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君莲,业余从事戏剧小品、散文与诗歌写作,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征文奖。系桐乡市女作家协会会员,濮院镇文学创作协会副会长。著有作品集《七月的阳光》(现代出版社)。 濮院糕团:那时的美食 文/董君莲 图/沈剑峰 濮院记忆 儿时,面对濮院镇上的小吃,我总是暗暗惊叹:这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好东西可以吃啊! 清晨的濮院镇,是那么的静谧,一缕缕轻轻的雾霭在棋盘街上、在市河水面袅袅约约地升腾着。大约凌晨四五点时,石板街上就会传来“咯噔咯噔”的响声。我知道,那是“吃早茶”的人出来了。 “吃早茶”可并不是单一的喝茶聊天。老茶客往往有自己固定的座位,刚坐稳,就会有一壶酽得抹不开的浓茶上桌;接着是一碟碟的小点心,有瓜子、花生、五香甲皮豆(茴香豆)。然后,街对面糕团店里的伙计就会端着蒸笼将小笼包、烧麦、糕团、浆棕等一一摆上,由茶客择购品尝。 茶客们在茶馆里惬意地喝茶聊天吃小食,等太阳初升,天将大亮时,他们带着在茶桌上得来的各种信息,满面红润地离去,开始一天的生计。 濮院镇有家“吃早茶”的茶馆店开在庙桥街上,对门就是大名鼎鼎的“朝阳糕团店”。孩提时的我们对茶馆店没啥兴趣,但对街东面的朝阳糕团店却情有独钟。即使吃不到那里的糕团浆粽,上学的路上也一定要绕路从店门前走过,看看那里的各式糕点,闻闻那诱人的香气,感觉好极了。 “吃早茶”是大人们的事情,特别是男人们的事情。我一个小丫头只是将“吃早茶”的人当做一个群体来羡慕。 偶尔,大人们会从糕团店里买回一块肉糕、松糕什么的,让我们姐弟分着吃。分松糕倒没什么,可要分肉糕或肉团子就是个纠结的问题,因为我在家里是老大,总也吃不到里面的肉馅。我每次在分糕团时,都将肉馅让给弟弟吃。妈妈看见了,就摸着我的头说:等下月发工资了,一定买一块肉糕让你一个人吃。我知道妈妈这是在安慰我,我也知道一个人吃一块肉糕的机会是没有的,因此,就自己想办法解决。 同学玉芬的爸爸是朝阳糕团店里有名的糕点师,做得一手好糕点。慢慢地,我就和玉芬走得特别近,经常到她家里与她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耍,帮着干一些杂活儿。糕点师看我做事像模像样的,有时他在做糕点时,也就会叫上我帮帮忙——这可是我觊觎已久的事啊。 店里做糕团,为了新鲜,都是在凌晨三四点钟就开始工作了。而将磨好的糯米粉加水搓匀、剁肉馅等活,通常是隔夜做好的。糕点师皮肤很白,灵巧的双手在雪白的糯米粉中翻滚,仔细揉搓,生怕有糯米粉没揉匀,造成顾客口感上的差异。 有一次,朝阳糕团店接到一笔大单——街上一户人家嫁女儿做“打送糕”,而且数量很大(濮院习俗:女儿出嫁要送打送糕,寓意女儿在婆家高高兴兴,步步登高)。店里的日常经营已是供不应求,再这笔加上订单,那真是相当紧张了。糕点师看了我一眼,说:反正也放寒假了,回去跟爸妈说一声,今天就住我们家了,明天一早和玉芬一起到店里帮忙,报酬是五个肉团子,五块红松糕。 我爸妈与糕点师很熟,即使没有报酬也会同意我去帮忙的。那一夜,我与玉芬没睡好,老是盼着那个老式的自鸣钟敲响两点钟。 终于,自鸣钟响了,我与玉芬一骨碌翻身起床,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洗了一把脸,就跑进店堂,把糕点师昨晚准备好的材料,按照以往的样子一一摆放好。很快,糕点师也来了,只见他不慌不忙地从高处拿出一只做糕点的木制模具,隔有二十五个小格子,横五个,竖也是五个。糕点师用一只铁皮做的小簸箕在模具上快速、均匀地铺上一层糯米粉,有条不紊地将调好味的肉馅或猪油赤豆沙,一勺子一勺子地往模具里填。待到肉馅或猪油赤豆沙放好,糕点师又用小簸箕抄起糯米粉轻轻地铺在上面。换了一只又一只糕点模具,一层一层的叠得很高,前期工作做完了,糕点师便捅开所有的炉火,一只炉子蒸肉馅糕,另一只炉子蒸赤豆沙糕。 不一会儿,随着蒸气的升腾,肉香、米香就在店堂里面弥漫开来。趁着蒸糕的间隙,糕点师指挥着店里那些还没有出徒的年轻人做松糕。 做松糕就相对简单一点,没有馅子,只要在模具里填上揉搓好的糯米粉即可,待蒸透后,在糕上用特殊的模具蘸上食用色素,像敲图章一样地敲上福禄寿喜、喜鹊登梅、吉祥如意等图案。松糕有红白两种,红色的是在揉搓糯米粉时加上少量的食用色素,呈粉红色;白色的松糕,即是糯米粉本色。 不一会儿,肉馅糕、赤豆沙糕及松糕就蒸好了。肉馅的鲜美,赤豆沙的香甜,松糕的软糯,不时诱惑着我的舌尖。 在朝阳糕团店里,技术含量最高的倒不是做肉糕、豆沙糕、松糕之类,而是做各种团子。 做团子与做糕的方法截然不同,同样是糯米粉,做肉糕的粉是放少许水,将粉搓成半干状态。而做团子就不同了,要把糯米粉用滚烫的开水烫死,趁烫使劲地揉,直到糯米粉有韧劲了,揪下一个个小块,迅速用手捏成空心状,再往里填放馅料,然后以手心团圆而成。为了美观好吃,还在团子的表面滚上一层浸泡好的糯米,濮院人就叫它“刺毛球”或“刺毛团子”。 团子的馅料多种多样,肉馅、豆沙、黄豆粉、冬笋咸菜豆腐干,还有荠菜等各类素菜馅的。凡是能用作馅料的,朝阳糕团店里都会出现。 肉馅团子当然是小吃首选。濮院人有句土话:“吃只肉团子,咬口射出得。”说的是团子里肉馅的鲜嫩爽滑。 在我的记忆中,朝阳糕团店最有特色的团子馅料是萝卜丝猪油渣的,油润鲜香,那才是小吃一绝哦。 想在回想起来,在收入低微、食物匮乏的年代,糕点早餐不仅仅只是填饱肚子那么简单,除了让我们对美食的向往、难忘的回味外,还有地方民俗的传承,特别是制作糕点的工匠精神。糕点师的精益求精,才带来了我们的美食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