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科学》笔记

 感通天下 2018-08-31
·流派代表作、人物及思想:
正宗派---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详述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症侯、辩证、治疗、预后等,並以医案加以论证;且善用外科手术和腐蚀药。汪机的“外科理例”提出了“治外必本诸内”的学术思想;陈司成最早论梅毒与遗传特性。
全生派--清代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创立了以辩阴阳为主的辩证施治原则,主张“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的学术观点,公布了阳和汤和醒消丸,对阴证外科疾病治疗有发明和创造。
心得派—清代高锦庭,《疡科心得集》,揭示了外科病因的一般规律,立论以鉴别诊断为主,並将温病学说融汇于辩证施治之中,尤其是治疔毒走黄之症,仿温病热入心包例治,而用牛黄、紫雪、至宝及犀角地汤等,效显。
·中医外科发展各个阶段有哪些主要著作?
萌芽阶段:原始人的清创、止血、外用药和外科手术。
独立分科阶段:商代甲骨文记,《周礼。天官篇》记载。
基础理论发展阶段:春秋时《五十二病方》、《内经》。
外治法和外科手术发展阶段:《后汉书。华佗传》,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晋代《刘涓子鬼遗方》,隋代巢元芳等编写《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
中医外科学术大发展阶段:明代有薛巳的《外科枢要》、《外科发挥》及《疠疡机要》;汪机的《外科理例》,王肯堂的《证治准绳。疡医》、陈司成所著的《徵疮秘录》、陈实功的“外科正宗”,清代有祁广的《外科大成》、陈士铎的《外科秘录》、顾世澄的《疡医大全》,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高锦庭的《疡科心得集》。
中医外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张山雷的《疡科纲要》,《中医外科学简编》、1964年《中医外科学讲义》。
·中医外科的致病因素有哪些?主要的发病机理是什么?
致病因素外感六淫邪毒、感受特殊邪毒、外耒伤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房室损伤等六个方面。
发病机理是因经络阻塞,气血淤滞,血肉腐败及脏腑功能失调。
·外科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分为三阶段:初期、成脓、溃后。
·外科疾病内治原则是:消法、托法、补法三个总的治疗原则。即初起消散毒邪、解除经络阻塞;成脓期托毒透脓外出,以免毒邪内陷;溃后补益调治,扶助正气,助其新生。消法包括:解表、通里、清热、温通、祛痰理湿、行气、和营;托法包括:补托和透托两类;补法包括:调补气血明阳及调补脾胃二个方面。
·外科疾病外治法包括:膏药、油膏、箍围药、掺药、手术疗法。还有药线引、垫棉、药筒拔法、灸法、熏法、熨法、溻溃法。
·疮疡的致病因素有什么特点?疮疡有几个阶段?
答:1、热毒、火毒,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损等有关;2、内伤,虚致病,多属慢性、迁延性。3、饮食不节,內伤脾胃导致火毒内生。疮疡分为初期、中期(成脓期)、后期(溃后)三个阶段。
·论述疔疮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中的注意点。
特点病程10-14天左右,初期,颜面起粟粒样疮头,或痒或麻;渐红肿热痛,肿块1-2寸余,顶突根深坚硬,重者伴恶寒发热。中期,约5-7天,肿势渐增,周浸润明显,痛剧脓头现;可有热渴、便秘尿赤,苔黄腻脉实数。后期,约7-10天,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脓外出,随即肿消痛止而愈,且全身症状减消。
治疗注意:忌内服发散药;忌灸法、早期切开、针挑及挤脓;防跌扑碰患部,以防毒邪走散,发为走黄;忌房事和忿怒及食辛辣、魚腥;如有全身症状宜卧息。对于沿爪疔,应注意伤破皮肉之洁净,且忌提重物;足疔,应忌走动;红絲疔,重在治原发病灶;烂疔,宜早清创;疫疔,宜隔离。
·痈的含 义特征是什么?  
含义:由六淫侵袭,或内郁湿热毒邪外泛,致使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的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
特征是:局部红肿热痛(少数初起白肿),范围多在2-3寸左右,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一般不伤筋骨,也不易造成毒邪内陷症。
·颈痈的治则、主方?
