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

 张福涛lu70kpm9 2018-09-04

本文由《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赵磊磊

摘要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影响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借鉴技术接受模型,从技术融入的角度提炼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并以365名中小学校长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调研及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以及领导行为意向均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直接受感知有用性以及领导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使用态度对校长的领导行为意向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效应;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以及领导行为意向均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路径:以提升感知有用性与塑造领导行为意向为培养核心;以改善技术使用态度为培养关键;以提升感知易用性为培养基础。

关键词: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因素;培养路径


引言


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决策者,其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与实践是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关键性影响因素[1]。校长作为领导者,其信息化领导力对于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2]。为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提升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国家教育部于2014年12月颁布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将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作为引领学校信息化发展、加快基础教育信息化步伐的重要路径。发展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目前已成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培养路径研究尚不健全,信息技术如何融入领导力结构尚不清晰。鉴于技术接受模型一般可用于分析与解释信息技术融于结构系统的基本过程,因此,本研究尝试以技术接受模型为视角,解读信息技术融于校长领导力结构系统的基本过程,分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探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路径,以期为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提供价值参考。


—、概念解读


(一)领导力


领导力这一概念源于企业界,随着领导特质相关研究的深化,其已成为近期领导学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3]。教育界关于领导力的研究整体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些研究为本研究讨论领导力的内涵奠定了基础。


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修订的《领导力》第3版内容指出: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任真等人认为,领导力是指鼓舞和引导他人树立并实现共同愿景的能力[4]。李春林认为,领导力是领导者素质、能力及其影响力等各个方面的总和[5]。陈建生认为:所谓领导力,就是领导激发员工跟随自己一起工作,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6]。


综合领导力的不同定义,可以发现,对于领导力的概念界定有很多,诸多学者倾向于将领导力作为一种能力,并视领导力为支撑领导行为的各种领导能力的总称,其着力点是领导过程。换言之,诸多学者认为,领导力是为确保领导过程的进行而服务的一种综合性能力。然而,相关的领导力定义,通常从“领导”的内涵出发,对领导力予以界定,较为忽视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作用力,对“力”的阐述与分析较少。


为充分理解领导力概念的内涵,按照纲领性定义中“被定义对象二种差 属”的定义方式,笔者认为,对于领导力的内涵解读,可以从“领导”和“力”两个名词人手。领导,是领导力研究的起点。迄今为止,学者们已经给“领导”这个术语提出了诸多定义。综合关于领导的不同定义,笔者认为,领导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向其他个体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力,决定了领导力这一概念的属性,其蕴含着力量与能力[7]。因此,本研究认为,领导力是在实现组织目标的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影响其他个体的能力。


(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校长,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办学机构管理部门任命的学校行政负责人。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校长角色的内涵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校长身上除了仍具有一般的行政领导特征[8],信息技术的变革还使校长承担了更多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责任。目前,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已经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研究的重点议题。


目前,诸多研究者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做了相关的解读。肖玉敏在其文章中提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指的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技术领导者领导学校所有成员在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立并执行一定的技术使用标准和问责制度,成功地促进技术在学校各个方面有效使用的能力[9]。孙祯祥指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是校长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能够规划、建设信息化发展愿景,并能影响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实现这个愿景的能力与智慧[10]。王陆认为,信息化环境下的校长领导力是指在现代化的学校中,校长借助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化资源,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与处理,支持其决策并激励和影响全体师生员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超越的能力[11]。


通过对信息化领导力相关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信息化领导力的相关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诸多学者倾向于将信息化领导力看作为一种信息化领导能力,相关定义较为强调三种能力,即对应于群体或组织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战略制定能力(即信息化规划能力)、改善教育信息化情境的能力(即信息化建设能力)、果断决策及控制信息化目标实现的能力(即信息化管理力)。


2.已有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较为着重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划分,一般从领导行为的不同方面予以划分,具体主要涉及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建设能力以及信息化管理能力三个方面。作为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要手段,信息化评估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信息技术能力作为推动领导力变革的重要影响要素,其重要地位较少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成分研究中得以呈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相关研究较少具体考虑信息技术能力与领导力的融合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尝试着重分析信息技术与领导力的二维融合,并适当突显信息化评估能力的重要意义,将信息化评估能力从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单独列出,以便开展针对性研究。从融合论的角度出发,基于本研究所作出的领导力概念界定(即领导力是在实现组织目标的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影响其他个体的能力),笔者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做出定义: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由信息技术水平与一般的领导能力交互而成的一种复合型能力,其要求校长在实现组织目标的领导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通过开展信息化规划、实施信息化管理、组织信息化评估等路径,影响被领导者(即全校师生员工)以及利益相关者(主要指家长)的能力。


因此,校长需把握其领导行为的四个维度:“信息技术水平”“信息化规划”“信息化管理”“信息化评估”。其中,“信息技术水平”属于能力基础,“信息化规划”属于战略规划范畴,“信息化管理”属于实践保障范畴,“信息化评估”属于问题诊断范畴。有鉴于此,本研究拟从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信息化评估能力四个方面衡量校长信息化领导力。


