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小讲堂:中国建筑师的鼻祖

 金色年华554 2018-09-08

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庄子·盗跖篇》


建筑师始祖


远古时期,先民生存环境十分恶劣,遍地都是猛兽,人们日夜担惊受怕,不知何时就沦为禽兽的腹中之物。尤其是在晚上,人的视力是远远无法和一些动物相比较的,并且人总要休息,于是,有智慧的先民细心观察小鸟的巢穴,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们心中孕育:何不把家搬到树上?如此一来,不会爬树的猛兽便不再是威胁了。


而首位把这一想法落到实处,建造“原始屋”的,便是中国建筑师始祖——有巢氏

有巢氏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庄子·盗跖篇》当中:“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而有巢氏如何巢居树上,则没有提及。


建筑学家的发现,为我们填补了关于“巢居”的记忆空白。


有学术观点称,人类的“巢居”,经历了在单棵树上筑巢,而后是利用四棵相邻的树为支撑的房屋,最后是全部用木构筑的架空建筑——干栏

有巢氏发明的“巢居”距今有多少年了呢?有考古资料佐证,出土于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干栏建筑实物,距今已有6000多年,而按照上古发展的时间推算,有巢氏单颗树巢屋距今已有万年以上。



为什么不曾听闻“有穴氏”?


在有巢氏创造“巢居”之前,先民们曾长期生活在洞穴当中,像最为熟知的北京周口店猿人,“山顶洞”便是他们的家。如今,依然可以寻找到穴居的痕迹。在中国北方地区,遍布着几千万人居住的窑洞,其实就是改进版本的“洞穴”。

有巢氏因“构木为巢”而获名,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听说过“有穴氏”呢?

只因为“穴居”是先民对大自然的利用,它不是“人造物”,而“构木为巢”是先民面对险境,创造性的举措,也正是因为这蕴含智慧的举措,有巢氏被传颂至今,甚至将有巢氏推上了人文始祖的宝座。

——  ——


【闻古知新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