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厚道针灸第二十六讲:足少阳胆经

 昵称Sh8ZE 2018-09-07

1足少阳胆经的走向及穴位分布

在十二条正经里足少阳胆经是很重要的一条经络。三阳经里(也可以叫六阳经,手三阳和足三阳)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各种病症的调节上它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足少阳胆经共有44个穴位,在头部就有经穴20个,占整条经络约百分之五十。我们要把足少阳胆经认真细心地观察一遍,到底这条经络的走向如何?足少阳胆经不像其它经络呈纵向行走,比较简单。它的走向弯曲的比较多,特别是在头部,像月亮,又像树枝,而且分支也比较多。大家要仔细的看一下,特别是在我们治疗中风,面瘫 包括耳聋等病症,如果把足少阳胆经在头面部,特别是头侧面的走向搞不清楚,在治疗过程中就比较麻烦。2胆经上的病症及重要穴位足少阳胆经主筋,由风,气引起的病症比较多,主苦,心肋痛,在扭转的过程中比较疼痛,也就是出现病症扭转不太方便,在特定的时候,我们可以叫它阳厥。足少阳胆经主骨所生的病,口苦以及头痛包括腰痛等很多病都和胆经有密切的关系。


胆经的特定穴比较多,在针灸里面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穴位,比如肾之募穴--京门穴,八脉交会穴--足临泣穴,八会穴--悬钟穴,所以说胆经很重要。而且胆经还有一个重中之重,它是约束整个二十条经脉横向发展的一个过程。胆经与带脉相连甚多,所以刚才说它主苦的病,也主腰痛的病,如果你不知道胆和带脉它的走向与分布,治疗腰痛就比较困难,塑型、减肥等就更难了。3胆经在整个经络学中起重要作用

胆经活动的时间是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阳气开始升发,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它在一天的运行里,活动时间较长。《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凡十一藏皆取于胆”。 这也就是咱们中医所说的“子时,胆经当令”,意思是阳气从子时开始升发,就是说另外那十一个脏器都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气的升发,所以说胆经是整个经络学里非常重要的一笔。胆经约束整个身上的筋肌肉的膨胀,肝负责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包括肛门的收缩。胆经主外在阳气的二十条经脉的约束,与其它经脉联络的比较多,在经过脸部时形成的两个渠道,一个从耳后与手少阳相联络,一个在足阳明胃经的缺盆与足少阳胆经相结合,这一块属于一源三岐。

胆经上的郄穴是外丘穴,络穴是光明穴,还有下面的八脉交会穴申脉穴,这几个穴位联系的比较紧密,治疗腰痛时可以配上肾经上的筑宾穴。内经原文讲如果胆经有问题,从胸胁、肋部、大腿、膝关节到小腿外侧的胫骨一直到外踝以上,包括绝骨这一段就会比较痛,足小拇指和次指不能活动,小拇指翘不起来,经常就会崴脚,这都是胆经的问题。经常崴脚就是因为胆经不通,胆经有病的时候小拇指不会往上翘 ,它的灵活性就比较低,所以会经常崴脚。在这一块治疗,肯定要找它的郄穴和络穴,就是外丘穴和光明穴,再加上髓会悬钟(绝骨)这三针,这一块如果不懂,治疗上就不会有效果。我记得在董氏奇穴里有个倒马针法,会用这几个穴位,治疗很多病症。还有就是治疗一些肿瘤病,痰瘀症,这三个穴位在治疗癌症肿瘤上也是重中之重。

4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就把胆经讲到这里,主要是把上面几个穴位要搞清楚,一是要知道胆经和带脉相连的比较紧,主要是约束二十条经脉的横向。咱们现在看的这个经络图,往往是从环跳直接跑到京门这一块,但是在络穴这个方面,我们课本中学的经脉不是这个走向,在带脉这一块还有一条曲线,这里要注意。二是把络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一定分清楚。八会是气会、血会、髓会等,这一块有髓会悬钟穴;八脉交会穴是足临泣穴,外关配足临泣,后溪配申脉,内关配公孙,列缺配照海,这八脉交会穴一定要搞清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