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在猛砸了21亿元以后,宋卫平终于拿下了绿城育华学校旁边那块才130多亩的地。地面价到了11000元/平米,连老宋也觉得“有点贵”,虽然绿城对这块地是志在必得的。 绿城此举,我想大概有几层意思: 1、回头向后看,城西是绿城的发祥地,只要有机会,老宋还是要回“城西”来的。 2、抬头向前看,适合绿城造多层花园洋房、类别墅、别墅产品的,在杭州也就剩下大城西了,不能失去机会。 3、拍卖的蒋村1、2号地块紧挨城西尤其是绿城育华学校(这个学校从硬件建设看,勘称国际一流),即使地价偏高利润低些但基本不存在市场风险,一旦被其他开发商拿走,不仅老宋脸上无光,而且育华有可能成为他人的嫁衣。 4、随着去年余杭公交一体化(蒋村中心站到老余杭30分钟)、西溪湿地公园二三期工程的推进、阿里巴巴淘宝城项目和恒生科技园项目的立项、以及20多平方公里的仓前余杭创新基地的建设,说明大城西整体规划更加明确,一个无工业污染的居民住宅区和软件园区将出现在大城西,愈来愈多的IT服务企业将来到大城西,再次演绎城西创业的故事,因此,绿城有必要再战城西。 5、在房交会前,绿城“高价拿地”,展示杭州房地产企业在“熊市”中“也不低下房价高昂的头”的决心,这边多扔2个亿,那里多拿回几个亿,对城西开发商卖房的大局有利,对今年要实现销售250亿的绿城,也是利大于弊。 不过撇开以上那些有点儿“小鸡肚肠”的揣测,相对于政府在东部动辄投入百亿千亿的豪言壮语和重大举措,大城西——这个本来完全有可能成为杭州中央居住区的地方,其开发基本上走了一条市场导向的道路。如一位政府官员描述浙江民营经济时所说的,“有点雨水就发芽,给点阳光就灿烂”,由五常、闲林、仓前、三墩、老余杭乃至中泰组成的大城西,如果杭州市政府能够稍微加以关照,尤其是在交通建设上四两拨千斤,那么,一定会真正成为杭州的后花园。 借用一句某青山湖楼盘的广告语,“西湖是世界的,西溪是杭州人的”,有了宋卫平等开发商的努力,舒适居住的大城西时代将会很快到来。 当然,我还是希望那些早年在大城西5万元/亩拿地的开发商,房子不要卖得太贵太贵。其实钱那个东西虽然重要,有时候却什么都不是,拿最近自杀的涌金系老板魏东和最近病逝的天通创始人老潘来说,钱多又有什么用?当然,想在城西买房的,也要多点经济头脑,早买房、在合适的价位买到心仪的房。 |
|
来自: 生命在于静止YY > 《房产(华风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