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游天地】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慈悲诚意 2018-08-30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我们这支各怀目的、自发组织的旅游队伍,带到遵义后,不好带了,我这边只剩两个人。尤其是路上打尖,点菜时作决策就很是为难。我按着自己吃贵州菜的经历,一口气点了几个熟悉的菜,贵州人常吃外省人也喜欢的菜,但错就错在,这些菜搭配不到一起。

从遵义会议会址出来,想简单填填肚子就去赶车。街上糊辣壳面、羊肉粉、肥肠面、豆花面、丝娃娃之类名吃随处可见。但都是临街大开的铺子,没空调,不敢进去。已走了一上午,又累又热,只想好好歇歇。终于找到家酸汤豆米火锅店有空调,再不多想。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酸汤豆米火锅,豆米即新鲜嫩豌豆,烂得近乎成泥,口感糯软,和酸汤配在一起十分鲜

贵州是广西邻居,贵州菜我还算有所了解,坐下来就一口气点了几道算是比较有名的菜。这里说的名菜,是指有名,贵州各地普遍食用,传出省外也很受欢迎,使用广泛、富有特色的贵州地方菜,而不是北方“硬菜”的富贵意思。我点的这几个名菜是,酸汤豆米火锅、脆哨、酥肉、手剥笋、凉拌酸菜,还有拿来烫火锅的青菜、肥肠各一份。多在外面吃过两顿饭的人,见我点的这桌菜,都会破口大骂,简直是糟蹋——吃的是火锅,只有两道菜能下锅烫!菜陆续上来时,我也发现了。这些菜都是我爱吃的,这回来到贵州,怎能不在发源地吃个尽兴呢?

贵州酸汤做成的酸汤火锅,可能是黔菜出了贵州后最易被接受和欢迎的,哪个地方开黔菜馆,没有酸汤菜恐怕撑不起场面。贵州各地皆嗜吃酸菜,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的民谣。酸汤火锅菜系即由酸菜衍化而来,也可以说是贵州酸菜的一种形式。要说酸汤火锅,便不能不先说到贵州酸菜。贵州酸菜开胃佳品,百搭食材。不论是煮汤还是拿来炒都超级好吃。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贵州卖酸汤菜的馆子,酸汤是大坛大坛长期备着的

昨天我在头条发了篇小文,谈到在怀仁市一带吃了几天清水煮酸菜,吃得很尽兴,武断地认为贵州酸菜是“贵州酸菜多是用盐生腌”。今天一位网友质疑,“你是不是弄错了,贵州酸菜根本就没放盐腌”。我印象中贵州的酸菜是盐干腌的,十几年前我就在贵州当面看主人从坛子里掏酸菜,确是盐腌的,还略加了糖和辣椒面,味道很怪。而且,贵州朋友还送过小瓷坛装的酸菜,坛子上就写着,“贵州名产,侗家盐酸”。把酸菜直接称为盐酸,不是可以说明其加工手段吗?

但后来一想,我也不是多大个干部,不能当众说太多谎,于是打电话问了下仁怀的朋友。他告诉我,遵义一带做酸菜,确实是不放盐的。做法也很简单,容器洗干净晾干,青菜去黄叶,视大小一破四,或对破开,不用洗,晾至半蔫,烧滚水焯几十秒钟,即捞出晾凉。另烧滚一锅开水后改小火煮,加面粉一勺搅匀,不停搅至呈米汤状,倒出来加冷开水冲凉后,加入老酸汤水搅匀,放入青菜,置无油处自然发酵,三四天即腌好。取出酸菜后,把余下酸汤用容器装好密封,放冰箱冷藏,长期不坏,可继续留作下次的老酸汤用。关键点一是焯青菜要快,绝不能煮熟,否则腌出的酸菜就不脆。而且整个过程不能沾油,否则就坏了。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把锅里的豆米捞出来拌饭吃,味道鲜美,红色的东西是番茄,不是辣椒