风热挟痰型治宜散风清热、化痰消肿,方用牛蒡解肌汤加减;
肝胃火毒挟痰上攻型治宜清热解毒丶化痰消肿,方用普济消毒饮办儿减。
·腋痈的治则、主方?
肝脾气结,热毒瘀滞型治宜清肤解郁,解毒消肿,方用柴胡清肝汤加减。
·脐痈的治则、主方?
火毒蕴结型治宜清火解毒、祛湿,方用黄连解毒汤合四苓散加减。
气虚湿恋型治宜健脾益气、燥湿,方用四君子汤合平胃散加减。
·委中痈与胯腹痈
湿热蕴阻型治宜清热利湿、和营消肿,方用五神汤合萆藓渗嘿汤加减。
·什么是“发”?
痈之大者名发;急性发作,变化快,范围大于痈的外疡称之为发。
·“发”类痈的治则、主方?
锁喉痈之风温挟痰,毒热结聚型治宜散风清热、化痰解毒,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
锁喉痈之热毒伤阴型治宜益胃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益胃汤加减。
腓惴发之湿热蕴阻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和营,方用五神汤合萆藓渗嘿汤加减。
手发背之热毒蕴结型治宜清火解毒,和营消肿,方用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足发背之湿热毒结型治宜清热解毒,和营利湿,方用五神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
·丹毒如何进行辩证施治?
答:重清热解毒、凉血。清热凉血,用生地、玄参、生石膏、花粉、丹皮、赤芍、紫草、白茅根之类,清热解毒,用板蓝根、银花、连翘、紫地丁、黄芩、黄柏等。上部用药重疏风,中部用药重疏肝泄热,下部用药重利湿通络。至于热毒炽盛、毒入营血,则应重凉血解毒;并注意邪热伤阴。慢性复发性丹毒应注意利湿通络;并服小金片、大黄廣虫丸等,以清血分伏热及湿毒,活血通络,以防复发。
·丹毒的治则、主方?

·无头疽具有那些临床特点?
好发于2-10岁男小儿。多发于长骨的干骺端,以胫骨为最,股、肱、桡骨次之。起病骤,先不适、寒战,后体温急升达39-40℃。初起:患肢彻骨痛,继而肤微红热,肿而骨胀。成脓期:3-4周后,身热不退,色红胖肿骨胀明显。当骨膜下脓肿破入软组织后,痛减。溃后:脓出初稠后薄、淋漓不尽,不易收口,而成窦道。常可有死骨故不易愈,疮口凹陷,必待死骨出方愈。
·各期流注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肿疡期:始于肢近端或躯干部有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漫肿色白微热,2-3天后,肿胀热痛甚,可触肿块。且寒战高热节疼头痛胀,食欲不振。发于夏秋兼感暑湿则苔白腻微黄脉滑数;
脓疡期:肿块增大,痛剧,约二周肿块中央微红而软,有波动感,见高热不退,时汗出,胸腹见白瘩,苔黄腻脉洪数。溃疡期:溃后出黄稠或白粘脓水,肿渐消热减退,经二周脓尽疮愈。但常见此愈他处又起。
·走黄如何进行辩证施治?
气营两燔型治则:解毒泻火、清泄气营,方用:黄连解毒汤合白虎汤加减,方药,黄连黄柏栀子黄苓生石膏知母花粉银花连翘生地。
热入营血型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清营,方用:犀角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药:犀角丹皮赤芍生地炭玄参炭银花紫地丁公英生石膏。
热盛亡阴型治则:养阴生脉,凉血解毒,方用:犀角地黄汤、生脉散、五味消毒饮合方加减。
热厥亡阳型治则:回阳救逆,方用:参附汤。
·内陷-如何进行辩证施治?
