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承者丨刘安兴、苏德发:武夷岩茶的传承,是坚持坚守,还是改变创新?

 宅翁老李 2018-09-06

2018年,中国,福建,武夷山。


一场名为“传承者”的活动正在朝前推进着,这也许是迄今为止,武夷岩茶技艺传承史中最为考究的活动。


师父,弟子,技艺,传承,这是这个活动中最为核心的四个关键词。


从本篇开始,接下来介绍的将是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及他们的徒弟。


本次的刘安兴、王文震师徒和苏德发、林宋师徒,师父和徒弟间都无任何血缘关系,两位师父推荐徒弟的标准基本一致,就是踏实肯干,眼界开阔,善于思考。


两位徒弟虽然受教育程度不同,工作经历不同,但是在他们的身上这些特质明显。对于武夷岩茶的传承,两对师徒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



刘安兴+王文震:

理论联系实践,创新基于传承


刘安兴:从事武夷岩茶制作27年,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福建省第三批优秀“百人计划”武夷山唯一人选。


王文震:30岁,从事武夷岩茶制作10年,制茶助理工程师,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硕士。



虽然,刘安兴和王文震师徒不是本次“传承者制茶大会”里学历最高的一对师徒,但却是大家公认的最“学院派”。


这其中,是大家对刘安兴和王文震在武夷岩茶制茶技艺综合素质的一致认可。所谓综合素质,不仅是传统手工制茶技艺,还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面向市场的产品研发和品控。



刘安兴,1991年开始学做茶,但茶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则更早地源于曾在国营茶厂担任技术和品质把关的父亲的熏陶和教导。


后初入茶厂时,刘安兴又曾先后向前辈郑先祥、陈德华学习请教。在前辈的精心指导以及自己20多年制茶过程中累积下的深厚经验,让他对于山场原料、技术把控的综合能力越发精进。


对于武夷岩茶制茶技艺的传承,刘安兴一直在积极践行。


在制茶之外,他开班授课、参与茶叶品鉴会,传导茶叶文化与知识,让更多人对茶叶的认识回归到茶叶本身。在教授学生时,不仅授予传统制茶的专业知识,还引导学员构建发散性思维,懂得在传统基础上自己尝试创新。



刘安兴说:“想要让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茶叶更加卓越,需要对传统技艺理解透彻,同时也需要后来者的创新。”


王文震,是这次制茶大会刘安兴推荐的徒弟。“他是茶学硕士专业出身,理论知识过硬,缺乏的是手上功夫以及面对市场时对茶品研发以及质量的把控,而这两点经过大量实践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是我最看重的。”在选徒弟方面,刘安兴有自己的坚持。



而刘安兴所看重的这些,在王文震身上都表现得很突出。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硕士学历,在校7年的茶学理论知识学习,让王文震对做茶“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他这里那些手口相传的做茶诀窍有了更科学的解读。


“我跟师父的时间并不久,到现在为止也只5年。但是,在这5年里面,我从师父这里学到的,要比我之前读书7年学到都要多。”王文震说,“‘理论联系实践’,如果没有实践,将永远是纸上谈兵。只有当理论和实践结合后,之前那些程式化的理论活起来,在思考总结后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从王文震毕业来到香江茶业工作的那一年,就一直跟着刘安兴。和许多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不同,王文震的学习是从审评开始,再往加工制作发展。


“师父说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中最难的部分在审评和拼配,特别是审评。这也是我7年理论学习和5年跟随师父实践的体会。审评是感官的认识,实物的感性认识,而人又是感性动物。这是一件把‘只可意会’的事明确说出所以然,需要大量的精微味觉记忆。在这个基础上,再往前细究制作,往后考虑拼配。承前启后,至关重要。”



大概因为两位都特别有独立思考能力,所以师父和徒弟相处方式亦师亦友。作为师父的刘安兴从不把想法强加于徒弟,徒弟王文震也从不唯师父命从。


彼此间,有师父对徒弟的关爱,也有徒弟对师父的尊敬,但更重要的是沟通、思考、交流。“我特别荣幸是刘安兴的徒弟。”王文震说。


对于传承,刘安兴和王文震的理解很一致。“承得起来,传得下去。”具体怎么传,如何承,则需要每对师徒根据各自的情况寻找最适合的方式。



苏德发+林宋:

传承,懂妥协更懂坚持


苏德发:从事武夷岩茶制作48年,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曾任天心村村委党支部书记。


林宋:37岁,从事武夷岩茶制作7年。



作为第二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的苏德发是首批传承人苏炳溪的儿子,“一门父子两传人”说的正是这两位。


苏家做茶从苏德发的父亲苏炳溪这辈开始,苏德发是承上启下的一辈,苏炳溪的孙子、苏德发的儿子苏清安是苏家制茶的第三代,也是这次制茶大会的传承者之一。不过,苏清安由老爷子苏炳溪领路,苏德发推荐的徒弟是林宋,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



“上阵‘父子兵’的老话不假,但是,我希望清安他能‘单打独斗’,文化点讲是‘独当一面’。”苏德发的话说得实在。


苏炳溪15岁跟同村人从江西逃荒来到武夷山,先是跟廖姓包工头学打工,学做茶叶。凭着过硬的做茶手艺,20岁出头就做上了‘带山’。‘带山’,就是上做青,下做焙,还能看哪一片山适合种茶,是制茶中的上差。


建国初,武夷山的马头、磊石、天游、品石等五个私营茶厂合并为一个初级合作社,父亲又被委以巡视员,总管岩茶采制。



“父亲做茶70多年,我做茶也是跟着父亲学。我父亲打下这片家业,到我这一代基本上就算是坐享其成了。我没有父亲的成就,但是我希望再下一代,把这份家业和武夷岩茶做茶这门技艺和文化传承得更好,这不仅局限于苏家,要更多人的参与。”关于自家制茶技艺的传承,苏德发说。


“林宋做人低调、本分,做茶用心,有问题自己会多想,也会和我多交流。这些都是我觉得特别好的。”苏德发说。



林宋是这次传承者制茶大会苏德发推荐的徒弟。1981年出生的林宋,已近不惑之年,而从事武夷岩茶制作仅7年,和这次制茶大会中的许多传承者比起来,制茶年限并不长。


不过早在2008年林宋就以妻子的名字“顺丽”注册了商标,在整个武夷山,这么做的应该只有林宋一个。重情义者,如此。


”我爱人1997年开始就一直在从事茶艺工作,一直做到2005年。是和她认识后,我才接触茶的,慢慢爱上茶,她算是我的茶叶启蒙人。”



“30岁那年下定决心要好好做茶,那之后除了做茶就别的什么再没做过。”出生在武夷山五夫镇、16岁定居武夷山度假区的林宋,30岁之前,在上海做过财务,在武夷山做过旅游计调,为自己的人生做过许多的尝试。而立之年,放弃所有选择做茶,他说算是他人生的一种彻悟。


“也是做了茶之后,整个人的状态更好了,心里踏实安稳。”



“师父说‘茶是用来喝的’,这是做茶的终点也是出发点。虽然在面对市场的时候,需要有所妥协,但是自己仍然要有坚持,知道自己要明白传统是什么。不管什么风格的茶,做茶的技艺都是传统,只是在焙火阶段做了不同的调整。”因为之前的工作经历,林宋对市场有着良好的敏锐度。


虽然认为在面对市场时需要有所妥协,但是讲到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林宋依然认为必须尊重传统,传统是一切的出发点。


“尤其是面对大规模机械化的今天,如何寻找传统手工和机械化之间的平衡,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考虑。”林宋说。





【荐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