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知笔法先知笔】(四)隋与争锋之兰亭收笔

 文山书院 2018-08-26


启明按:一支毛笔,如何做出好的锋颖?兰亭的收笔有哪些极端情况?



上一篇聊到兰亭的锋颖,从现代工艺来看如何做出好的锋颖呢?


一从选颖入手,上尖的毛都应用有好的锋颖,又细又直,所谓“千万毛中选一毫”比较夸张,但是对笔毫严格把关,不合格的毛料不故意往里放是有必要的。


在王学雷先生的《古笔考》中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唯兔谓之毫”,也就是说宋元以前的古人只把兔毫称为“毫”,而羊毛,鹿毛等都只能称为“毛”。如果按照这种说法,千万毛中也不可能选出一根毫。


“唯兔谓之毫”体现了古人对兔毫的重视和偏爱,在古人看来只有兔毫才有那种锐度,狼毫和羊毫都是软得不值一提的。从我个人接触笔的体会来看,羊毫也有颖很锐的,反倒是狼毫虽然软硬最为适中但是锋颖的锐度甚至不如好的羊毫。


二是在修笔环节,修笔主要是为了去掉不好的毛料,因为在下料的时候不可能做到完全的精确,那么在制笔的最后一道工序修笔环节就仔细检查,把不好的毛料挑出去,不断得在手掌上转动笔尖检查笔尖的顺溜程度,一边检查一边挑,直到确认笔尖的聚锋和灵活度达到要求。


虽然我们不能断言在兰亭出现以前的制笔技术一定做不出像兰亭笔一样好的锋颖,但是从传世的摹本等作品来看,笔尖的灵、锐、活确实都达不到兰亭笔的水平。后面还会谈到初唐甚至以后的如写《文赋》的笔锋颖也是远不如兰亭笔。


笔尖是最薄最活的,是最容易使转的,而按到笔肚后笔转弯的难度就大大增加,要是按到笔根可能笔已经很难回弹了。


我一直认为学习唐楷要尽量接近原大去临摹就是基于这个。例如欧的九成宫,柳的玄秘塔原帖字都不大,作者用笔尖写出,笔尖活而容易使转,因此他们写收笔和转折的时候都不需要刻意的提按,而是转转笔略带点手的上下运动就可以了。而我们要求初学者放大写,一按就按到接近笔肚的位置,要收笔或者转弯的时候不完全提起来再下去打死也转不过。这种练习作为一种加大难度的训练虽说尚可,但是要知道这种书写方式是大大偏离了原作者的书写状态,千万不要以为原作者也是这样写,也是非要提按得死去活来才能写得出来。


由于兰亭的字径比较小,例如第一行“年”字的长度不到2cm,其他字以此类推。字越小,线条越细就越是用笔浅,浅则活。要想写得浅首先要笔的锋做得够好,如果没有好的锋按下去就是一大片那还怎么能写得浅呢?


兰亭单字——启明注


米芾蜀素帖局部——启明注


兰亭和蜀素都是用笔浅线条写得极活的尤物,这种尤物整个中国书法史的行书中并不多见。学习此类作品如果不找一支锋颖极好的笔按原大写写,老是放大数倍按到笔肚生拉硬扯怎么都无法体会到笔尖那几根笔毫与人之间细腻入微妙不可言的互动关系,一藏一露一折一转几乎都不需力气而在一念之间。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成为如此牛的艺术,离不开独特的工具毛笔,而毛笔之所以能写出丰富多变的线条,在于笔的弹性。而笔弹性的黄金区域就在笔尖,所谓用笔就是用锋。一支笔好不好,贵不贵,首先在于锋,锋磨掉了打一折恐怕也没人要。


而现在所谓的二王书风,经常是笔按到一个粗度就一直刷下去,刷到底,然后写到自己都想吐了,觉得太没有变化,就加入一些墨色变化,还是改变不了只会在笔的一个弹性条件下行笔的本质。如果你喜欢把笔按到一个深度就一直刷下去那为什么要买毛笔呢,买把刷子不是更好?这样写出来的字还能叫毛笔书法吗?难道不是硬笔书法的放大版吗?


