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镇西: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调查与建议

 小小书法家 2018-12-21

作者:李镇西(授权刊发)

职称是无数教师一生的光荣与梦想。说是'光荣',是因为职称既是专业技能高低的标志,也是职业尊严的象征;说是'梦想',是因为许多老师终其一生都在为评高级职称而奋斗,不少人到退休之际都还没有实现自己的'职称梦'。

我的朋友'王开东'在《珍爱生命,远离评职称》一文中说:'无论是职评顺风顺水的老师,还是遭遇滑铁卢的老师,大家无不对职评深恶痛绝。'

说大家'对职评深恶痛绝'可能有些过,但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对现行职称制度不满意,这是事实。究竟怎么不满意,不能仅凭感觉,得用数据说话。11月中下旬,我以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为平台,进行了一个以职称评定意愿为内容的调查。

李镇西:对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调查与建议

呼吁职称制度改革是广泛民意

本次调查为期一周,共有38694名教师参与调查,覆盖全国32个省区市。其中,来自直辖市的教师占比3.58%,省会城市和一线城市教师占比8.41%,二线城市教师占比30.45%,乡村教师占比为57.21%。另外,中小学教师占调查人数的绝大多数,分别为小学教师占40.47%,初中教师占38.4%,高中教师占17.03%,幼儿园和职业中学教师只有1.51%和2.44%。由此可见,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对国家职称评定更加看重。

本次参与调查的教师大多来自于公办学校,占96.42%,民办学校教师仅占3%。所以,调查结果大多反映的是公办学校教师的意愿——不过,民办学校职称评定存在的问题也和公办学校差不多。

下面,我就本次调查情况作个简单归纳。

第一,公办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难。公办学校中,10—30年以及30年以上教龄者占调查总人数的80.5%,这些教师工作年限长、经验丰富,可大多数人仍为一级教师(51.41%)和二级教师(34.88%),被评为高级职称的比例为10.37%,而正高级职称比例仅有0.14%。

第二,教师对国家职称评聘标准了解不够。面对'您是否了解国家现行教师各职称等级评聘的标准条件'的调查题,表示'非常熟悉'的只占30.91%,而表示'了解一些'的占51.54%,还有17.41%的调查者表示'比较模糊'。其实,国家的有关条件和政策是比较清楚的,之所以还有不少老师说'比较模糊',可能与基层学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对政策的宣传不够充分有关,导致老师们感觉政策不透明、不公开,这也是大家对职称评定颇有微词的重要原因。

第三,绝大多数教师呼吁职称制度改革。面对'您认为现有职称制度是否能够激发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的调查题,仅有3.86%的人认为'是',而79.44%的人认为'否',还有16.59%的人表示'不好说',另有0.11%的调查者没答题,可见绝大多数老师没有感到现行职称制度能够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针对'现有教师职称制度是否需要改革'的调查题,96.89%的老师认为需要改革,有2.21%的人感觉'不好说',仅有0.73%的人主张'维持现状',还有0.11%的人没答题,可见呼吁职称制度改革是相当广泛的民意。

第四,大多数教师把改革期待指向工资待遇。针对'您认为调动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以下哪方面的内容更重要',有57.04%的人选择'工资收入',有18.08%的人选择'绩效奖励',两项人数占75.12%,这说明教师普遍认为提高工资收入和绩效奖励能够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主动性。由此可见,教师的个人成就不仅仅需要从专业成就、学生成长等方面获取,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与自己劳动匹配的工资待遇评定自身价值。

第五,绝大多数教师希望取消职称制度。对中小学职称制度,有77.42%的调查者明确赞成取消,有7.01%的人不赞成取消,还有15.5%的人感觉'不好说',另有0.07%的人未答题。

第六,大多数教师倾向于改革后的职称以教龄长短作为评定标准。有69.91%的人主张按教龄到了一定年限自然晋升,有16.46%的人主张按教育教学业绩晋升职称等级,有11.27%的人主张参照工作量确定职称等级,有1.27%的人主张按学历确定职称等级,另有1.08% 的人未答题。

国外教师是否也有'职称之累'?

