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工资是跟职称挂钩的,因此,能评上高级职称,是很多教师的愿望与寄托。然而,教师想评个高级职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学校中高级职称指标太少,是造成教师评职称难的主要原因。每当评职称时,都会有老年教师掉泪、中年教师哽咽、年轻教师无话可说的场景。教师评选“名额少,要求高,难度大”,对相当多的普通中小学教师来说,高级教师评选就真的是“镜中花,水中月”。 2.重科研轻教学,普通教师评职称难上加难。在职称评定中,年度考核、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认定等,都可作为参评高级职称的业绩条件,而在这些荣誉的评定方面,和中层以上干部相比,普通教师普遍处于劣势。 3.标准和办法欠规范。教师职称评定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一个学校一个标准。上级只是负责发文件,传达精神,剩下的事情大都是学校自主。那当然是学校领导拥有绝对的操控权。职称评审加分机制颇为不公平、纵容某些教师的走后门,满满的都是套路与人情。 4.硬杠杠多,过于苛刻。学历要“达标”、要有论文、科研课题、教学成果,计算机合格证、获奖证书,普通话合格证、培训进修证书一样也不能少。职称评定的条件成了一个筐,有人还嫌这个筐不够大,又把下乡支教作为一个限制性条件塞进来。真是荒唐。其实,给评职称附加这么多条件也是指标问题,为了解决指标匮乏问题,各地就制定出一大堆限制性条件,来阻挡教师。 这些情况,注定了教师的晋升之路几多艰辛,历经风雨不见彩虹是何等心酸。公务员是公务员编制,教师也是事业编制啊。同为体制内的人,为何公务员能够按照任期晋升职级从而享受应有的待遇,而教师却不能按照教龄晋升呢? 有不少人提议满20年、30年教龄,可以自动晋升。对于此举,小编是举双手赞成。你以为如何? 裁剪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