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刻意江南

 阿牛哥8mi3kbb7 2018-08-17

古人常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文人墨客对于竹的喜爱,远不止赋诗咏颂那么简单。

竹子被幻化成各种形态,桌上的臂搁、笔筒到摇曳清风所用的扇骨,一切似乎都与“文雅”二字息息相关。


竹材易于获得,吸引了许多文人与工匠去仔细琢磨,他们在器型、装饰题材上求变、出异,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在明朝就形成了两个竹刻中心,一个是浙江的嘉定(今上海嘉定),一个是江苏的金陵(今南京)


🔺竹雀图

墨竹图文同 立轴 绢本 墨笔


嘉定曾隶属于苏州府,裹着山清水秀的裳,带着江南文化的韵。而金陵则是是水陆交汇的码头,看尽过客匆匆、豪杰群聚,是经济文化的中心。如果说嘉定派起兴于嘉定的特色文化,那么金陵派大概就是文人的风采了。



嘉定竹刻


▲清 周颢  竹石图笔筒  上海博物馆藏

民国 万一鹏  竹叶络纬笔筒  嘉定博物馆藏

民国 万一鹏  竹叶络纬笔筒背面  嘉定博物馆藏



金陵竹刻


▲明 朱鹤  松鹤笔筒  南京博物院藏


过去的人们,倚靠天赋刻竹,这似乎很神奇,很洒脱。

中国当代亦有一位“玩竹刻”的大师,是谁呢?

国画大家齐白石。他从前是个木匠,刻竹刻木,此后才开始画画。

有人说,竹刻门槛很低,境界很高。就是说竹刻入门不难,但是寥寥几笔刻出韵味却十分不易。


(来源:崇贤馆古籍艺术书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