(三)技术接受模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用户对技术的接受行为成为当代信息系统中最成熟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技术接受模型研究是该研究领域比较受关注的一类课题[12]。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简称TAM)是Davis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如图1所示),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接受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13],后来逐渐被用于对某一信息技术方式被用户广泛接受的影响因素做解释说明。


技术接受模型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使用态度和感知的有用性共同决定,使用态度由感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的有用性由感知的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感知的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外部变量包括系统设计特征、用户特征、任务特征、政策影响、组织结构等等[14]。


在解释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过程方面,技术接受模型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其主要原因在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形成与发展源于信息技术与领导力的相互作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校长在领导过程中接受信息技术而具备的一种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技术接受模型的基本特性相符。由此可知,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为视角,尝试分析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具有相应的合理性。


 


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


(一)模型构建


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分析视角,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技术灵活地运用于领导行为的过程。在领导实践中,校长通过对技术知识的认知(包括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决定对技术是否接受(即使用态度),在决策的基础上将技术运用到何种具体的领导情境(即领导行为意向),并根据具体的领导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反思,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学校领导领域运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当信息技术、领导力整体呈现出两者关系的相对平衡性时,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尝试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领导行为意向纳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以便深层次解析信息技术融于领导力的具体过程。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本研究列出以下研究假设,以便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领导行为意向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效应。


研究假设(H1):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态度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研究假设(H2):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研究假设(H3):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研究假设(H4):使用态度对领导行为意向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研究假设(H5):感知有用性对领导行为意向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研究假设(H6):领导行为意向对信息化领导力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基于以上研究假设,本研究构建了基于TAM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因素模型(如图2所示)。



(二)数据分析


为了验证上述路径关系,本研究尝试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进行路径分析。本研究从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估能力四个维度设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Informationization Leadership,可缩写为IL)的测量量表,并分别从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可缩写为PU)、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可缩写为PEU)、使用态度(Use Attitude,可缩写为UA)、领导行为意向(Lead­ership Behavior Intention,可缩写为LBI)四个方面设计测量量表(采用5点李克特量表法计分)。测量量表共有24个题目,感知有用性(4个题目),感知易用性(4个题目),使用态度(4个题目),领导行为意向(4个题目),信息化领导力(8个题目)。


基于测量量表,本研究选择中小学校长作为调研对象,以校长培训班实地发放问卷为调查方式,共发放问卷370份,回收问卷367份,有效问卷365份。利用SPSS19.0对正式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及效度分析,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均通过检验。之后,利用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检验结果表明:H5假设未通过检验,RMSEA为0.097,大于0.08的最高上限,TU(0.638)、CFI(0.718)值均未达到0.90的理想值,模型的拟合度较差。因此,图2所表征的研究模型需要予以修正。经过模型修正,去除了因子载荷较低的观测指标,模型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见表1)符合SEM的拟合标准,得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图,如图3所示。与图2所表征的研究模型相比,修正后的模型(见图3)增加了PU(感知有用性)对IL(信息化领导力)、PEU(感知易用性)对LBI(领导行为意向)的作用路径。



从全部作用关系(见表2)的角度来看,感知有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其中,感知有用性对信息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领导行为意向均是信化领导力的作用效应最大(路径系数为.892)。

 

 


从直接作用关系表(见表3)可知: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直接受感知有用性以及领导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校长的领导行为意向直接受感知易用性用性以及感知有用性的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直接以及使用态度的正向影响,使用态度直接受感知易受感知易用性的正向影响。



三、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路径

 

基于以上分析,关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使用态度、领导行为意向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效应,本研究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且针对研究结论作出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养路径:


结论1:感知有用性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作用效应最大,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直接受感知有用性以及领导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

 

讨论1: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升,可直接从感知有用性以及领导行为意向两个方面予以着手。提升校长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促使校长决定是否将技术运用于领导过程之中,可对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效应。塑造校长对技术使用方面的领导行为意向,决定校长将技术运用于何种领导实践,从而有效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为有效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感知有用性以及塑造领导行为意向极具针对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养路径。

 

培养路径1:以提升感知有用性与塑造领导行为意向为培养核心。

 

结论2使用态度对校长的领导行为意向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效应。

 

讨论2: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改善校长对技术的使用态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积极审视技术应用的价值性与合理性。通过循环性的思考与分析,针对技术在领导实践中的应用,校长有可能逐步将技术意识渗透于其领导行为意向。鉴于使用态度可对领导行为意向具有直接的正向作用效应,领导行为意向可对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因此,使用态度对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具有间接的影响效应。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技术使用态度可被视为技术感知与领导行为意向、信息化领导力的关键枢纽。有鉴于此,为合理培养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本研究提出以下培养路径。

 

培养路径2:以改善技术使用态度为培养关键。

 

结论3: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校长的使用态度以及领导行为意向均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

 

谈论3:感知易用性,在一定程度上表征校长在感知层面对技术难易程度的个人判断,在技术元素与校长领导力交互的过程中,其一般可发挥基础引领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来看,感知易用性可通过技术感

