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相恶研究探析

 阳光下的微笑 2012-10-23
相 恶 研 究 探 析
吴嘉瑞*
张 冰 常章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 100102)

摘 要: 相恶作为中药七情配伍之一, 最早见于汉代 《神农本草经》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论
述相恶时云:“相恶者, 夺我之能也。”后世多沿袭之。现代教科书多将相恶定义为: 两种药物合用,
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 甚至丧失。 笔者对相恶的历史源流进行了考证并
对其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关键词: 相恶 配伍 七情

相恶是中药七情配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
涵在历代本草中不尽相同, 是否作为配伍禁忌也
有所争议。现代教科书多将相恶定义为: 两种药物
合用, 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功
效降低, 甚至丧失。有的书籍还将相恶与相反并
提, 列为配伍禁忌。笔者对相恶的历史源流进行了
考证并对其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希冀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相恶理论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提供参考。
一、 相恶的历史源流
相恶作为七情配伍之一, 最早见于汉代 《神农
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序例》 云[1]
:“勿用相恶反者。 ” 由于 《神农本草经》 并没有对
相恶作出明确的解释, 故后世医家对相恶涵义的认识较为模糊,
是否作为配伍禁忌也意见不一。梁代, 陶弘景在
《本草经集注·序例》 中首先解释七情, 并以 “今按
其主疗虽同, 而性理不和, 更以成患……虽尔, 恐
不如不用[2]
” 之语论述相恶相反。在论述相恶相反
区别时云:“相反为害深于相恶” , 又云:“相恶者
谓彼虽恶我, 我无忿心。犹如牛黄恶龙骨, 而龙骨
得牛黄更良, 此有以相制伏故也[3]。”联系 《神农
本草经》 之 “勿用” 以及 《本草经集注》 之 “不如
不用” , 由此可推断, 此处 “所制伏者” , 当不是药物
毒性( 若是毒性, 则与相畏、 相杀同义, 当为 “可用” 
了[4]) 。此后, 历代医家多从药物效能制约方面理解
相恶。
金元至明代, 诸家在论述七情时, 常将相恶与
相畏并列。 如金代, 李杲在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总
赋》 中云[4]:“所谓恶者, 恶其异我, 不得自尽, 如生
姜恶黄芩之类是也。统而论之, 彼所畏者, 我必恶
之; 我所恶者, 彼必畏我。”又如明代, 虞抟在 《医
学正传·卷一》 中云[5]:“若夫彼畏我者, 我必恶之。
我所恶者, 彼必畏我。盖我能制其毒, 而不得以自
纵也。” 结合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和 《医学正传》
中对相恶含义的解释及对畏恶关系的描述, 不难
看出在这两部著作中, 相恶与相畏已具有部分兼
容性和互通性, 而 《医学正传》 所云 “盖我能制其
毒”则鲜明地表示了其侧重于以毒性制约解释相
恶的观点。明代, 陈嘉谟在 《本草蒙筌·总论》 中云
[6]:“有相恶者, 彼有毒而我恶之也。” 可见,《本草
蒙筌》 虽没有像 《医学正传》 那样将相恶与相畏互
通而论, 但却在一定程度上继承或借鉴了其以毒
性制约阐释相恶的观点。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
论述相恶时云:“相恶者, 夺我之能也[7]。”不难看出,
《本草纲目》对相恶的解释与《医学正传》 和
《本草蒙筌》 中的 “毒性制约论” 截然不同, 而是明
确地提出了相恶是药物效能制约的观点。清代,
《本草备要》 、 《本草从新》 、 《本草求真》等著
作在阐释相恶涵义时多继承 《本草纲目》 中的观点, 近
代亦多沿袭之。当代, 高等中医药类规划教材 《中药学》
将相恶定义为:“两种药物合用, 一种药物与另一种药物相
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 甚至丧失[8]
。”并举例云:“如人参恶莱菔子, 因莱菔子能
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8]
。”
二、 相恶的理论研究
1. 相恶的特殊性
相恶作为一种罕见的配伍关系, 和“十八反” 、“十九畏” 一
样有其特殊性, 它不同于一般的药性中和、功效颉颃。古
本草记载的相恶药例中属于寒热中和、 升降并举、 动静
相宜、 攻补兼施而致功效降低或丧失者为数不少, 但却发
现其中也有半夏恶皂荚、 龟版恶沙参、 麻黄恶辛夷等记载。
而半夏与皂荚均是辛温化痰药, 龟版与沙参同为甘寒养阴药, 
麻黄与辛夷同属辛温解表药, 它们药性相近、功效相似却也
相恶, 这充分说明相恶有其特殊性, 笼统地把 “相恶” 理解为
 “颉颃” , 从而认为 “寒热同用、 补泻同用、 升降同用、 散敛
同用、 润燥同用、 动静同用、 刚柔相济” 也属于相恶是不妥
的[9]。

2. 相恶的相对性
相恶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相
恶是否作为一种配伍禁忌, 当视具体病证而定, 不
能一概而论。同一配伍对某一具体病证而言是相恶
的, 属于配伍禁忌, 但对另一种病证却可能未必如
此。②相恶不是指一种药物的全部功效减弱或丧
失, 而只是指其中一种功效减弱或丧失。③相恶配
伍中, 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不一定减弱, 有时反而会
增强。④相恶与特定的剂型有关, 同一配伍不是在
各种剂型中都表现出相恶[9]。