火陷型治则:凉血清热解毒,养阴清心开窍,方用:清营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方药:犀角玄参生地麦冬花粉黄连栀子黄苓银花连翘竹叶。
干陷型治则:补养气血,托毒透邪,清心安神,方用:托里消毒散加减,方药:人参生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皂刺桔梗银花连翘白芷。
虚陷型治则:1、脾肾阳衰型,治宜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方药: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2、阴伤胃败型,治宜养胃生津,方用益胃汤加减。
·乳腺增生病与乳癖如何进行鉴别诊断?
答:乳腺增生:多为两侧乳房生多个大小不等的条状或颗粒状肿物,肿物边界不清,质硬不坚,表面光滑,皮核不相亲,有疼痛感,与月经关系密切,一般在经前期加剧,行经后减轻。乳癖:多生于青年妇女,肿块为卵圆形,边界清楚,光滑、活动,常生于单侧乳房,一般无胀痛感觉。
·简述气瘿的诊断要点和治则是什么?
答:多见于山区、高原地带,女性多发,甲状腺肿大;弥漫牲肿大仍显正常甲状腺形状;结节性肿大常一侧较显著,且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并可压迫气、食、血管、神经而现呼吸困难,吞咽障碍,颈前或上胸部静脉曲张声嘶甚而出现霍纳氏综合征;基础代谢率正常;胸骨后甲状腺肿有时不易与纵隔肿瘤相鉴別,x线透视下观察肿块是否随吞咽上下移动,以及肿块有无博动,很有助于诊断。气瘿治宜疏肝理气,解郁消肿,方用四海舒郁丸加减。
·痔的分类是什么?其临床特点分别是什么?
分类:内痔、外痔、混合痔三大类。
临床特点:
内痔--肛门齿线以上,便血与脱出;初期核小,不出肛外,便时带鲜血或滴血,粘膜呈颗粒状突出,色鲜红质柔。二期核较大,便时出肛外,便毕能回纳,色深红或粘膜增厚变灰白,质尚柔,表面常见出血点,间时大便滴血或射血一线如箭。三期核更大,状如鸽蛋或蕃茄,大便时脱出肛外,甚至在咳嗽、行走、久站时亦脱,不能回纳,粘膜增厚质硬色黯红或大部变灰白,表糜烂,一般不出血,重者腐烂坏死。
外痔--肛门齿线以下,异物感或肿痛,分三种:赘皮痔、血栓痔、静脉曲张性外痔。赘皮痔于肛门边缘赘生皮瓣,渐增质较硬,一般无痛不出血;血栓痔系肛门小静脉破裂,血液渗漏血管外,结于皮下而成,初起微痛,迅高突,形如葡萄色青紫,按之坚硬光滑,痛渐剧。静脉曲张性外痔,发于肛门左中、右前、右后部位的肛管或肛缘皮下,便时、蹲下或努挣时肿块增大且现青紫色,卧时肿块渐消,一般不痛。
混合痔又称内外痔,生于肛门齿线上下,且内、外痔在同一方位上共连融为一体。
·锁肛痔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直肠癌后期,亦分为初晚期;肿块坚硬如岩石,溃烂如穴,便血与脂水或脓腋相混,血色暗红,臭秽异常,晚期肛窄便难粪细扁,里急后重,日久消瘦气血亏虚。
·试述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及其内治。
急性发病时有高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尿后带血,可有下腰痛,直肠指检可发现前列腺肿胀、饱满,且有明显压痛。尿內有白细胞或红细胞,前列腺液内则充滿脓细胞。慢性病人常有神经衰弱症;前列腺增大、硬结和压痛,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增多或有成堆的白细胞;严重者精液化验可见大量脓细胞和死精虫,甚而无精。
湿热下注型,治宜清利膀胱、导泄湿热,方八正散加减。
气血瘀滞型,治宜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方用前列腺汤加减。
阴虚火动型,治宜滋养肾阴、清泄相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合萆藓分清饮加减。
肾阳虚弱型,治宜温肾固精,方用金锁固精丸合右归丸加减。
·急性尿潴留如何处理?