以上是我国中小学教师对目前职称制度的看法。那么,其他国家的中小学教师评不评职称?他们对教师的'激励'从何而来?

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水平取决于:一是学历——本科学历是对教师的最低要求,研究生的工资水平会高一些,二是教学年限——工龄越长工资越高,三是教学成果——教学越有成效工资越高,四是教授科目(含课外活动)越多工资越高,五是市场需求——私立学校会付更高的工资给某些紧缺学科的教师。

英国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分为主任教师、副主任、高级教师、四级教师、三级教师、二级教师和一级教师。教师的职称是决定教师工资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英国教师的工资是按照教师的职称来划分的。英国还设立了教师证书等级制,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政府规定的学位和证书,一般来说,学位越高证书等级也越高,教师证书的等级不同,起点工资和津贴的标准也不相同。另外,英国中小学还实行职务津贴制,津贴的多少按照教师的职称来确定,在较大的中小学里,约有40%的教师可享受到这种津贴。

德国没有中小学职称制度,但对教师的从业要求十分严格:在各种职业中,只有教师、医生、律师必须通过国家考试,教师正式任教后,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德国教师的工资待遇也很高,教师属于公务员编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公务员的一切待遇,并且教师资格受法律保护,一旦成为正式教师,没有失业之忧。德国中小学教师共划分为16个级别,每一级有不同的经验档,一般是每两年或者三年升一个档。

我反对取消中小学职称制度

我明确反对取消我国中小学职称制度,因为职称是教师价值和尊严的标志。但我也认为目前的职称制度应该改革:

第一,增强教师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职称评定只是最后的结果,而不同等级职称的产生过程,就涉及到科学、公正和权威的考核与评价。许多老师反对职称甚至提出取消,其实他们反对的不一定是职称本身,而是评审的不科学、不公正和缺乏权威性。所以,要在改革和创新考核评价方式上下功夫。实际上, 我们已经有不少这方面的成功改革与创新了,比如:

——多维评价:卢志文先生所在的翔宇教育集团探索的'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同行佩服、领导称心、自我认同'的'五维评价',将单一的评价变为多元评价,防止了简单化,相对比较科学和公正,值得肯定。

——模糊评价: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说:'我们必须寻找综合的、多维的、互动的评价方式,而具体实施方式就是人事制度构架中的以双向选择为特点的聘任制度。'他们学校放弃了繁琐的精确的考核,不搞所谓'精细化管理',而直接用聘任取代考核。当然,这里'聘任'不是简单的'校长说了算',而是有着很科学很成熟也很有操作性的一个系统。只要到了新学年,各部门都争相聘你,那就说明大家对你的评价很高;相反,如果没人聘你,你就已经得到了最差的评价。

——教师参与:我在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建立的学术委员会,承担职称评定的工作。我对老师们说,评职称是一件很专业的事,不能搞'民意投票',所谓让申请者述职,然后投票决定谁上中级职称、谁上高级职称,这是很荒唐的,就像诺贝尔奖不能让全民选而只能由专家评选一样。于是,学校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每个教研组推出一位委员,条件是人品好、业务强,然后他们根据一套经全校教职工通过的'工作规范程序'操作。学术委员会的主任不由行政干部担任,而由德高望重的老师担任。我曾经担任过一届委员,也只有一票,后来连委员也不当了,彻底退出学术委员会,让学术委员会独立工作。我当校长九年,很少有老师因职称问题来找我,不是他们'不愿给我添麻烦',而是觉得找我没用,我又没有那个权力。所以,我认为,尽量让老师们参与职称评定,能够确保职称评定更公正。

第二,增加中高级职称名额,组成权威公正的评审机构,只要符合条件的都上,避免'僧多粥少'的竞争。

第三,评上基础职称进入职称序列后,按年限考核,只要达标,只要没有大的教育教学失误或事故,就一律晋升上一级职称。

(经作者授权刊发,有删节。标题和小标题均为编者所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