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法防病 简单一点就好

 東泰山人 2018-08-24

减法防病 简单一点就好

  人到了一定年纪就要开始“养生”,其实什么是养生?不是靠吃药、吃保健品来“保养生命”,而应该是“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靠着吃药、吃保健品反而会对健康带来额外的负担,最佳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给身体做“减法”,给健康做“加法”。

  指导专家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赵泳谊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医师 范明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伤科主任中医师 赵传喜

  记 者 黄旭君 通讯员 余子媛 金小洣

  保持体重 先做减法

  “吃饱了撑着”,这不仅仅是一句民间俗语,还是很多现代人的真实情况。在很多人眼中,胃口好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年纪大了之后“能吃是福”。但是吃得太饱,不只是增加体重这么简单,它真的可能会撑出病来。营养学家建议,每一顿饭都不妨给自己的饭量做个“减法”,吃到“七分饱”就行,浅尝即止。

  饭量减到七分饱刚刚好

  到目前为止,“吃要吃饱”仍是很多人的饮食要求。毫无节制的饮食使人的胃、肠等消化系统时时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如果饱食,上顿的食物还未消化,下顿的食物又填满胃部,消化系统得不到应有的休养。

  “七分饱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提醒人们吃饭不能过量。”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赵泳谊说,七分饱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一种精确的量化标准。

  七分饱应该是这样一个感觉: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赵泳谊还指出其他几个级别的饱腹感:八分饱时,胃里感觉满了,但再吃几口也不痛苦;九分饱时,还能勉强吃几口,但每一口都是负担,觉得胃里已经胀满;十分饱时,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在控制总热量前提下进行

  体重超标是很多现代人的身体现状,给体重做“减法”的首要,就是给嘴巴减减负。现代人物质生活富足,但是总会忽视“过满则溢”这个道理。摸索自己七分饱的饭量,是需要不断感受和调整的过程。赵泳谊说,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自己上一顿没吃到七分饱;如果到下一顿前还觉得饱,就是吃太多了。

  赵泳谊提醒,做减法也要减得科学,有的人饮食不规律,经常饿一顿、饱一顿。如果早饭和午饭吃得少,到了晚上会感到格外饥饿,甚至大吃特吃,就会导致热量进食过多,加上缺乏运动、脂肪堆积,很容易导致消化系统负担过重、心血管疾病频发。“七分饱”要在控制每天总热量摄入的前提下进行,特殊人群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肥胖病人需要减肥,或消瘦病人需要增加营养,“七分饱”并不一定适用,应该在营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调养内脏 要用减法

  保护关节 做点减法

  陈叔平日喜欢“喝两杯”,为了“护肝”,他特地买了“护肝”保健品,又自己到药房拣几味“护肝”中药煲来喝,没想到半年后转氨酶更高了。

  其实“护肝”简单一点就好,放弃“多吃点什么来养肝”的念头,不给肝脏增加额外负担,就是最省钱的保养。

  想养肝,简单一点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医师范明表示,肝脏的生理功能包括解毒功能、代谢功能、分泌胆汁、免疫防御功能等。同时,肝脏也很容易受伤,日常生活中像大口喝酒、大块吃肉、滥用药物,都是非常伤肝的行为。

  为了护肝而去每天吃护肝药,有可能会得不偿失,因为药物代谢必须要经过肝脏,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长期服用都有可能损害肝功能。而且,这些“护肝、保肝”的保健品,吃进去一样需要肝脏代谢,同样增加肝脏的负担。

  范明表示,其实饮食简单一点,做好预防,不给肝脏添麻烦,就是最省钱有效的养肝方法。像陈叔这种情况,就应该少喝一点酒,不要随便吃药,放弃那些“吃点什么养养肝”的念头,不给肝脏增加额外的负担。

  其他脏器调养也要做减法

  很多人都追求补肾、护胃、养肺等,道理也是跟“护肝”一样,简答一点,做做减法,反而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我们吃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度,超过了界限的话,再好的食物,吃多了也会伤身体。

  补肾的减法法则:切勿滥用药物。人体内产生的很多“垃圾”都是通过肾脏由尿液排出,其中包括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一旦体内药物蓄积过量,很容易出现药物中毒,导致肾损害。部分药物会直接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甚至包括一些感冒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尤其是肾功能不佳及已患有慢性肾脏病的人更要慎重用药。

  护胃的减法法则:一周轻断食一天。很多人过于放纵自己的胃口,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油腻肥厚的食物会导致油脂过多,不易消化,而且会加重肠道的代谢负担,容易腹胀,长期下去,易长大肚腩。不妨每周挑一天,选择少油、低盐饮食,不吃肉和含油食物,吃些蘸酱菜、水煮菜。平日食用的各种食物,也要好消化,这样可以养脾胃,减轻肠胃负担。

  养肺的减法法则:减少烟雾吸入。肺癌发病率高企,除了众所周知的吸烟之外,二手烟、厨房油烟、装修污染、汽车尾气等废气,或也是引发肺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养肺的对策就是远离各种烟,做到减少烟雾吸入的机会,包括戒烟、保持厨房的通风换气、别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上锻炼身体等。

  陈阿姨自从退休后便迷上了广场舞,退休后每天早上一场早舞,晚上一场广场舞,乐此不疲。可是近段时间,陈阿姨的膝关节出了问题,时不时肿胀、麻木和疼痛。到医院检查之后,发现字患上了关节炎,主要是因为膝盖长期磨损导致的慢性劳损。其实有运动爱好是一件好事,但也要记住,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适当的运动有好处,过量运动就会对身体有害了。

  千万别过度使用膝关节

  锻炼是一件好事,但盲目跟随潮流,或由于运动不规范等因素导致运动型损伤的患者,在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伤科主任中医师赵传喜指出,膝关节炎有多种发病原因,夏天开冷空调温度过低、外伤、劳损及其他内科系统疾病(如风湿、类风湿等)都会引发疾病。像陈阿姨这样,每天跳舞需要经常反复使用膝关节,加上本身随着年龄增大,膝关节功能逐渐衰退,便会使膝关节过度劳损,引发疾病。如果不改变运动习惯,适当减轻关节负担,病情就会随着不当运动而继续加重。

  还有一些运动爱好者参与像长跑、球类运动等,如果长期过量运动,同样也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例如跑步引起的半月板损伤,韧带拉伤心率加快等。因此,运动不要过量,适当做做减法,找到自己最适宜的运动频率和节奏即可。

  运动强度也要适当减下来

  赵传喜提醒,中老年人在体育锻炼方面应选择舒缓、柔和的项目,不宜太过猛烈,运动难度和强度都需要适当减下来。以下这几种锻炼方式都不建议进行。

  1.爬山:上山时膝关节负重等于自身体重,而下山的时候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冲击力会加大对膝关节的损伤。因此,有膝关节病变的老年人应尽量减少爬山。

  2.爬楼梯:爬楼梯时,膝关节的负重是体重的3~4倍,会使损伤加重。而且,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加重膝关节疼痛。因此,患膝关节病的老年人应减少爬楼梯。

  3.长距离快走:当人在快速奔跑行走时,心跳和呼吸加速,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压力加大,不少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长距离跑步或暴走均不利于控制病情,可考虑慢跑或者匀速慢走,同样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