3. 相恶配伍的临床应用
相恶配伍不仅能使药物某些方面的功效减弱,
还有其它可利用的性能, 应当属于方剂配伍中的
“反佐” , 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由于病因
病机的错综复杂, 或寒热交错, 或虚实兼有, 或升
降失调, 或开合失司等, 针对如此相互矛盾的病理
变化, 施以单纯的温清补泻等药物已很难适应, 只
能根据辨证施治原则采用性味相反, 或功效相对
的药物配伍, 以取得相反相成之效。实践证明, 凡
寒热并用、升降互佐、功补兼施等合理的相恶配伍,
 往往可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如生姜恶黄
芩, 是因二者寒温相对, 生姜的温肺胃与黄芩的清
肺胃互相牵制而疗效降低, 但在小柴胡汤中二者
配伍应用, 却是少阳证病机的需要。从二药的间接
作用看, 黄芩苦寒可助柴胡清少阳郁热; 生姜辛温
可增柴胡发散表邪。从二药直接作用看, 生姜辛散
得黄芩苦降, 使发表而不过; 黄芩寒清得生姜辛
温, 使清里而有制。这种一散一收、 一寒一温的牵
制关系才能透达表里, 使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得以
和解。可见相恶配伍, 往往通过相反相成使药物产
生质的变化而出现新的疗效, 这对临床用药有着
重要的现实意义[10〗。

4. 相恶与相使的相关性
相恶配伍属于方剂中的 “反佐” , 发挥相反相成
的作用, 意即相恶配伍在方剂中处于辅助地位, 同时
又能与主药产生某种去弊存利的协同作用。 因此,
有学者认为在相恶配伍的同时还存在有相使。如人
参配莱菔子治疗脾虚食积气滞证, 相恶的同时, 以人
参为主药, 莱菔子为辅药, 辅药能协助主药运脾以消
积祛邪, 此即相使。另外, 在 “不同类” 药物的相使配
伍中, 由于其性味、 功能不同, 往往也会产生牵制作
用而存在相恶。 如黄连配木香治湿热泻痢, 相使的同
时其药性寒温相反, 黄连之寒可制木香之温以防助
热, 木香之温可防黄连过寒而遏湿浊, 此即相恶。说
明相恶与相使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性, 这种特性正体
现了 “合众药之所长, 而又善护其短” 的配伍意义[10]
5. 相恶与相畏的相关性
有学者[11]
探讨相恶的历史沿革, 以 “畏、 恶互
通” 立论, 认为相恶是广泛存在的一种配伍关系,
即是诸家本草所列相畏, 常有属相恶者, 金、 元以
后出现的 “十九畏” , 亦多指相恶。这种观点认为,
药性相反药物的同用, 或作用趋势相反的药物同
用, 或祛邪药与扶正药同用等, 均有可能相恶。并
认为, 相恶是一种相对的配伍禁忌, 是可以利用的
配伍关系。

三、 相恶的实验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9], 相恶与药物有效成份之间的
化学反应以及在汤剂中的溶解度、胃肠中的吸收
度等因素有关。如黄连配伍吴茱萸, 比例为 1∶ 1.5
时, 煎液中作为苦寒物质的小檗碱含量仅为单味
黄连头煎液的 5%, 故黄连清热燥湿的功效大大降
低。又如肉桂与赤石脂混煎时, 其吸收度明显下
降, 因为赤石脂对肉桂的某些有效成分有吸附作
用, 同时其酸性对肉桂成分的溶出也有影响。 另据
《本草纲目》 云:“玄参恶黄芪。” 现代研究表明, 二
药合用后, 玄参的抗炎、 镇痛、 升高白细胞数、 增加
胸腺指数等作用确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吴氏等[12〗
曾从药效学角度研究人参与莱菔子配伍。实验结
果表明, 人参可明显提高小鼠的抗疲劳、 抗应激能
力, 人参莱菔子配伍对人参上述作用未见明显负
面影响。结论是莱菔子对人参补虚作用均没有明
显颉颃作用。

四、 结 语
通过对汉代以来文献的考证, 可以看出, 相恶
涵义在古本草医籍中有两种表述方式: ①一种药
物本身的功效受到其他药物的制约; ②一种药物
可制约其他药物的毒性。前者在 《神农本草经》 和
《本草经集注》 中已有暗示,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将其明确提出, 并被后世多数医药学家所认可,
是相恶涵义的主流表达方式; 而后者将相恶与相
畏、 相杀纠葛在一起, 虽似有另辟蹊径之妙, 但却
有概念混淆不清之嫌, 因此很少有人问津。
现代研究认为, 相恶是一种相对的配伍禁忌,
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相对性, 正因为如此, 相恶
又是临床上可以利用的一种配伍关系, 临证用药
时只要避开相恶产生的特定条件, 就可以适当选
用, 以达 “相制相成” 之效。 作为中药七情配伍的一
种, 相恶与相使和相畏具有一定相关性, 在研究和
应用时应予以注意。而相恶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其产生的现代机理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卷一.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13.
2 宋·唐慎微撰.尚志钧等点校.证类本草.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3.7~ 8.
3 唐慎微撰. 尚志钧等校点. 证类本草.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3.60.
4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253.
5 日本·丹波元坚. 药治通义.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158.
6 明·陈嘉谟撰. 周超凡, 陈湘萍, 王淑民点校.本草蒙筌.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1988.9.
7 李时珍编纂. 刘衡如, 刘山水校注. 本草纲目.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2.36.
8 凌一揆.中药学.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12.
9 徐海波.浅谈中药配伍相恶.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1999.1( 3) : 178.
10 孟繁志, 李月媛.相使相恶新议.辽宁中医杂志, 1997.24( 12) : 566.
11 高晓山.中药药性论.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407.
12 吴兴和, 管允理, 周德和.莱菔子对人参补益作用的影响.中医杂志,
1996, 12( 5) : 300~ 301.
(责任编辑: 许有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