

 

其实,孩子从4岁开始,会对动物、植物开始产生兴趣,发现孩子对自然界的生命非常感兴趣,人们就可以开始进行生命教育了。比如,可以陪孩子做这4件事:

 

01 一起阅读死亡的绘本

 

通过阅读绘本故事,帮孩子了解生与死的关系,死亡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万物生灵都要经历的。

 

(1)《鸟儿在歌唱》是一本关于生与死的绘本,整个故事简单却有力量。弗洛格和小猪、小兔、鸭子一起去玩儿,走在路上,发现了一只黑色的小鸟躺在地上,仔细一看已经死了,小伙伴们决定把小鸟安葬。

 

大家抬着小鸟,找到一个有花草的地方,挖了个坑,把小鸟埋起来。默默地撒上鲜花和绿草。

 

这本书让孩子体会到生命的轮回——一只小鸟死了,另一只小鸟却在歌唱了;树木春天发芽,夏天努力地绿,秋天变黄飘落,冬天化泥滋养大地……一年年地轮回,人的生命也是如此。

 

(2)《爷爷变成了幽灵》讲的是爷爷去世后,每天还会“来到”孙子的卧室,一起开心地讲话。原来是因为爷爷忘了一件事——忘了和孙子告别说再见。

 

借助绘本,让人们能够比较客观地开启死亡教育的话题,而不再编造“升入天堂做天使”等等谎言搪塞孩子。

 

02 一起参加一次葬礼

 

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遇到亲友故去,可以带ta去参加一次完整的葬礼。不必担心会“吓到”孩子,人们不愿让孩子看到死亡,但这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孩子需要感受的是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父母美化过的世界。当然,如果葬礼有人过于悲痛情绪失控,或仪式中确实存在伤害孩子身心的活动,就需要让孩子回避这部分。

 

03 讨论生死,端正认识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聊的话题也不同。

 

比如某地沉船事件,可以告诉6岁以下的孩子,“你看有这么多国家的叔叔们去救人,叔叔们是大英雄!被救的哥哥们也很坚强,一直靠喝水等待着活下去的希望!他们都是英雄,帮助别人和帮助自己都是英雄!”。

 

可以适当展开些想象“妈妈看了这个很心痛!但我相信,孩子们在危难无助的时候,他们的旁边一定有爸爸妈妈,他们不孤单。”

 

虽然人们不知道生命的终点何时会到来,但始终要对现在的生活抱有希望,心怀憧憬。

 

04 为亲人扫墓,体验传承

 

其实从孩子记事起,父母就可以带孩子一起扫墓了——让孩子看到家族的先人,了解每位亲人生前的故事,讲述家族家训的传承,让孩子心中有家的根。

 

每一次的扫墓,都能通过对逝者生平的追溯,帮孩子从中汲取内心的力量。

 

在生命教育中,死亡不应该缺席。了解死亡,恰恰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别担心孩子无法承受或无法理解。

 

相反,越是从小开始了解越没有恐惧,也越能够自然地接受。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超级育儿师(supernanny-ipc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