酸汤原本出自少数民族村寨,分白酸汤和红酸汤两种。出了贵州,所见多为红酸汤,可能视觉效果及风味更好。而白酸汤就是上面所说腌出来的酸汤、酸菜,其实做法很多。还可以用煮糯米饭时的热米汤,倒入酸坛里和淘米水充分混合,两天左右就会全酸了。用这酸水来腌制、烹调食物都可以,清爽开胃。这无非是创造环境,让青菜发酸发酸而已。这和东北渍白菜的斟酌原理是一样的,渍白菜也不用盐,但腌出来酸得人掉大牙。

红酸汤是用小粒野生西红柿腌制。这种山间才有的野生西红柿,果肉多、紧,酸味足够。洗净晾干直接放进坛子,快满时在上面加少许盐和酒糟,盖盖子密封。十天半月后就可以开盖,启坛时会有一股馥郁的果香和酒香扑鼻而出,西红柿果烂软,沉淀到坛底,上面是沁出来的大半坛子酸果汁,就是红酸汤。看起来红通通的像红卫兵,疑似极辣,其实不辣,那是西红柿的颜色,与辣椒不相干。

大概申奥成功那年,酸汤火锅传到南宁,好像在邕江宾馆附近一个三岔路口的二层小楼。有人请我吃稀奇,吃到一半,不断有人打电话发短信说成功了。一问知道,萨马兰奇宣布2008奥运由北京主办。我非常生气,你们糟蹋钱买面子关我逑事,喝口酸汤都不安生。

酸汤火锅可以和很多食材做搭配,酸汤鱼、酸汤牛肉、酸汤猪脚都是美味酸汤菜。酸汤鱼、牛肉和丸子在茅台、仁怀吃过了,于是点了个豆米酸汤,就是嫩豌豆,在酸汤里炖得很烂,用汤匙就能压成泥,很美味。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苗家酥肉,叫法不同,全国很多地方有,宜干吃,口感香脆

但队伍不强大,点菜余地小,终于总的点错了。一个苗家酥肉,面粉裹五花肉炸的,可直接吃,其实全国很多地方有。这东西一沾油水,酥脆感便荡然无存。虽然也见有些地方拿酥肉做菜,但凡再下锅的,我绝不碰一口,除非直接上,或和别的熟菜、卤菜做成拼盘。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脆哨,贵州名小吃,配面条、米粉最常见。想在贵州吃点正宗的,但比网购的还差

一个脆哨,这是贵州叫法,讲白了就是猪油渣,原本是炼猪油得的副产品,贵州人却为了吃这口油渣而炼,猪油反成了副产品。可以作为面条和米粉的配菜,脆哨面、脆哨粉是贵阳名吃,我经常从网上购买脆哨当零食,但网上买食物终究不踏实,非要点一份。但此物不宜下火锅,一煮那酥脆的口感就荡然无存。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凉拌酸菜,吃酸汤火锅点酸菜,多此一举

还有一个凉拌酸菜,也不用下锅,真是点多余了,本来酸汤火锅里,就下有酸菜。手剥笋是一种细长的山笋,直接加料煮熟或蒸熟,上菜时还带着笋衣,动手剥来吃,其味清新爽口,吃肉喝酒多时最宜。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手剥笋,清新自然,爽口去腻,酒肉多时吃最好

最后,只有一个青菜和一份肥肠可以下锅。小青菜绝妙,在遵义吃了几天,几乎都是嫩得没渣,不像在广西吃,常常遇上嚼了一口渣不得不找地方吐的。肥肠也不甚好,云贵川渝吃肚肠等下水,往往先过水,不似老广生烫,也就没那种生脆的口感了,没甚吃头。头晚朋友饯行时,主菜酸汤丸子,但配了不少新鲜粉肠,吃起来口感好多了。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说青菜没有渣,算是表扬了吧

喝两口酸汤,吃点豆米,赶路去吧。

在遵义点了几道贵州名菜,上菜才发现点错了

肥肠烫火锅本来最抢手,这样先过了水的确实口感不好,我们几乎没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