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朝阳老师多年来潜心修持,体会颇多,只是一直深藏不露,故而鲜有人知。如今为了进一步推动新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功友们的练功水平、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新文化的魅力,特将部分心得体会整理成文以便交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根据刘老师口述整理而成,为了保持原意,故有多处比较口语化,望读者理解。若有不当之处,请随时联系我们,多提意见多指正。
我父亲是搞中医的,我小时候参加过学校的武术队,因此从小受传统文化影响,酷爱功夫。 从1990年7月份,正式练智能功,参加了1个月的辅导员班,随后参加了3个月的教练员班。从1991年开始,就留在中心教练员班教功组教功了。这期间,都属于入门阶段——从功法入门。那时候白天教功也很辛苦,但是自己在教功带功之余,晚上还会加班练功。 从1991年开始,晚上十点半自己站桩,一般站一个多小时。意念就是三元归一守丹田,眼睛看着,耳朵听着,意念想着。 一开始还是跑神的,跑神了,再回来,练了一段时间后,能够守住了。精神专一到守丹田上去了。这个时候并感觉不到空空荡荡,只是精神里面什么都不想了,只守着丹田。 有一次去站桩,这个时间点,站的高了呢,就迷迷糊糊,有点困了,于是就站低一点守着。 守守守,就在精神专注、心念专一的时候,突然一个变化——守的这个位置从丹田跑到头里边去了,就感觉到非常清静,那个清净非常突出。 这个变化,是一个“开”,因为三元归一守丹田的时候精神都是聚在一点的,“开”是一下子就散开了,开放了;感觉守的位置一下子从丹田到了头中心,意识由聚到开。守丹田的时候,身体是紧的,这一“开”,精神是开的,周身的气也都开了;再一个是意识里面一下子有清明、清净的感觉;同时意识从外向性转到了内向性,因为守丹田的时候,对意识来讲是向外的。 松静自然 这是通过运用意识出现的一个身心的变化,不纯粹是意识里面的感觉,不仅感觉到那个清净了,还有身体一系列的变化,但是身体的变化说不清楚,只是感觉身体很舒畅,气血很流通,虽然不像“解脱”那样的彻底。 这个体会现在看来是进入到意识里面去了,但是还有一个要守那份清净的执着。要真正悟的话,首先要进的就是这个状态。虽然平常也能体会到空,实际上体会那个空的时候,还没有打破它。这不算开悟,但它也是一个突破,从渐修一下出现了这个变化。 当时我觉得这样练功挺好,就应该这么练,觉得练功关键是练意识。所以后面站桩就站高一点,反正神守着就行了。 1991年底,庞老师提倡职工练功从站桩开始练,每天晚上站一个半到两个小时,耗功站桩。耗功站桩不强调意守,就是姿势蹲的低,抱月式站桩。 站桩期间有一段时间是庞老师带功的,不像咱们现在这样喊口令,到那站就好了。这主要是练意志力,意志力就是生命力,意志力就是功夫,意志力不强那么神统帅生命活动就没有力量,没有意志力是练不了功的。年轻人要不怕苦,庞老师提倡这么练。 这个站桩确实挺锻炼人,因为站的比较低,冬天穿衬衣,下边周围都是汗。这个也叫渐修,但是自己练意守就断了,只是去耗功了。 这个阶段其他时间就是教功带功,在做示范动作的时候,那也算是练功啊。这样练,有两年时间。 然后,晚上职工集体练功就改成了形神庄。练形神庄总的原则还是让精神集中。如果不集体练,我自己晚上也是练形神庄。 我记得是1993年春天刚过,春夏交接的时候,晚上十点半去练形神庄,那时候就想要坚持练功,不能断了。 那天晚上比较累,觉得困,但是又想着练功还是要坚持的。晚上十点半,一个人,站在院子里,周围安安静静,还是想睡觉,但又要求自己不能睡着,站着嘛,也睡不着,同时精神里面又很放松,眼睛也有点疲劳什么都不想看了,脑子里面什么都不想了,常态意识基本都沉伏下去了,就保持这个状态练形神庄了。 