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8z

 致曲解老子的人 2018-08-25

推理《道德经》58施政总纲,治诸侯篇

----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580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580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5803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5804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民:庶民,夹在诸侯和农民当中的庶民】

【正:大家都认为对】

【人:皇族精英】

【圣人:杰出的王】


5801-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谈到带领诸侯,如果侯王你的(其)作风(政)是严格教导专注效率(闷闷),诸侯得到了好处就会用来施政,庶民生产力提高了就会有余裕。庶民的(其)民风(民)自然走向简单朴实淳厚(淳淳)。


5801-2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同样是带领诸侯,如果侯王你的(其)作风(政)是不负责任肆意处罚(察察),诸侯也照样用来对付庶民,一旦有事就拿庶民顶罪。这么一来庶民的(其)民风(民)当然消极躲避抗拒(缺缺)。


580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侯王你想躲的辛苦啊(祸兮)其实是往后幸福(福)的源泉(之所倚),你想要的轻松啊(福兮)其实灾祸(祸)就在里面隐藏着(之所伏)啊。


5802-2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侯王你可知道(孰知)个中的究竟(其极)吗?这是因为(其)诸侯们早已离开(无)正确施政的轨道了(正也)。


5803-1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原来的好政策(正)经过他们反复(复)钻研漏洞,造出(为)了歪路(奇),反复再反复的钻研,好政策(善)再多也都会(复)成为(为)邪魔外道(妖)。


5803-2人之迷,其日固久。

皇族诸侯们(人)被(之)这些诡计所迷惑(迷),时间(其日)已经(固)很久(久)了,很难立即被我们纠正。


5804-1是以圣人:

所以(是以)杰出的王(圣人)接手朝政有他的方法而不是同流合污:


5804-2方而不割,

自己坚持原则(方)但(而)不让(不)边边角角撞痛(割)了诸侯,


5804-3廉而不刿,

自己坚守纯朴(廉)但(而)不把(不)诸侯一个个弄到受伤(刿),


5804-4直而不肆,

自己公平正直(直)但(而)不随意(不)就拿个诸侯来开刀(肆),


5804-5光而不耀。

自己发扬正道(光)但(而)不让(不)诸侯感觉到黯然无光(耀)。

推理《道德经》58-1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

1. 第57、58章同样是相连的,在讨论如何接手烂摊子。这一章谈王要如何治理诸侯。诸侯封建已经200多年,世袭至今是好是坏由不得你,就算是坏,也不能随便就绑来杀头,必须要感化(这是封建兄弟制的最大优点),别的诸侯才愿意服你。现在轮到你了,侯王你该怎么做呢?这一章4个段落,有3种不同的面相,来描述侯王该怎么办。


2. 前两段是第一个面向,列出管理上的两个极端作比较,福/祸倚伏,闷闷/查查,淳淳/缺缺,都是描述诸侯施政好坏的形容词。要记得庶民是由诸侯直接管理的:庶民表现淳淳,是因为诸侯的管理闷闷。咦,诸侯是谁教的,晓得施政要闷闷呢?这就是老子文笔的特点,王对诸侯闷闷,诸侯“得到了好处”就学起来,也对庶民闷闷,四个字就讲完了,你不用点推理,很难想清楚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闷闷”?什么是“查查”呢?


3. 按照文句结构,我们可以找出“祸兮福之所倚”对应“其政闷闷其民淳淳”:(1)首先是“祸(诸侯辛苦付出)”得到“闷闷(庶民训练有素)”,(2)“闷闷”得到“淳淳(庶民享受成果)”,(3)“淳淳”再得到“福(诸侯获得回报)”,(4)诸侯得到了“福”,不用再写也知道会继续对自己“祸”,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感觉到,老子的“祸”和“愚”是很接近的。


4. 诸侯平时就辛苦施政勤劳付出,严格教诲庶民,庶民训练有素了,应对就不会发生错误,“闷闷”就是严格教练传授功夫,两个字就令人感觉到军事训练的架势。大家的动作都是一样,不论换到谁也不会给你带来意外的伤害或惊喜,这就是“闷”的本意。


