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谨熟阴阳

 CHOK2620 2018-08-24

阴阳就像一对夫妻,男耕女织、夫唱妇随,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一辈子恩恩爱爱,难得会吵吵闹闹。好的时候如胶似漆,谁也离不开谁,一粒糖恨不得咬一半两个人吃。吵的时候,也会横眉竖目,气头上哪怕冲上去掐两把也好。夫妻处得顺,一家人就和和睦睦,百事吉祥;夫妻出问题,一家人也就冷冷清清,诸事不顺。


“阴阳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正如没有夫妻不成家庭,每个家庭又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个群体构成一样,阴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黄帝内针尤其看重阴阳,无论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还是“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黄帝内针就是在阴阳这个本上求。


然而,阴阳精微空廓,很难准确、完整地把握其核心要义和具象表现。对阴阳的理解和应用,还是要化繁为简,一如黄帝内针至简的特性,从最实用、最易用的角度来着手。


阴阳在黄帝内针上的用,首先就是症之阴阳所在。也就是症在上中下哪一部、在三阴三阳哪一经,这是最为基本的识证步骤。明确了症在哪一部、哪一经,阴阳自然也就了然于胸。这里需要留意的是对症的深入把握,尤其是面对一些疑难杂症时,辨识症之阴阳,是每一个内针学人必须精进的下手功夫。


症的阴阳所在明晰了,接着是按法则用阴阳,这个比较简单,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黄帝内针明确左右是定格,就是严格限定阳病必须治阴、阴病必须治阳;上下能够通融,因为上下是一对阴阳,符合黄帝内针的法则。用针初期,尤须谨守。


上下、左右这对阴阳可用,那么前后、表里、深浅等阴阳是不是一样可用?前后这对阴阳好理解,就是前面的症到后面找同气点,后面的症到前面找同气点;表里也好理解,阳明经、太阴经,少阳经、厥阴经,太阳经、少阴经,这三对阴阳都是表里关系,表症可以里治,里症也可以从表治,表里也是阴阳互治。


那么,深浅这个是怎么回事?比如某个患者后肩疼痛,识证是上焦,经络是少阳经,那么一般情况下在外关穴一针就够了。但是下针以后,患者的不适还没有完全消除,这时通常不需要加针,只要将针换个方向,考虑络的因素就可以解决。像这种情况,有时候可能刚刚把针提起一点点,还没来得及重新刺入,患者突然说,哎,好了,舒服了。针刺的深浅变化了,阴阳也发生了变化,深浅也是阴阳之用。

空间上的阴阳有这么多,那么时间是不是也有阴阳呢?比如,一些症状总是在相同的时间段发作,是不是也可以用子午流注的规律来对治呢?



阴阳在黄帝内针中比比皆是,或者说按照黄帝内针法则,出手就是一对阴阳。提出这些问题,不过是抛砖引玉,启发一些思考而已,阴阳实在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比如症在左,针在右,进针的那个点,与症所在的点就是一对阴阳。换个角度来看,此时施针的医患双方也是一对阴阳。患者为阴,医者为阳,阴阳相和,病症自然好得也快。两者不和,那么扎针的效果也就一般般了。这就是为何黄帝内针这么讲究同气的重要原因,这个同气,也包括以信为基础的医患同气。


患者跟医者是一对阴阳,那么,患者跟天地呢?为何黄帝内针不用提插捻转,也不讲补泻等具体手法,但是黄帝内针却又特别讲究导引、交感?黄帝内针几乎不讲手法,是靠天道补泻,“损有余、补不足”。强调交感,既是患者自我身心的交感,也是患者与天地之间的交感。患者的身与心是一对阴阳,天与地更是最大的一对阴阳,患者自身小阴阳与天地大阴阳相合了,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呢?


所以《黄帝内针》讲,针法的秘诀就是针对,黄帝内针的全部家底也就是这两个字。这个对,就是两,就是阴阳。说到这里,黄帝内针里里外外已经一览无余,把握阴阳就是学用黄帝内针的核心,落到实处就是叩其两端。抓住了两,也就用好了中,这就是执两用中。黄帝内针的简易,最后就表现为阴阳两个字,参透了阴阳,也就悟透了黄帝内针。



张三针笔记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