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的《留侯论》中包含了什么智慧?

 Loading69 2018-09-02

《留侯论》包含了什么智慧,要回答这么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留侯论》是什么。

《留侯论》是苏轼为制科考试准备的一篇文章。

什么是制科呢?与制科相对的就是常科,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科举考试。

与常科不同,制科由皇帝临时下诏,亲自试策。已经当官的,平民百姓都可以参加,只要选中,一般都是直接授予官职。

苏轼正是要参加这样一场制科,在备考期间,写下了这篇议论文。

“留侯”指的就是汉代张良。张良,字子房,是刘邦争夺天下的首席智囊,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留侯。刘邦赞他“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

文中提到,世传张良之所以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皆因一位神秘老人的授书。老人为了考验张良,让张良为他捡鞋、穿鞋,最后给了他一本《太公兵法》。

张良的一生固然跌宕起伏,功绩不凡,但苏轼《留侯论》却不是对张良一生功过的评价,是集一点而发起议论的。

苏轼认为,张良之所以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能忍”。文章开篇提到:“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还从多个方面来论述“忍”的重要性。从张良个人来讲,他就经历了一个从不能忍到能忍的过程。

张良家族五世辅佐韩国,韩被秦灭后,张良心中不忿,想要报仇,于是在博浪沙行刺秦始皇未果,反遭险境,皆因年少气盛,不能忍耐。

后在上圯(yí)遇见老人,能够忍受老人的数次发难,“忍耐力”已经有所提升。

其后,张良辅佐刘邦避项羽之锋芒,寻机反击,终成霸业,这时他的忍耐力已经到达很高的境界。

同时苏轼还列举了众多的正例、反例,如荆轲刺秦、郑伯逆楚、勾践困吴等事例,以此说明,“忍小忿而就大谋”才会取得成功,反之则失败。

整篇文章立意新颖,观点独特,历来被人所称道。

怎么样看待这种“忍”呢?

我想这跟个人阅历、性格、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人年少的的时候确实是血气方刚,眼睛里容不了沙子,看到不顺眼、不顺心、不忿的事情会奋起反抗。而经过社会的打磨,人确实会更加圆滑,做事情会三思而行,不会因为一点点不满意就抓耳挠腮、草率从事。

而根据心理学研究,胆汁质的人容易行事鲁莽,因小事而发脾气,这样的人让他像韩信一样忍受胯下之辱,估计比杀了他还难受。

但是,粘液质的人则善于忍让、克制。性格使然,这样的人能像勾践一样卧薪尝胆,为了达到目标,忍耐力超常。

到底要不要忍让,我感觉还是要视情况而定。如果对方触及到你的底线,大可不必卑躬屈膝,胆小怕事。

但是如果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为此而吃一点苦,受一点气也是对自我的磨练。

对此,我就十分佩服销售员,能够忍受陌生人的白眼,大写的服。总之,事来了不怕事,但不会无故惹事,活的独立、潇洒、自尊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