答:1、下腹部、会阴部热敷;2、食盐一斤炒热,布包,乘热熨小腹部,冷后炒热再熨,亦可用细沙代食盐;3、皂角粉少许,吹鼻取嚏;4、针灸:针刺中极、膀胱、归来、三阴交、阴陵泉;灸气海、关元、水道等穴。5、导尿:在无菌操作下,放入导尿管引流尿液,同时服用雌激素;如安置导尿管过久,应给抗尿路感染等药。6、耻骨上膀胱穿刺:无法放入导尿管肘用此法。7、膀胱造瘘术,当上述方法均不能解決尿潴留时采用。
·皮肤外用药有哪些使用原则?
一、选型:1、对仅有红斑、丘疹、水疱而无渗液,可用溶剂、粉剂,有时可用溶液湿敷。如大渗液或剧烈红肿,则溶液湿敷为宣。皮炎亚急性期,渗液与糜烂很少,红肿减轻,有鳞屑和结痂,则用油剂为宜。慢性期且浸润肥厚,角化过度时,用软膏为主。
二、注意事项:有感染时宜先用清热解毒制剂,控制感染后,再用对原耒皮损选用药物。2、先用温和药,尤其对幼、妇及面、阴部慎用刺激性強的药物;3、先用低浓度后遂步提高;4、注意过敏反应並及时处理;5、软膏第二次涂时,宜揩去第一次的再涂;但忌用汽油肥皂洗。
·癣病的预防应注意什么?
注意接触传染,对传染物进行消毒、灭菌;对一些可能影响机体抵抗力的药物,如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应尽量避免滥用;对原发的消耗性疾病应及时治疗。
·急性湿疹与接触性皮炎的鉴别诊断
急性湿疹皮损多形性、渗出明显,皮损部位不定,常对称发作。
接触性皮炎常有明显的接触史,病变局限于接触部位,皮疹多单一形态,易起大疱,境界清病精短,去除病因后多易治愈。
·烧伤的面积如何计算?(烧伤占全身表面积的百分比数
中国九分法:将体表分为11个9等分,成人头颈部9%,双上肢为2个9%、即l8%。躯干前后(各占13%)会阴部(占1%)为3个9%,即27%,双下肢包括臀部为5×9%十1%=46%。
手掌法:是按人一掌面积等于体表面积的1%计算烧伤面积。儿童烧伤计算法的公式如下:头颈面积:9+(12-年令)=%;双下肢(包括臀部):46-(12-年令)=%。
·烧伤深度如何计算?
一度指伤及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状层等,生发层健在,外观似红斑、轻度红肿,无水泡,干燥无感染,病人有烧灼感,拔毛痛,温度微增;
浅二度伤及生发层,甚至真皮乳头层,水泡较大,去表皮后创面湿润创底艳红、水肿,病人有剧痛,拔毛痛,温度增;
深二度伤及真皮层仍残留有皮肤附件,表皮薄泡小泡,去表皮后创面微温,浅红或白中透红,有时可见红色小点,或细小血管支明显水肿,病人感疼痛但迟钝,拔毛微痛,局部温度略低;
三度已伤及全皮层皮下脂肪肌肉、骨胳,创面苍白或焦黄炭化干燥,皮草样,多数部位可见树枝样粗大静脉网,疼痛感消失,拔毛不痛,局部发凉。
·毒蛇咬伤局部的处理和辩正治疗:
早期结扎、扩创、排毒、烧灼、针刺、火罐排毒、封闭疗法、局部用药等。辩证施治宜分型施治:一、风毒型治宜活血通络、驱风解毒,方用活血驱风解毒汤。二、火毒型治宜泻火解毒、凉血活血,方用龙胆泻肝汤。三、风火毒型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熄风。四、蛇毒内陷型治宜清营凉血解毒,方用清营汤加减。遇有中毒性休克宜作迅速处理:早期,应补液、给氧、保暖、镇静;严重的配合血管活性药的应用;遇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早期可选用20%甘露醇100毫升或速尿60毫克加入50%葡萄糖20毫升内,静脉推注。遇有心力衰竭的处理:可用氨茶碱0、25克加入25%葡萄糖液20毫升,静脉缓注;严重时可用洋地黄制剂,如西地兰0、4毫克加入50%葡萄糖液20毫升中,静脉缓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