宁可大笔写小字不要小笔写大字,大笔写小字用的是笔尖,而小笔写大字用的是笔肚。当代书法动辄按到笔肚按到笔根,自以为是一种创新,实则是走进了古人心照不宣的一条死胡同,其结果是点画间气韵全无,支离破碎,上气不接下气。


前面说兰亭的起笔有一种形态是“探按转”三步完成,所谓的“探”是笔尖的第一根笔毫先着纸,我并不是说写的时候要像迎接香港回归一样小心翼翼地等待笔尖的第一根笔毫与纸接触的那一瞬间,那就没法写字了。在书写熟练的情况下,人与笔是一种默契的,眼睛不看也基本知道笔写下去大概会是什么效果。


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一个一个动作开始的,开始是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写,然后到一笔一笔写,对每一笔有信心了,就一个偏旁部首当一笔写,信心再强一点就一个字当一笔写,再熟练一点就一行当一笔写,越来越心无挂碍,笔底生风。


在没有信心的时候往往喜欢死死盯着笔尖,生怕用笔不到位线条不成形,慢慢地写得熟练了就能通过手感知笔尖在纸上的力度方位的变化便能知道笔有没有到位,线条大概是写成了什么样子,这时候眼睛进入一种似看非看的状态。


前几天跟一个中国美院的研究生朋友聊我的观点,在他看来笔的制作在汉代应该已经发展成熟了,书家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笔去写就行了,因此也觉得笔对笔法的影响是极其小的。我觉得他的这个观点正是反映了目前对笔的发展历史是多么的漠视,看过本文前面的内容的应该知道,笔从汉代到晋唐经历了缠纸之变,说明古人这个时候还在想办法克服汉代笔的大毛病,何谈汉代毛笔制作已经成熟呢?


我的思路当然是考虑在论证笔和笔法这两个动态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基本观点是笔变直接导致笔法变。


目前流行的观点是笔法就是大师们根据自己的审美凭空发明的,体现的是大师们的用笔技巧,大致可以称为技巧决定论。而我的观点是这些笔法都是为了弥补笔的缺陷而产生的,是笔逼着大师们这样写的,大致可以称为工具决定论。


这两种论大家可以都参考参考,兼听则明而已。


前面聊到兰亭起笔的探转按,这种方式主要是用来克服硬毫下按时因行程过短速度太快而导致崩毫的情况。如图:


但是不可能每一笔都明确的交待探转按得过程,如果每一笔都要这样复杂地去起笔,那字就没法写了。对于其他的起笔方式,例如侧入渐按,切笔都是有的,就不一一展开了。


只要能保证在硬毫下按的过程中,也就是笔弹性逐步加大的过程中笔毫不出现异动,都是可以的。在实际操作中,作者通过手感应笔杆传递上来的抗力可以感觉到笔毫的排列是不是在一种有序的状态,人与笔之间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如果说探转按分部式入笔是兰亭起笔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特殊情况。下面我们来聊聊兰亭收笔的几种极端情况。


起笔下按是一个笔的弹性加大的过程,而收笔要解决的是让笔的弹性合理释放的问题,当然最稳妥的方式是加长行程逐步释放,而有些点画没法刻意去加长,那么就要在一瞬间将弹性释放掉同时还不破坏线条的规矩的外形。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奶嘴尖式收。



这种尖不同于一般的牵丝连带,牵丝连带可以看做是行笔的一部分,而这种奶嘴尖是线条已经写完,为了在极短的行程范围内释放掉笔的弹性而产生的。完全是多余的。


如果有足够长的行程,大多数情况书者会选择边行笔边释放,这样就不会出现一个多余的尖。而这种情况是已经不需要再行笔了,只能突然释放,这样就带来一个多余的尖,我估计把这种尖命名为释弹尖,是为了释放笔的弹性而产生的尖。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兰亭里,米芾帖子里也有。


出自米芾《竹前槐后帖》


另一种释放笔毫弹性的极端情况就是就地拔起,不出锋。


这一竖先侧锋入笔,很快转中锋行笔,行至末端突然连根拔起,收笔处没有留下笔锋的痕迹,末端留下的是笔肚下按留下的不规则的轮廓,与其说这是一种收笔,不如说根本就没有收笔。


下面再聊聊行笔,既然兔毫过硬,入笔时按下去快了容易崩刺,收笔时又要考虑如何释放掉过大的弹性,而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加长入笔和收笔的行程,慢慢按下去然后再慢慢提起来,这样不就顺应了硬毫的弹性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