知影响使用态度、领导行为意向、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提升技术使用的感知易用性,校长对技术使用的难易判断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不妨试想,若校长对技术使用不再具有明显的畏难情绪,技术手段在领导过程中的应用态势将有可能得以有效改观。基于感知易用性在技术领导二维融合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本研究提出以下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养路径。

 

培养路径3:以提升感知易用性为培养基础。

 

基于以上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养路径,本研究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一)以提升感知有用性与塑造领导行为意向为培养核心

 

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作用效应最大,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直接受感知有用性以及领导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由此可见,校长是否感觉技术有用,对于其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影响作用较大,而且,领导行为意向可直接影响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一般而言,一项技术的应用越有用,越是易于被用户所接受。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发展过程中,若想有效增强校长对信息技术的感知有用性,校长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可发挥关键作用。具体而言,可从理论知识学习、实践经验提炼两个方面提升校长的信息技术素养。在理论知识学习方面,主动接受信息化培训和学习,可通过教育信息化理论感知和信息技术理论学习活动提升校长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在实践经验提炼方面,校长需深入总结学校信息化实践的现实经验,进行理论批判及理论反思,审慎思考何种技术方式适宜何种领导环节,以便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

 

校长的领导行为意向受技术使用态度直接的正向影响。在此阶段,校长参与领导活动并尝试性地选择使用或拒绝使用某项技术,校长可尝试在教学管理、管理沟通等方面将信息技术融人其中,进而形成多元化的信息化领导方式、信息化领导风格。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一定的反应,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如何塑造校长对于技术使用的领导行为意向,可主要从把握态度对象以及激发反应倾向两个方面人手。在把握态度对象方面,需通过与师生和技术人员的交流,深刻了解态度对象的特征与技术观。在激发反应倾向方面,需增强校长的信息应用意识,通过实践,努力增强信息技术能力,尝试通过比较技术手段,鉴定技术的优与劣,以便提升校长的技术反应意识。


(二)以改善技术使用态度为培养关键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往往蕴含着个体评价。由态度的概念可知,技术使用态度主要涉及特定对象以及个体评价两个基本要素,改善校长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态度,需从特定对象(即信息技术方式)、个体评价两个方面予以改善。在信息技术方式改善方面,需以学校、学生、教师的特定需求作为技术改善的参照点,提升技术与校长领导过程的匹配程度,合适的信息技术方式有可能对校长的技术使用态度产生较大影响。在个体评价改善方面,校长的评价方式需予以调整,需以事实性的数据为评价基准,尽力避免极为主观的个人评价,着重客观评价,扬“技术之所长”、避“技术之所短”,着力改善校长的技术评价水平,以便有效改善校长的技术使用态度。


(三)以提升感知易用性为培养基础


研究发现,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校长的使用态度以及领导行为意向均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效应,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直接受感知有用性以及领导行为意向的正向影响。由此可知,感知易用性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具有基础导向作用。有鉴于此,本研究建议,可尝试以感知易用性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基础。校长在感知方面判断一项技术是否易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对技术使用的感知有用性、使用某项技术的态度以及行为意向,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形成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校长对技术所产生的感知易用性属于信息化领导力发展的“技术认知”阶段。感知的易用性,反映一个人认为容易使用一个具体的系统的程度。感知的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外部变量包括技术特征、校长领导特征(包括感知形式和其他个性特征)、领导任务特征、领导力结构等等。这些变量往往能通过表象渗透到校长的意识中,从而促使中小学校长形成对技术手段的感知效果。


在领导实践中,校长因感觉技术方式难度较大,放弃使用信息技术方式的现象时有发生。校长对于技术使用的感知易用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技术是否有用的主观判断。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离不开感知易用性的提升。感知易用性的提升,取决于校长对技术本身是否容易使用的主观理解。由此可知,提升校长的技术理解能力,有助于感知易用性的提升,具体可从培养技术知识水平、改善领导环节的技术应用条件两个方面予以着手。在培养技术知识水平方面,针对信息技术的作用方式、作用路径以及作用功效,校长的技术知识学习需予以加强。在改善领导环节的技术应用条件方面,校长需审慎分析领导境脉因素(例如学校环境、学生心理、教育需求、社会文化等因素),且需考虑如何根据领导境脉因素,为技术应用合理铺设领导情景。


四、结语与展望


由于视角不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必然呈现多元性。作为推动领导力演变为信息化领导力的重要元素,技术作用于领导力结构形成信息化领导力这一过程主要受何种因素影响值得予以思考与分析。本研究致力于以技术接受模型为视角,分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影响因素,并探寻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路径,以期能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有效发展提供策略支撑。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更为有效地将技术元素融人校长的领导力结构,理应成为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鉴于技术元素本身极具变化性,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15]。作为一种颇具变动性的领导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将不断面临新的挑战。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培训机构等相关机构均应着重促进校长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不断促进领导力结构与信息化元素的有机融合,提升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以便推动中小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这将有助于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真正得以有效推进。

 



作者简介:赵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