训练有素,整体获得的效益就会提高;须知大家一样辛苦,互相就没得比较,不会觉得辛苦;大家收益增加了,又有时间享受成果,就不愿意再损阴德、做坏事了,这就是“淳”的意境。


5. 在这里特别要指出一点:一般人都把“淳淳”翻译成民风淳朴,半句话就结束了,并没有仔细推理:淳朴的民风是怎么来的呢?难道还真是世外桃源、穷乡僻壤、简单朴素,才能淳朴吗?大城市的居民就不能淳朴吗?


老子说,造就淳淳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提高人民的生产力!施政者再制造一个环境,让肯花力气的人就是能累积出余裕,再让这些人有时间享受他们的余裕,这就是淳淳了。朋友们,不要再羡慕古人了,“其民”淳淳,就是今天的中产阶级、小康家庭啊!我们都做得到的。


6. 第二句“福兮祸之所伏”对应“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其中的“福(偷懒)”对应“察察(不负责任专挑别人毛病)”,指诸侯平时就放纵自己偷懒,不教化庶民;一旦发生问题立刻拿庶民顶罪,肆意处罚。碰到这种长官,生产力岂能不低下?生活困苦不说,无故还会挨罚,当然消极抗拒(缺缺)了;最后官逼民反,诸侯的“祸(灾难)”就来了。


第二句的结构和第一句完全一样,就请大家自己推理看看。整个结论就是:辛苦认真得到人民拥戴,偷懒应付必遭人民厌弃。

推理《道德经》58-2圣人不会主动摊牌

----

1.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大约是本章最难翻译的地方了。“孰知其极”,白话文就是“为什么差异这么大”?答案是“其无正也”,因为“其(诸侯)”在你接手之前就已经“无正”了。


老子说:为什么需要侯王你这么辛苦、花这么大力气、按部就班、说一动做一动、闷闷的施政呢?就是因为无良诸侯的不正作为,在你之前已经累积很长一段时间了。改变需要重新教起、不是一下子就能够矫正的。


2. 第三段是第二个面向,解释“无正”是怎么形成的。“奇”是大家都想不到,作名词翻译成漏洞,应该是很贴切的。“复”就是一次一次地重复。在这一段,老子很巧妙地避开了开国圣君、先王圣人:原来一切都很完美、都是后来那些差劲的王、不懂得管理诸侯、遗留下来的祸、才造成你今天面临的困扰啊。看,老子又顺便再把周幽王抬出来修理了一下,真的是笔可成刀,一面光可鉴人、一面血肉横飞,太厉害了。


3. 第四段谈如何做,是第三个面向。“圣人”代表这是王的正确做法,4个应该,4个避免。避免什么?避免和这些在你之前就已存在的无良诸侯摊牌。重要的话说三遍:圣人不做摊牌的事,圣人绝对不做要摊牌的事呀!无良诸侯已经站在人民面前很长时间,因为人民容忍,所以它们存活,这是一种共生。庶民农民一旦决定不容忍,就是正面抛弃、找别的诸侯化名投靠,再不然就示威游行,狠一点还揭竿起义!人民正在忍,反而你不能忍,这是在示范什么?你希望人民尽量忍还是不要忍?骤然打破共生,绝对不如认真调教、逐渐调整要好。


可惜有些人还是没想通,以至于所有人都在学你,第一个想法就是“我不再忍”,唯一接受的就是“反”字开头的口号;大家都不愿意忍,灰头土脸,都自己找的嘛。


4. 仔细看完这4段,想必你也发现,要当个好王可真不容易吧。诸侯当中有坏蛋,要忍辱负重。诸侯会钻牛角尖,不管听不听,纠正的动作要做出来。要认清这是辛苦差,别想偷懒休息。像这么吓人的开示,难怪要放在已经完成上德不得的修炼后面。没有几分定力,一下子也被吓傻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