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肝病中医艾灸疗法|肝病|慢性肝病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9-01

慢性肝炎多是由急性乙型肝炎、急性丙型肝炎久治不愈转化而成的。另外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长期应用损害肝脏药物及机体对药物过敏、酗酒以及某种酶的缺乏、代谢紊乱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慢性肝炎主要是由湿热邪毒入侵与正气受损所致。

中医艾灸在调补人体免疫功能方面具有双相性,也是这种双相调节作用维持了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机体免疫功能正常了,阴阳处在平衡状态,各种疾病也随之向愈。因此,艾灸治疗肝病的临床效果也彰显出来。中医艾灸辨证分析,对人体整体功能的调整,同时培补人体元气和调整脾胃功能,可以除湿清热、活血理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诊治时,如果患者的病症没有兼症、急症,则利用常规灸穴配穴组合,多日循环灸。

灸治肝病的常规配穴有 9组 ,每天灸治 1组 穴位,9天后循环往复灸,且每天灸完本日穴位组后再灸神阙或者关元30分钟,以利于培补元气并引火归源。

中脘、足三里;期门、太冲;下脘、气海、天枢;肝俞 、章门;乳根、气冲;膈俞、膻中、巨阙;脾俞、三阴交;胃俞 、不容;肾俞 、照海,九组循环。

注意事项

每次灸穴不宜多

在治疗各种肝病的灸法中,主张多组穴位配合长期循环往复灸,但每天灸治的穴位不宜多,按穴名来定(1个穴名算1个穴),每次灸治穴位不超过 4个 ,这样功效专一;艾火易行,防止灸量过大。

重小火恒灸

治疗慢性肝病贵在坚持,不急躁,欲速则不达。肝病患者多病程长,出现虚实夹杂症状,呈本虚标实的身体状态,因此常伴有经络不通、气血不行的病理改变。在治疗各种慢性肝病之初先小通、小补,也就是初灸时灸量不宜大,灸疗时间不宜长,否则病体不受,易出现口干、咽痛、头晕、不思饮食等虚不受补症状。

灸治肝病的疗程要足,少则二三个月、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地灸下去。有些肝病,灸后症状消失,但病疾并未根治,仍要坚持灸疗。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症消失后,应再坚持灸半年时间以巩固疗效。

灸且重通

对于各种慢性病,因病久脏腑传化,一般均会导致腑气的呆滞。灸治过程中必先通腑气,使肠胃的吸收、排泄功能趋于正常,则机体气血生化有源,体内的瘀滞及病理产物易于化解、排出,各种病症均能随之而好转。因此,对于明显大便不通者,先通利大便,灸承山和左大横,以大便通为度。

灸治过程中还应先通调水道,对于肝硬化引起的腹水或者全身浮肿者,应配合灸利水穴。

因此,在病人有腹水、小便不利或水肿兼症的情况下,加灸利水穴组如水分、水道和关元、曲骨、三阴交等,以小便通利和水肿消退后再常规灸治各种主病。

更多中医动态,请下载古方中医药报客户端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