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荀子、孟子、王阳明,争论什么?

 轻风的起点 2018-08-15


人的本性是恶是善?自古以来,争论不休。因为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施政思路,产生不同的管理制度。恶是危险的,尤其是权力之恶,需要装进笼子里,加以制约。否则,有可能危害人类社会。

 

儒学思想的中心是仁。然而,孔子没有对人性善恶,做出明确表态。荀子自认为是孔子最好的学生。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性本恶。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恶是人的本性,善不过是人后天改造的结果。

 

荀子又说:“人之性,生而好利,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生而有疾恶,残贼生而忠信亡;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大意是人生来就贪色好利,喜欢听奉承话,反感逆耳之言,因此礼乐崩坏,互相倾轧,社会混乱。

 

荀子直击人的本性,可谓,一针见血。然而,孔子的另一位好学生,孟子却大不以为然,甚至,提出完全相反的观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说:“舜尧,性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

 

孟子还说:“人之性善也,由之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总的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善的,恶是后天教化不利的结果。

 

两位大学者,见解完全不同。荀子认为“化性起伪”,人性需要化恶为善。孟子认为“存心养性”,善在心中,自会成长。孰是孰非,各执一词。

 

最终,有一位叫王阳明的牛人,就是龙场悟道的那位书生。他原本是朱熹的好学生,深信“格物致知”和“存天理灭人欲”,几经折腾后,幡然醒悟,发明了“心学”,遂成一代圣贤,被后人铭记和崇拜。

 

王阳明最著名的是“四句教”,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他看来,人本身无所谓善恶,是后天心的变化,才有了善恶之别。他说:“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好恶所生,故知是错”。

 

那么,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我看来,人性有三种情况,需要区别看待。一是自然属性,即动物性。人是一种动物,来源于父母之精血。人体是由血肉之躯、神经系统、骨骼毛发组成的。食色,性也。人类的本性里面,有着很强的动物性和攻击性。这是肯定、真实、不变的。比如,嫉妒、幸灾乐祸、残杀、弱肉强食,都属动物性。相对于规范化的人类文明,动物性是一种先天的恶。因此,人类具有恶的本性。

 

二是社会属性,即群体性。社会性是不确定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性。即使是同一种社会形态,不同时期,人性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社会把尊重生命放在第一位,有的社会把政治观念放在第一位。有的社会信仰上帝,有的社会信仰金钱。有的社会崇尚法治,有的社会崇尚权力。不同的社会造就不同的人性。如果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尺度,社会性很难区分善与恶。

 

三是精神性,即道德性。精神性是超越种族、群体、国家之上的思想认知,是一种美好的向往,是人类良知,是善。不论基督教、还是佛教;不论儒释道、还是普世价值,都有一种向往美好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社会蹒跚前进。这种精神属性,来自独立思想和文明感化。所谓文明就是善良不断征服邪恶的过程。

 

人的动物性中,既有恶也有善,恶是主要的。人的社会性中,善恶不定,不能判定。人的精神性中,善是绝对的。因此,人类只有在精神的引领下,才能不断克服本性中的恶,逐步到达道德高地。然而,因为人的来处决定了人的本性。恶是永远不会根绝的。因此,需要一代又一代,不厌其烦地重复精神引领。这就是教育。

 

没有教育就没有善;没有良知就没有善。2018.8.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