第一节鹤首龙头气冲天也不知转了多长时间,开始练第二节,第二节练完胳膊放下来休息一下,开始练第三节,第三节胳膊要往上抬啊,就在胳膊上抬的时候,一放松,“秃噜”一下子,一下就松了。但是这个“秃噜”怎么来的也不知道。 当时就这么个情况,一个人在院儿里,各种思维活动都不用了,很放松。胳膊一放松一个诱导,秃噜一下,好像从头部一下就下去了,一下去那真是松静自然,全身舒服,也感到心里安安静静的,清清净净的,周身内外的气非常通畅,有种大休息一场的感觉,也就是用松静自然来描述它最好了。 从那之后,有一段时间,早上睡醒一坐起来,一待,就秃噜一下,就感觉气从头上秃噜就下去了,脑子里非常清静,而且身上感觉非常舒服,非常喜悦。 “秃噜”最开始是练功中出现的,自从出现“秃噜”以后,有时候带功结束,在往回走的路上,“秃噜”又来了。但那个时候还掌握不了出现“秃噜”的规律,“秃噜”怎么来的自己不知道,只是练着练着它自己出来了。出来之后,第一是意识里很清明,再就是周身内外的气很通畅,而且内心里面很喜悦。那种感觉就是松静自然,觉得这样练功就对了,思想上有这么个想法。这可能是个悟。 这个“秃噜”,也是身心的变化,不纯粹只是清净、只是空。这个变化是突然一下子,什么都在里面了,比如意识里面的清净也有,周身的自然放松也有,就感觉周身没有一个地方不舒服的,全是舒服的,这样子的一个整体的变化。 实际上内在的“秃噜”是一个由精神的放松导致了气的变化。“秃噜”说的是上面的气一下子落下去了,身体里面感觉“哗”一下子就下去了,下去之后一下子就开了,下到哪去了?实际上是下到混元窍、腰部命门去了,这个地方气一足,周身一下就松开了,周身气脉没有不通畅的,而且有种非常喜悦的感觉,脑子里面浊气都下去了,脑子里面就保证是清明的。 在1992年带功过程中,五元庄、形神庄、捧气贯顶,大部分时间就能做到非常专一,那时候人也多,带功就按庞老师讲的“口说意想身体力行”,说什么就体会什么。 比如那时带五元庄,整个过程,心念专一,手里拿着话筒,也做不了动作,就在那定住,体会每一个动作,不管是小动作大动作,场里的气一动,身上的气就跟着场里的气动,比如叩齿啊搅舌啊,这些小动作。下面学员搅舌的时候,就感到自己身上的气也是这么转的。他这里一转,你这也感到呼噜呼噜转三圈停了。就这样三个小时的带功,就能定住不动,一念不起,心里也是空空荡荡。这是带功中,我自己练有时候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因为带功的时候精神高度集中。 但是带功中出现的集中专一不是悟,精神高度集中,也没有杂念,清清静静,空空荡荡,这不是悟,这是“准开悟”。 前面讲的“秃噜”并不是在高度专一的情况下出现的,是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常态智能都不用了,一下子就松了,就像庞老师讲的“一下子撂下了”,身心解脱。 当时也不知道那个“秃噜”就是个悟,只是觉得这样练功才对,但是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那可能是一个初步的悟,而且是身心的,从精神到生命活动一个整体变化。 有时候带功,就集中精神体会,精神里面也是空的,三个小时一念不起,但还不是广袤无垠,只能感到高度专一。而悟是自然显现的,求也来不了,但是需要有专一的基础。专一的状态脑子里是有兴奋度的,是高度统一的,但它能把所有的意识活动都统一在一起,但这不叫悟。 这里面是两个状态,一个是带功的时候精神高度专一,和走路时一放松“秃噜”,这是两个不同的状态。 以上是练功、带功中的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