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2018年元旦于特讲座印象

 逸飞扬2018 2018-08-23

2018年元旦,笔者自费来到南京参加了纪鹏成老师组织的“名师讲堂”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研讨会,由于只有元旦一天可以自我支配,所以当晚又匆匆返回了上海。然而当日,于特和黄特精彩的讲座内容始终萦绕心头,时值寒假,再次打开一个月前的笔记,写下两篇“印象”……

(声明:本文为笔者听讲座后的感悟,然笔者水平有限,并不能完全代表讲座教师真实叙述)

于新华

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

于特讲座软糯可心,娓娓道来,时而感觉这就是自己解题的本心,又忽觉高于自己本意,他的解题思想我个人认为可概括为是一个“定”字!数学解题的本质“在于变化中发现不变,抓的就是确定元素”。简单的问题一次图形运动即可确定,复杂的点确定常运用的策略是交轨,于是探寻动点运动的轨迹就成了于特关注的重点。

01

从全局入手,考虑图形如何确定?

例1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3,将矩形ABCD绕着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矩形GBEF,点A落在矩形ABCD的边CD上,则CE的长是____

草根感悟

① 点E是点C绕着点B顺时针旋转确,其旋转角是∠CBE!

② 由于图形旋转过程中旋转角大小不变,所以∠CBE=∠ABG,

∠ABG是角(Sin∠ABG=3/5);

③ 对于△BCE,BC=BE=3,Sin∠CBE=3/5,两边一夹角,△BCE已

(答案:3√10/5)

从全局出发,如果能明确某些点线形成的过程,相关元素也就确下来了,相关量一定可求,局部只是需要进一步探索怎么求而已!

例2

如图,A(4,0),C(0,-2√3),△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在第四象限,求点B坐标

草根感悟

如何界定点B形成过程就决定了求点B的不同策略


① 点B到点A、点C的距离皆为2√7

解题策略:

设点B坐标(x,y),解二元二次方程组:

注:对结果须进行取舍


② 取AC的中点D,将点A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并扩大√3倍形成点B

解题策略:

过点D做x轴的垂线进而构造三垂直型,形成一组相似比为1:√3的相似三角形,如图所示,不难得到B(5,-3√3)

注:于特称这种基本图形为“k字形”,马老称这种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为“横平竖直”

例3

草根感悟

对于有些图形而言一次图形运动即可确定,但有些较复杂的点,一次图形运动可能就不够了,需要用'交规'的思想去理解。笔者想,这也就是于特非常看重挖掘图形轨迹的原因:从变化中寻求不变的规律,通过“交规”确定特殊点。


本例中点C显然在反比例双曲线上,但仅此无法确定点C的位置!对此,于特给出了一个神奇的解释:点C还在将x轴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的直线上!

点B在x轴上,那么点B的轨迹就可以看成x轴;点C由点B绕点A逆时针旋转60°确定,若将每个点B(点B的轨迹是x轴)都绕点A逆时针旋转60°,自然可视为x轴绕点A逆时针旋转60°了,也就是说点C的轨迹就是将x轴绕点A逆时针旋转60°所形成的直线!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求直线BC的解析式,也就是如何找到旋转后直线上的两个点,此刻就应该从特殊点入手,比如原点(0,0)通过旋转到了(4.5,3√3/2)、(-3,0)通过旋转到了(3,0),于是可求出其解析式为:y=√3x-3√3


列方程组(如下)并对解进行取舍即可

阶段小结

02

从局部入手,熟悉确定的基本模型

以三角比12345模型为例

模型简述

 

在Rt△ABC中,

∠C=90°,

AC=BC

点D是BC中点

可知:

tan∠CAD=1/2

tan∠DAH=1/3

结论:

1/2+1/3=1

注:'1/2'指的是正切值为1/2的锐角;'1/3'指的是正切值为1/3的锐角;'1'指的是正切值为1的锐角即45°

在Rt△ABC中,∠C=90°,AC:BC=4:3,延长CA至点D,使得AB=AD,可知∠CAB=2∠D,tanD=1/3

结论:3/4的半角正切1/3

 

在Rt△ABC中,∠C=90°,AC:BC=4:3,

延长CB至点D,使得AB=AD,

可知:

∠CBA=2∠D

tanD=1/2

结论:

4/3的半角正切1/2

在△ABC中,AB=AC,AB:BC=5:8,可知∠CAH=2∠B,tan∠CAH=24/7,

结论:3/4的倍角正切24/7

在△ABC中,AB=AC,AB:BC=5:6,

可知∠CAH=180°-2∠B,tan∠CAH=24/7,

结论:4/3的倍角补角正切24/7

阶段小结

笔者根据于特讲座改进版12345规律图

(笔者观点:)

这样的教学是否有悖相关教学准则?笔者是这样看的!


有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掌握这些规律后对于处理很多相关问题便捷很多,就拿刚刚过去的上海市一模数学考第24题而言,16个区县试卷可用此规律的试卷达一半8张(笔者后续会详细推文叙述)!


不是存粹记忆!每个规律的背后是基本图形,每个规律都是需要学生自己推导、并通过不断实践自己感悟得出,继而对于反复使用的基本“模块”学生能立刻反应出其一般性质,不必每次都推到重来,又有何错?


错在于有教师不懂教学规律,强行让学生记忆,缺乏学生体验过程!


错在于有学生不懂书写逻辑,只求答案不求过程直接使用造成跳步!

注:元旦讲座中,于特还提到“条件用尽题目自然解出”、“用平行线传递比例线段”等印象深刻的观点,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了。

笔者仅听于特讲座两次,对其解题思想理解还浅薄,已购买于特相关书籍继续学习,学百家之长,使自己学生受益,是笔者小草根的心愿。

    吉吉初中数学小站                       初中数学微课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