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概念、生成及培养

 贺兰山在线 2021-11-22

2017-06-26 16:30

| 全文共8244字,建议阅读时长7分钟 |

本文由《现代远距离教育》授权发布

作者:赵磊磊

摘要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为校长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校长领导实践需要何种领导能力,亟需予以关注与深思。信息化领导力的提出为校长的专业发展及领导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通过概念解读指出,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本质上属于技术能力与领导能力二维融合的产物,其主要涉及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信息化评估能力四个方面。基于技术融入视角,阐述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生成过程,并以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存问题的解决为切入口,提出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策略:以技术感知为落脚点,提升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以领导情境为关注点,提升校长的信息化规划与管理能力;以技术反思为出发点,提升校长的信息化评估能力。

关键词: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生成;培养策略

教育信息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被视为“信息化+教育”,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1]。顺应信息化潮流是教育领域的必然选择,但是必须认识到,教育参与人员才是教育的根本,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人”的信息化尤为关键。作为教育参与过程的重要引领者,校长如何利用技术,对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2]。信息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校长的领导实践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校长的领导实践亟需新的能力框架作为理论支撑。如何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将技术能力与领导能力融合,不断生成新的信息化领导力,俨然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校长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本研究尝试对信息化领导力作出分析与探讨,以期能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

视角和侧重点不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解读也往往不同。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解读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且主要分为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即“能力说”与“过程说”。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一种能力,例如,肖玉敏指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指的是校长作为学校的技术领导者领导学校所有成员在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创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建立并执行一定的技术使用标准和问责制度,成功地促进技术在学校各个方面有效使用的能力[3]。另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是一个过程,例如,王佑镁等学者指出,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是个体信息素养特质驱动团队实现教育信息化的过程[4]。概而言之,无论是“能力说”,还是“过程说”,本质上并无对错之分,笔者认为,可尝试结合此两种学术取向,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视为技术融人校长领导过程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复合型能力。由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始终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而发展,因此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认识必然与技术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尝试从技术融人的角度来阐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过程,以期加深我们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内涵的认识[5]。

信息化领导力属于技术能力、领导能力二维融合的产物。从融合论的视角来看,在领导情境下,技术能力、领导能力可通过相互作用转化生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为深入剖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本质,可从技术能力、领导能力两个方面予以解读与分析。

技术能力包括校长对于技术方式的感知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反思能力等方面。在技术能力方面,校长需了解技术方式(包括传统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功效与价值,比如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家校沟通平台技术等技术的价值意义,需尝试将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导过程中,并及时针对技术的应用细节予以反思。校长通过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提升相应的技术能力,有利于其将技术能力深度融合于教育领导过程中,进而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效率和教育信息化水平。

领导能力是指校长在领导过程中解决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发展的能力,其离不开教育素养、领导素养的双向互动。基于相关的教育理论,为完成特定教育目标或教育任务、解决教育问题以及促进教育发展,校长在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推动等领导过程中,通过选择与应用领导手段、领导方式、领导策略以及领导模式,进而形成领导能力。

校长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带头人,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者,是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践行者,由此,校长应该履行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推动三个方面的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专业职责,此三个方面的要求,分别体现了三个基本理念,即引领发展、协同创新、提升素养。引领发展、协调创新与提升素养覆盖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实践的三个核心领域。由此,校长在其信息化领导过程中必然涉及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评价推动三个维度,此三个维度又可划分为众多具体的子维度。然而,此三个维度仅仅代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权力性成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还包括一些非权力性成分,此类成分涉及因素较多,比如信息技术能力、道德影响力等因素,其中,因技术的变革性力量,信息技术能力属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结构中变动性较大且较为关键的非权力性成分。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属于校长根据具体的领导情境,在综20合考虑技术方式与领导实践的基础上,在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评价推动等领导过程中所形成的复合型领导能力。

至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成分如何,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也往往予以不同解读,有学者认为其包括信息化系统规划能力、信息化应用指导能力、信息化管理评价能力、信息化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也有学者认为其包括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决策与规划能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价与发展能力。概括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结构成分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包括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建设能力以及信息化管理能力三个维度。鉴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相关研究较为忽视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化评估能力,且信息技术能力属于推动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生成的基础性动力,信息化评估能力属于信息化建设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为凸显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化评估能力,本研究认为,可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结构成分具体划分为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与信息化评估能力四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能力属于技术理解、操作、反思等方面的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估能力分别属于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评价推动三个方面的能力。由此,本研究尝试从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估能力四个方面予以分析与解读。

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体现在校长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操作、反思等方面。由此,信息技术能力包括信息技术理解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反思能力等方面。其中,信息技术理解能力是指校长对于信息技术的价值、功能、方式、伦理等众多方面的理解能力,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是指校长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使用技巧等方面的操作能力,信息技术反思能力是指校长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使用过程以及使用价值等方面的反思能力。

