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学基础知识笔记

 青青草327 2018-08-25

一、基本概念:

1、中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2、本草: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自古相沿把中药称本草。

《神农本草经》《本经》东汉末年第一部药学专著,载药365种
《神农本草经集注》《本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
《新修本草》《唐本草》唐朝苏敬等23第一部药典,载药844种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载药1558种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载药1892种
《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载药921种
《中国药学大辞典》民国陈存仁
《中药大辞典》载药5767种

3、中药学: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的学科。

二、道地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

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三、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

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1、中药炮制目的:1. 消除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或毒烈性。

2. 增强药物的疗效。

3. 便于制剂和储藏。

4. 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之纯净,便于服用。

2、主要方法:修治(纯净、粉碎、切制)、水治(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火治(炒、炙、烫、煅、煨)、水火共治(蒸、煮、炖)、其他(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四、药性:把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它包括药物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治

疗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称为药性理论,其基本

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1、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

确定依据:①能够减轻或消除热症的药物, 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

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症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

意义:①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

②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

③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

④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2、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确定依据: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咸味能软坚散结;多辛味能发表行散;

3、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

确定依据:①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种子、果实质重的药品多主沉降。亦有少数例外,旋覆独降蔓荆独升。

②药物的气味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气味厚者多主沉降。

③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品为阳性,多主升浮;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

④药物的效用,药品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意义: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被动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沉降类药品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有少数药物的作用趋向表现为“双向性”,即既能升浮,又可沉降,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亦可平喘利尿。

4、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五、中药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中毒的原因:一是剂量过大,二是误服伪品,三是炮制不当;四是制剂服法不当;五是配

伍不当。此外,还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也是引起中毒的原因。

六、中药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叫做配伍。

目的:既照顾到复杂病情,又增进了疗效,减少了毒副作用。

相使两种以上性能功效有共性的药物合用,一为主,一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功效。
相须两种以上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其原有药效。
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
相杀一种药物能清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恶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是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
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十八反,十九畏。
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七:中药禁忌

1、配伍禁忌:就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因而应该避免配合应用。

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乌,遂芫藻大戟草,诸参辛勺俱叛藜。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证候禁忌:由于药物的药性不同,其作用各有专长和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临床用药也就

有所禁忌,称之。所以除了药性极为平和者无须禁忌外,一般药物都有证候用药禁忌。

3、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治疗用药的禁忌。慎用的药物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及辛

热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干姜,木通、冬葵子、瞿麦等;

而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

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4、服药饮食禁忌:是指服药期间对某些食物的禁忌。指出了在服药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

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热性病,应忌食

辛辣、油腻、煎炸性食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食物;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

及烟、酒等;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等辛热助阳之品;

黄疸胁痛应忌食动物脂肪及辛辣烟酒刺激物品;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不易

消化的食物;肾病水肿应忌食盐、碱过多的和酸辣太过的刺激食品;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

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此外,古代文献记载:甘草、黄连、桔梗、乌梅

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土

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蟹肉以及蜜反生葱、柿反蟹等等,也应作为服药禁忌的参考。

八、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应用时的分量。

①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②剂型、配伍与剂量的关系;③年龄、体质、病情与剂量的关系;④季节变化与剂量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