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德性素质

 教育繁星 2018-08-21

近几年来,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中“技术理性本位”的取向十分明显,把“专业属性”置于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成熟度上,而对“德性”素质缺乏应有的关注。“德性”遭到不应有的忽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德性素质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德性素质,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高尚的道德和精神品质,它是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方向性“(即”定向“)作用,因此居于核心位置。

首先,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要求是教师这一职业(专业)的内在的本质规定。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作为一种专门从事培养人的职业(专业),教师工作的本质特性就是运用各种教育媒介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获得全面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师自身德性对学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尤其又表现在教师德性对学生人格特质与精神品质的塑造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的终极价值。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要求是中国教育的一大优良传统,在走向现代化的当今中国社会,依然需要发扬光大。自古至今的中国十分重视教师职业的德性素质,强调为人师者必先立德,教师是道德的楷模、德化的体现。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大地上,具有崇高美德的教师不计其数,而当今中国社会价值多元、道德失范现象则比比皆是,身为教师,理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而有效的引领需要教师身正为范。

再次,教师专业发展的德性要求符合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研究及实践的大趋势。就拿世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讲,不论是关于教师职业的文件,还是学者们的论述,亦或是一线教师的实践,无不异常重视专业发展中的德性素质。如美国学者内尔?诺丁斯近十余年来在不遗余力地大力倡导以“关爱”为主题的教育的同时,呼吁教师的德性要以关爱为核心。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德性素质的基本要素有:爱与关心、责任、公平公正、幸福感等。

爱与关心既是教育的一个古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自古至今,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把爱与关心视为教育的首要信条、教师德性素质的首要品质。没有爱与关心,无以言教,这已经被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实践所证明。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与关心?

首先,教师对教育的本真意义应有深刻的理解、洞察,对学生的关注应以“全人教育”的理念与视角来统摄。

其次,在课程与教学方面,渗透爱与关心。教师要适时地表现出爱与关心,要培养学生爱与关心的品质,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的主要领域日常的课程与教学的建构与实施来进行。

责任是教师职业之所以能成为“专业”的重要指标。

公平公正也是教师德性素质内在规定的必备品质,甚至是检验教师真爱还是假爱学生、对学生真负责还是假负责的主要标准。

幸福感是教师德性素质的一种“内求”的品质。所谓幸福感是教师自身在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体验到的一种从业的愉悦、快乐和满足,它对于提升、完善德性素质具有动力作用。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德性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只能在日常的、平凡的、具体的、日积月累的“小事情”中锤炼、锻造,舍此别无他途。因此,不仅要“身处教育情境”,更要用心、用整个身心去深入体验教育生活,关注具体教育情境中具体学生的体验、感受、困惑、烦恼以及心灵深处的悸动,并善于和勤于反思,寻求合乎德性的、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方法。没有全身心的体验,就没有真情实感;没有知识经验,也就没有德性素质的熔铸。体验教育生活,首先要抛弃各种所谓“教育学理论、概念,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去倾听、去感受,用自己的行动去做那些哪怕是别人不屑一顾的“小事情”,然后从中得出关于教育最本真的东西。

(来源:中国论文网 https://www./9/view-4101473.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