在信息化规划能力方面,其主要体现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计划、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研修计划以及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四个方面:其一,校长需依据有关标准、目标与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其二,校长需遵循课程改革的理念、原则与规律,以转变教育理念转变、优化教学模式为突破口,组织制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融合的具体办法与计划;其三,校长需组织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研修计划,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四,校长需依据有关政策、规章与制度,组织制订与完善学校的信息化规章制度体系,建立人事、财务、资产管理等信息化工作保障机制。

在信息化管理能力方面,其主要体现在推动教师信息化教学、组织教师信息化培训、优化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信息化发展规章制度、推动信息化管理五个方面:其一,推动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化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其二,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引导教师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方式,有效使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搭建网络研修社区以及网络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其三,以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不断优化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四,组织建设学校信息化发展规章制度,引导、规范广大教职工积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其五,组织运用信息技术对人事财务、资产后勤、校园网络、安全保卫与卫生健康等进行管理,并逐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测,提高利用信息技术服务师生的能力水平。

在信息化评估能力方面,其主要体现在评估学科信息化教学水平、评估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水平、评估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水平、评估学校的信息化制度体系四个方面:其一,组织评估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程度等信息化教学的诸多方面,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学科教学的发展策略;其二,组织评估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信息化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其三,组织评估学校信息化环境的建设水平,发现终端设备、工具平台、软件资源等方面的使用问题,提升软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其四,组织评估学校信息化的制度体系等方面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并依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二、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生成过程

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生成的,其生成过程其实是将技术灵活地运用于领导实践的过程。在领导实践中,校长通过对技术的认知、取舍和使用,达到对技术、领导两者关系的深刻认知,并根据具体领导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反思,积极探索技术在领导领域运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当技术能力、领导能力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维持在一定的张力状态并且整体呈现二者关系的相对平衡性时,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由此,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过程大致需要经过认知、探索和提升三种不同阶段,且其强调技术能力融入领导能力这一本质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采用技术接受模型阐述与分析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方面的可行性。

从技术融入的角度出发,结合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生成过程,我们构建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生成模型,如图1所示。

基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生成过程,本研究作出如下具体阐述。

在认知阶段,校长对技术所产生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属于信息化领导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其中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取决于技术本身的特点、领导对象的需求、技术本身的经济费用等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影响因素往往能通过表象渗透到校长的意识中,从而促使校长形成对技术手段的感知效果,进而影响校长对信息技术方式的使用态度,具体表现为校长赞同或者不赞同在领导过程中使用某种技术手段。然而,校长在对某种技术手段形成积极的使用态度,只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校长愿意在领导实践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并不意味校长具有在领导实践中使用技术的行为意向。

在探索阶段,校长决定在领导实践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并尝试在领导实践中将技术运用于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推动等诸多方面。在此阶段,“行为意向”和“领导情境”属于影响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发展的两个关键方面。校长的行为意向受到其对技术使用态度的直接影响,校长可根据使用态度选择使用或拒绝使用某项技术。在领导情境下,校长积极地在教育领导过程中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并生成相应的技术使用经验。此阶段的领导情境因素(例如学校环境、教育需求等因素)将会在领导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技术手段与特定领导主题活动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技术能力与领导能力的融合。

在提升阶段,校长对信息化领导效果予以评估,并对信息化领导效果进行分析、反思与调整,从而促使自身的领导力结构产生变革,进而促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形成与发展,并且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主要可划分为四个方面的能力,即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估能力。其中,信息技术能力的范畴包括校长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反思能力等诸多方面,信息化规划能力属于校长规划设计能力的范畴,信息化管理能力属于组织实施能力的范畴,信息化评估能力属于评价推动能力的范畴。校长信息技术知识水平的提升可直接促进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因此,信息技术可促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发展便存在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校长的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信息化评估能力的发展需依托校长对信息技术应用于领导过程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反思。

三、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策略

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学校信息化进程中,校长能否在其特有的领导和管理岗位上,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理清自我发展思路,关注并有效提升自己的信息化领导力,成为了广大校长的当务之急。2014年12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自印发以来,各地通过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使一大批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培训,许多地区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纳入校长培训必修课程。问题是,校长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不能说明其就具备了信息化领导力,诸多学者指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目前仍存在较多问题(见表1)。梳理相关问题,可以发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现存问题整体表现为校长对信息化领导力的理解、实践与目标尚存一定的差异,具体可主要从四个方面予以归纳:其一,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校长的信息化意识与技术能力不足;其二,在信息化规划能力方面,缺乏愿景的共享,校长在制定学校的信息化办学规划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其三,在信息化管理能力方面,信息化资源建设认识不足,信息化沟通不善,校长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力存在较大不足;其四,在信息化评估能力方面,忽视教学评估的激励作用,导致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不力。

