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文森:论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机制2

 林云志148 2018-08-16

  总之,学科结构强调的是学科知识的整体联系性,正如刘庆昌教授所言:任何知识总处于联系之中,每个知识都有与它相联系的知识,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它的产生和它产生的意义。打个比方,每个知识都有自己的“近亲”和“远亲”,近亲是与它联系最紧密的,远亲与它的联系则依次渐远。教师在课堂中最好能够呈示一个知识的“亲缘”关系图。如此,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孤立的,会立刻生动起来。过去的教师常讲,学知识要像串糖葫芦一样,不能像布袋装山药蛋。这说的是要注意所学知识问的联系。我们所说的知识“亲缘”关系图,还要超越规定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带到更深远的知识海洋中去。[5]

  毋庸置疑,碎片化的、孤立的知识点是没有活性的,不能存活。知识只有在联系中才能生长,才能产生新的知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讲,联系是一种学习能力,它意味着学生能看出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即在不同知识之间看出相同点,在相同知识之间看出不同点;能看出知识的直接联系(显性联系)和间接联系(隐性联系),特别是能从似乎没有关联的知识之间看出彼此的内在联系。这也是有意义学习的内在机制。通过“联系”,学生的学科知识得到不断的分化、重组、整合、改造和转换,从而形成的富有教育意义,适合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知识形式(包含表达形式、组合形式)。[6]

  (三)学科思想与方法

  从广义讲,学科知识既包括学科事实、术语、符号、概念、命题、原理等“可视”的内容(即学科的表层结构,或称为狭义的学科知识),也包括学科方法、学科思想、学科观念、学科精神等“隐性的内容”(即学科的深层结构),它们是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核心素养最重要的源泉和基础。“学科思想与方法是学科专家提出的对尔后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最具影响力的那些观念、思想和见解,是‘知识’背后的‘知识’,是学科的精髓与灵魂。”[4]

  学科方法是人们学习学科知识和应用学科知识的思维策略或模式。只有掌握了学科方法,人们才能快速有效地获取学科知识和求解学科问题。学科思想是人们通过学科活动对学科基本问题形成的基本看法,是人们在对学科知识和方法做更进一步认识和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一般性观点,也是人们在分析和解决学科问题过程中思维活动的导航器。笔者认为,学科方法是学科思维的“硬件”,学科思想是学科思维的“软件”,它们都是基于学科知识,又高于学科知识,与学科知识具有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性。学科知识蕴含思想方法,思想方法又产生学科知识,二者好比鸟之双翼,缺一不可。

  这就要求我们在强调学科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突出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努力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此学科教材编写和学科课堂教学必须贯彻落实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提炼原则。渗透,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说,指的是学科思想方法进入相应的学科知识之中;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说,指的是用学科思想方法指导学科知识的学习。提炼,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说,指的是学科知识客观地隐含学科思想方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说,指的是学科知识向学科思想方法的转化、升华和概括。渗透和提炼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一方面,注重思想方法对知识教学的渗透和指导,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自觉的、高层次的;另一方面,将学科知识隐含的学科思想方法进行及时的提炼和概括,使学生对思想方法的掌握扎根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实践证明,只有学科知识与学科思想方法并重,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学科认知结构,从而真正形成学科的核心素养。“事实上,学科知识与思维方法和学科方法本来就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每个概念与规律的得出,都自始至终贯穿着思维方法与学科方法的操作。因此,只有通过结合思维方法与学科方法的概念、规律教学,使学生在每个概念、规律得出过程中真切体会思维方法与学科方法的作用,学科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掌握,思维教学才能真正得到落实。”[7]

  总之,教材编写和学科教学不能就事论事,就知识讲知识,一要超越简单的具体知识,去理解和把握具体知识背后的学科方法、学科思想与学科价值;二要超越表层的符号形式,去理解和把握符号形式背后的逻辑根据、思想方法与价值意义。只有做到这两种“超越”,学科知识的教学才能有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四)学科情境

  知识往往在情境中生成和显现,“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一个‘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知识本来产生于某种特定‘境域’,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产生于知识发现者的生活、情感与信念,产生于研究者的知识,产生于研究共同体内外的争论、协商和各种思想支撑条件。”[8]在知识的情境中,知识是活的;脱离特定的情境,知识就是死的。学科情境指的是学科知识产生、提出、发展的条件、背景、过程或故事,从教学的角度讲,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理解、消化、建构学科知识的具有社会化色彩的学习环境的概括。离开学科情境的学科知识会走向僵化惰性化。如果说学科知识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载体,那么学科情境则是学科知识学习的载体。从广义上讲,学科情境也是学科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外围)。学科知识要转化为学科素养离不开学科情境的介入和参与。

  从教学的角度讲,“所谓知识的情境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知识转化为与知识产生或具体运用的情境具有相似性结构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参与、体验类似知识产生或运用过程的情境,从而直观地、富有意义地、快乐地理解知识或发现问题乃至创造知识。把知识还原到情境中,情境化会使学习者直观感受到知识的原始形式,增强感受力,同时增强理解力,甚至还会增强创造力。知识教育的情境化不仅是为了提高知识接受的效率,而且能够使知识的内涵丰富地呈现在学习者面前。抽象知识脱离了知识产生的具体情境,知识丰富的情境内涵被抽象掉了,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形式转化为单一、枯燥、抽象的形式,于是理解起来也可能产生错位,或者晦涩难懂。”[6]可以说,情境是学生认识的桥梁,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桥梁。具体而言,就是沟通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桥梁,是沟通文字符号与客观事物的桥梁,是沟通知识与思维的桥梁(问题情境)。它的作用在于:“第一,情境可以有效刺激学生,使学习过程不仅是对知识本身的接受,而且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第二,情境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知识有丰富的附着点和切实的生长点,让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第三,情境增加了学习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交互碰撞中真正理解知识、提升能力。”[9]总之,情境能够激活学科知识,情境能够激活学生认知和情感,从而使学科学习的活动充满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