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寿的两河文明

 协宝 2018-08-15
-
2015-12-03  永寿县.府门户网站
 永寿县政府门户网站 www.yongshou.gov.cn 2015-12-03 来源: 
作者:陈文明 【字体:大 中 小】   
  生于永寿,长在永寿,我的祖先也长眠在这遍布着沟壑峁塬的黄土山原上,生生死死,我的血脉和这黄土结下了不解之缘。然而,客观地说,曾经的我是没太注视这脚下的黄土的,除了我自家耕耘的那几亩土地外,我很少去关注那一粒黄沙、一棵青草、一条小河背后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气息,更很少去探寻一口窑洞、一缕炊烟、一盘石磨背后掩藏的久远的人文痕迹。 
  趟过苍茫的历史邃空,匍匐于这文字铸就的巍峨的人类心路上,聆听这脚下历史的绝响,我才发现永寿这块曾经被一位清时的县太爷称作“露冷林话瘦,山空鸟腹饥”的不毛之地,其实处在中华历史文化矿脉的富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浩瀚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最早的令人炫目的血脉遗迹。 
  以境内的漆水河、泾河为载体的两个中华启蒙文化圈,像两个美丽的光环,将永寿的历史映衬得辉煌巍峨。漆水河盘绕于永寿飞地店头镇境内的娄敬山,泾河浩浩荡荡穿越永寿北部的渠子、上邑、豆家等镇区而南去。 
  漆水河流域,是传说中的轩辕黄帝的起源地。黄帝与炎帝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漆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宝鸡姜水)成。”炎黄两个部落融合成华夏族,传说他们以及他们的臣子、后代创造了上古时期的农耕技术、造字术等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 
  史载有邰氏之女姜嫄踩巨人脚印野合生下周人的先祖“后稷”后,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慢慢地繁衍生息,后来后稷的后人公刘率族向北迁徙到彬县(豳)一带,逐渐实现了由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启蒙转变。大约经过了300余年的历史,到古工亶父(周太王)时期,由于戎狄不断侵略,不愿臣民陷入战争的古工亶父,就举族5000余户又迁回到了漆水河流域的周原(扶风、岐山)一带。周先祖居豳,其文治武功对伐纣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从空间距离上看,永寿距离扶风(周原)、武功(邰)也就几十里的路程,最早的农耕文明应该在永寿扎根发芽;从民俗看,店头娄敬山区的人们操着一口浓厚的扶风乡音,说明历史上这里的人和扶风一带的人过从甚密。加之店头一带的红白喜事乡俗,基本和扶风一带一致。同理,发迹于豳地的周人的习俗和语言,应该对泾河穿越而过的南岸的渠子、上邑、豆家的语言和民俗产生影响。永寿这一带的乡俗、语言习惯和隔河相望的彬县一带,毫无牵连,这应该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经过我的思考和分析,我以为:永寿东北部从地理概念上讲,虽系泾河文化圈,但周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在泾河北部,相对于现在永寿段泾河两岸交通都异常困难的现状来说,过去这里的交通应该更是难之又难。截至目前,永寿东北部和隔河的彬县人很少有婚姻往来。 
  然而,在永寿和彬县太峪陆路相接的底角沟、永平一带,这里和彬县南原历史上有着密切的通婚习俗,进而在方言和生活上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底角沟、永平一带的人的婚俗、丧俗、饮食习俗(婚俗、丧俗、饮食习俗是人类发展史上最基本的元素)和北部彬县地区基本一致。 
  日月无声,历史有痕,远古给我们留下的可以直观的东西已经微乎其微了。然而,通过简单的历史记载和科学的分析,我们会在这湮灭的历史踪迹中,去发现我们的影迹,去伪存真地去定位我们的历史身份。从这个意义上说,漆水河和泾河就是永寿的母亲河。漆水文化和泾河文化就是永寿历史文化的基石,也是研究永寿地域文化的始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