基于以上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现状问题梳理,以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问题的解决为导向,结合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生成的三个关键阶段(即认知、探索和提升),本研究具体阐述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培养策略。

(一)认知阶段:以技术感知为落脚点,提升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认知阶段,校长对信息技术的感知程度(例如,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可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态度产生影响作用,进而影响生成新的信息化领导力结构。信息技术能力对校长的技术感知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校长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改善技术感知状态与效果。由此,以技术感知为落脚点,提升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可有效影响技术融入领导力结构的过程与成效。已有研究表明,在校长信息技术能力方面,学校信息化建设与运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比较欠缺,校长的信息技术能力亟需予以提升。在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方面,一方面,引导校长明晰需提升哪些方面的信息技术能力、领导实践需要何种技术,以便提升技术感知的有效性,至此,校长需做好基本的技术需求分析,培养尊重不同教师和学生需求的技术价值观,明晰何种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具有价值功效,尝试融合不同价值取向的技术应用观念[11],以便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需求分析与技术能力提升,有效改善技术感知状态。另一方面,可选择一系列技术知识的理论学习活动以及技术信息化应用的体验活动,增强技术分析意识、扩展技术分析思维以及构建技术分析观念,引导校长深入了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的技术方式以及技术理念,引领校长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以及信息化体验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以便改善校长的技术感知能力。

(二)探索阶段:以领导情境为关注点,提升校长的信息化规划与管理能力

在探索阶段,校长尝试将技术融合于规划设计、组织实施这两个环节,这一过程属于校长的信息化探索过程。与此两个环节相对应,校长理应具备信息化规划能力与信息化管理能力。领导情境对于校长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实施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厘清领导情境因素有助于为校长信息化规划与管理的问题解决与能力提升奠定环境基础。由此,可尝试以领导情境为关注点,提升校长的信息化规划与管理能力,具体可分别从增强情境分析意识、提升情境协调能力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感知教育环境,反思学校建设成效,增强校长的情境分析意识,可尝试为校长提供优秀的信息化规划范例作为情境分析意识的培养切人口,以便从意识改善的角度有效解决校长在信息化规划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共享愿景较为缺乏、信息化办学规划不足),从而为校长信息化规划能力的提升奠定观念基础;其二,通过信息化沉浸提升校长的情境协调能力,尝试通过开设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培训课程,促使校长沉浸于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沟通、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情境,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处理与解决校长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信息化资源建设认识不足、信息化沟通不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力存在较大的不足),从而为校长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知识基础。

(三)提升阶段:以技术反思为出发点,提升校长的信息化评估能力

在提升阶段,技术反思有利于校长及时总结技术应用的不足及优势,有助于校长凝练技术应用的实践经验。当前,在校长信息化评估能力方面,存在忽视教学评估的激励作用这一现象,其易导致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不力。有鉴于此,以技术反思为出发点,提升校长的信息化评估能力,并尝试对评估结果予以深刻的反思与提炼,有利于最大化发挥信息化评估的激励功效。为有效提升校长的信息化评估能力,具体可从技术反思意识、技术反思素养、技术反思渠道三个方面人手:其一,提升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发展方面的技术反思意识,引导校长不断分析与发现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章制度、信息化管理体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引导校长理解与反思信息化评估的激励价值,解决以往校长信息化评估易忽视教学评估的激励作用这一现实问题,促进校长以服务全校师生的视角来审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其二,提升校长的技术反思素养,尝试引导校长对技术应用于人事财务、安全保卫与卫生健康等方面的过程及成效进行合理评价,并逐步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学习过程的记录,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水平[12];其三,推动校长组织建立家庭一学校一社会沟通机制,扩展技术反思渠道,尝试获取社会和家长方面对信息化评估的意见与观点,引入科学的社会专业评估组织参与学校的信息化评估工作,营造指向于技术反思的和谐沟通氛围。

四、结语与展望

在中小学校长的教育实践中,如何更为有效地将技术元素融人其领导力结构之中,将是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发展研究的重要议题。鉴于技术元素本身极具变化性,而且领导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因此,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处于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随着相应的非线性涨落作用,技术能力与领导能力不断达成动态平衡状态,因此,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结构是开放的、耗散性的,其可随着教育信息化内涵的不断深化,被赋予更多的内容意蕴,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将会逐步得以发展。中小学校长理应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理解、探索、分析与反思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领导过程,完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结构,这将有助于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有效推进。

基金项目:本文受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资助(编号:YB2016002)。

作者简介:赵磊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系博士研究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