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内心尚有激情与信念,就去旧金山,做一个现代嬉皮士

 ymjz2004 2018-08-28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对于每位旅人来说,追寻的都是“在路上”的自由,那种想走就走的随性。这种自由和随性,追溯其源头,青年们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2012年根据《在路上》改编的电影剧照


在旧金山,不要光把目光停留在金门大桥、渔人码头和九曲花街等常规景点上,试着去探寻“垮掉的一代”留下的痕迹。这是一条专供内心尚有激情与信念之人的朝圣路线。



北滩

“垮掉的一代”大本营


在路上,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凯鲁亚克《在路上》


北滩这个位于渔人码头及唐人街之间的街区,因为早期是意大利渔民聚集之地,故而有“小意大利”之称,至今还可找到不少意大利餐厅,以及售卖意大利火腿、乳酪、巧克力等的商店。



真正使这一带声名鹊起的原因,是因为在1950年代,这里是 “垮掉的一代”活动的重要区域。这个二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以浪迹天涯为乐,寻求绝对自由。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在路上》的作者杰克·凯鲁亚克。而凯鲁亚克当年就是住在这里,写下部分作品,区内的小巷Jack Kerouac Alley 也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小巷旁边的城市之光书店,更是全球文青的圣地。书店的创始人是凯鲁亚克的好友,当年“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领袖,如凯鲁亚克和金斯堡等人就经常出没于此。他们的作品最初也是在书店的帮助下,才得以推广流传。


▼1950年代的城市之光书店


书店的精华部分在二楼,“诗人的房间”陈列着按照字母排序的诗集以及“垮掉的一代”的相关作品,靠窗摆放着桌椅,鼓励人们坐下来读书。还有一张名为“诗人之椅”的老摇椅,不妨坐下来,或许也会有诗意的灵感,与你不期而遇。



北滩主要的景点还有华盛顿广场,旁边屹立着雄伟的圣伯多禄圣保禄教堂。广场上可看到电报山上笔直耸立的Coit Tower,这也是北滩最显著的地标,有兴趣的话不妨沿着Filbert Steps阶梯拾级而上,慢慢游玩。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拜会不羁的灵魂


真正不羁的灵魂不会真的去计较什么,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国王般的骄傲。


——凯鲁亚克《在路上》


1950至60年代的美国,新生事物蓬勃兴起,各种思潮涌动冲突。当“垮掉的一代”影响了大批年轻人的精神世界时,现代艺术也因为“抽象表现主义”和“波普艺术”等流派的兴起,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去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你能一窥当时艺术界的风起云涌。



作为美国最大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的3万多件藏品中,涵盖了摄影、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媒体艺术等领域,包括了弗里达·卡萝 (Frida Kahlo)、埃斯沃兹·凯利 (Ellsworth Kelly)、罗伯特·劳森伯格 (Robert Rauschenberg)、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等大师的作品。



现当代艺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都是晦涩难懂的存在。但若不强求理解,而是以轻松的心态寻求共鸣,或许能稍微碰触到一点,这些作品背后的不羁灵魂。



看完展览之后,不妨去逛逛博物馆的附属商店,这里的售卖创意物品充满设计感,且别处罕有。




马赛克艺术阶梯

给任何人走的五彩道路


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路。那是一条在任何地方、给任何人走的任何道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


——凯鲁亚克《在路上》


对于《在路上》里的这个问题,很多人的回答可能都会是“五彩的路”。而在旧金山,还真有这么一条彩色之路。



位于Moraga街与16大道交会处,有一条以色彩缤纷的马赛克镶嵌成鲜艳模样的艺术阶梯。这是为了向巴西著名的Escadaria Selarón楼梯街致敬,由陶瓷艺术家Aileen Barr及马赛克艺术家Colette Crutcher共同合作,与超过300名小区志愿者花费两年半时间完成的。



整个阶梯使用超过2,000个手工制作的瓷砖与75,000块瓷砖碎片、镜片与彩色玻璃,共同组成了优美的图案,主视觉为斑斓的海洋流水,丰富的花卉、植物与动物,向上流入天空,还包含了星星与巨大的太阳。踏上阶梯,就如行于星辰大海之上。




嬉皮区

追寻黄金六零年代


在我心目中,真正的人都是疯疯癫癫的,他们热爱生活、爱聊天,不露锋芒,希望拥有一切,他们从不疲倦,从不讲些平凡的东西,而是像奇妙的黄色罗马烟火筒那样不停地喷发火球、火花,在星空像蜘蛛那样拖下八条腿,中心点蓝光砰的一声爆裂,人们都发出‘啊!’的惊叹声。


——凯鲁亚克《在路上》


“垮掉的一代”的出现直接激发了1960年代嬉皮文化的流行。那些读过《在路上》的年轻人们,向往书中描绘的生活,于是纷纷投入心中或身体的流浪,成为所谓的“嬉皮士”。



要了解嬉皮文化,你不能不去旧金山的嬉皮区看看。旧金山Haight Street与Ashbury Street街口及周边几条街的这片区域,在1960年代是嬉皮运动中心,如今也依然嬉皮士云集,故而被称作嬉皮区。



现在这里依然可以感受到嬉皮文化的深刻影响,你可以看到人们身穿色彩缤纷的染布衣服,长发披肩、不修边幅。区内以维多利亚式老建筑为主,街上有看不完的涂鸦,二手书店与服饰店里售卖各式旧物,就连街上传来的音乐也充满了嬉皮色彩。



每年6月,这里还会举办嬉皮区街头嘉年华会(Haight Ashbury Street Fair),另类前卫的嬉皮族在此聚集庆祝,还有各种精彩的街头艺人演出和音乐表演。更有意思的是,你不仅可以看到狂欢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不少的老嬉皮士,看着他们穿着鲜艳的服装,高呼“LOVE & PEACE”,就知道他们的内心依然年轻,依然满怀激情。



听从内心的召唤,出发吧~

正如凯鲁亚克所说的,

只要在路上,

我们就永远年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