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皮耶罗曼佐尼piero manzoni

 老羞呢 2018-08-26

1933年7月13日出生在意大利。被大多数美学家认为是“天才”,死的很早,29岁,刚开始接触他的作品有点抵触,慢慢了解了一些,觉得还是有点意思的。自杜尚以后,曼佐尼,克莱因,博伊斯算是在欧洲影响比较大的了,国内的中文资料很少读,很多作品读起来有点费解,也容易误解。

 1956年,曼佐尼早期作品,《无题》,  


使用焦油和一些日常用品,钳子、胸针等等做的印记,在我看来,也是对杜尚现成品艺术的延续。

1957年克莱因(kleni)做了单色系列Monocromo,曼佐尼去看了,回来针对于克莱因做了无色(Achrome),,说到克莱因、说实话我也很不喜欢克莱因,作品很牵强,说什么去了俩年日本学习了柔道从而接触到禅宗思想,我觉得纯属扯淡,拜于父母和丰塔纳关系不错,买他一张画,而后越来越商业,成名但是他的成就是开创了行为艺术。

言归正传,曼佐尼《无色》系列,做了几年(57-63)我基本分为俩个系列,前部分用布等材料浸入高岭土液体中,而后开始用稻草、假兔子皮、棉花、面包等,是一种对色彩浓缩的诠释。他把色彩从绘画中消失。

1958年皮耶罗曼佐尼开始与两位年轻的艺术家恩里科卡斯泰拉尼和彼得哈雷合作。同年他做了一些作品《七月》、《Alfabeto》、《Tavole d’accertamento 》,他画了俩个地图,冰岛和爱尔兰。意思是“同义反复”这对于我很难理解,应该像一种意大利人的游戏一样。

1959年,他们编辑了第一期“方位”,一个前卫杂志,并成立了方位角画廊

1960年,很重要一件作品《鸡蛋》,这是一种吞噬艺术,     

曼佐尼在自己的展览上,煮熟了鸡蛋,印上自己的痕迹给观众,让观众吃下。在我看来,这正如同画家画出自己的作品然后卖给收藏家,收藏家买到后欣赏,接受了画中的信息。曼佐尼很巧妙的用一个鸡蛋完成了整个艺术品的循环过程,从这点看,他的这个想法还是很有意思的。“吞噬艺术”,“可以吃的艺术品”。艺术品可以食用,这也打破了艺术品的界线,以前的艺术品大多在博物馆、在画廊,而曼佐尼也是一种讽刺,《鸡蛋》这个艺术品,对于艺术史来说,它是伟大的,它不同于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它包含了更多的信息,每个的人理解也能不同。这点看来曼佐尼是伟大的。

从60到61年,他最重要的作品,《艺术家之屎》和《艺术家的呼吸》对于当时影响很大。  《艺术家之屎》是一种挑衅,一种讽刺,对艺术市场的挑衅,对当时人们盲目崇拜艺术家的讽刺。“好吧,你说艺术品很值钱,我就把屎卖给你”曼佐尼的90罐带签名的屎罐头卖的跟黄金价格等同,甚至随黄金价格波动。还有比这更有利的挑衅吗?虽然之后他的助手透露里面可能装的是石膏。 

2005年, 编号57的大便罐头,拍卖出十一万欧元。  
2007年, 编号18的大便罐头,在米兰苏富比Sotheby's拍卖会上,排除了十二万四千欧元。足见人们对艺术家的屎的“喜爱”程度。《艺术家之屎》、《艺术家的呼吸》和《空气的身体》也可以这样解读:艺术家通过出售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给观众,将自身也融入到美学当作。想法很好,我也比较喜欢。

1959-1960年曼佐尼还做了《线》       这个作品,他画了长长短短不同的线,把它们装入不同的盒子里,最大的7200米,曼佐尼说这只是他的一个想法,我是这样解读的:曼佐尼画了很多线,把它们密封起来,封号标签签名,写着“永久不能打开”,这样一件曼佐尼的艺术品就从观众眼前消失了,观众购买这件艺术品的目的是什么呢?欣赏吗?只是一根永远看不见的线而已。已经失去了欣赏的作用,而观众为什么要买一件永远看不见的艺术品呢?发人深思。

1961年曼佐尼做了俩个基座《魔术生活基座》和《世界基座》。很有意思的俩个作品。

如果说克莱因的贡献是<行为艺术>的话,而曼佐尼的贡献则是<观念艺术>。 《魔术生活基座》在展览时,观众走到基座上,曼佐尼在观众的身上签上名字,表面观众是他的作品。在我看来,这件作品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性:“谁上前,谁就是超级明星”观众变成了大师的艺术品,这个观念艺术对当代美术史影响很大。而《世界基座》是献给伽利略的一个礼物,起初在丹麦海宁的一个公园,后来搬进了纽约高古轩。在伟大的曼佐尼看来,世界、整个地球是他的一个作品,地球上的山、河流、空气、包括所有人都是他作品的一部分。

1963年2月6日,年仅29岁的的曼佐尼因心脏病死于米兰。再见,这位伟大的前卫艺术大师。

    




                                        2013年3月11日 孙岩于翡冷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