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门观史|孔子真的是个好老师吗

 东东东gd 2018-09-10
 孔子教育弟子,到底教了些什么?用的什么方法?史载阙如。倒是我们从孔子品评弟子中,可以发现孔子师心自用的特点。最典型的是他对子贡的品评。

孔子评价子贡,有一个著名的比喻:琏瑚。有人说就是把子贡说成是“贵重而又华美的高级饭桶”。不过,此说尚不妥,恰当的说法是一个高级摆设,琏瑚是祭祀时用的高级祭器,相当于后世的“花瓶”。

子贡是花瓶吗?当然不是。

史载, 孔子与子路、子贡、颜渊游于戎山之上,孔子问三弟子兴趣志向。子贡答曰:“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子贡是个大忽悠,他的和平外交愿望,其实正是忽悠孔子的。子贡在孔子身边多年,自然了解为师“以言取人”的作风,所以拿“两国亲如兄弟”来忽悠孔子。

说子贡是个“大忽悠”,是有根据的。据《论衡·讲瑞》记载,子贡在拜师第一年时,觉得自己比孔子强,第二年的时候,还觉得自己和孔子一样,直到第三年,才知道自己确实是不如孔子。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心气如此之高的人,短短三年如何能使他折服呢?或许,通过三年的交往,子贡认识到,孔子是一个好忽悠的主儿。

说他是个大忽悠,还有事实为证。子贡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履行他的愿望,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最有名的莫过于,鲁哀公七年(前488年),“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之壮举。

当时齐国田常欲作乱于齐,就想先出兵伐鲁。子路率先请求救鲁,别的弟子也纷纷请命,孔子都不同意。子贡请求去,孔子答应了。孔子知人善任,认为只有子贡才有解救鲁国危难的能力。

子贡受命,先到齐国,说服田常,使之放弃伐鲁转而伐吴。不说服两国亲如兄弟,反而把祸端转嫁他国,子贡做得出来啊。子贡又到吴国,说服吴国救鲁伐齐。不仅没有想法制止争端,反而挑起新的矛盾。但吴王怕伐齐时越国背后攻吴。于是子贡又到越国,说服越国军队随吴伐齐。真是左右逢源。之后,子贡又到晋国说明吴国战胜齐国后必加兵于晋,让晋国做好战争准备。吴国出兵伐齐大败齐军。晋国又出兵大败吴军。越王趁吴军在北方大败,从背后伐吴,把吴国灭掉而北上争霸。

你看,本来不过是齐鲁两国之间潜在的战争,结果发展成“世界大战”,五国都参与进来了,弄得五国都不和。著名的吴越争霸,历史上长期是说是因为越国使用了美人计,什么卧薪尝胆,什么十年生聚,统统不及子贡一计。

在孔子众多的弟子中,我以为只有子贡深得孔子真传。
孔子生前把他比做瑚琏也好,派他出使也好,也是看中了这一点。孔子死前,子贡从千里之外来见老师。孔子“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翘首企盼之情,如待亲人。

孔子死后,子贡成了类似于“掌门人”的角色。别的弟子服丧三年相继离去,只有他为师守墓长达六年。

   说起来,孔子一生最喜欢的可能就是两个人,一是早死的颜回,一个就是子贡。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你觉得自己比起颜回来如何?子贡又开始忽悠了,他说,颜回闻一知十,我是闻一知二,我怎么敢与颜回比呢?孔子听了非常高兴,说,没错,我完全同意,你真的不如他。

   你看,这口气,居然连一点安慰都没有,够受打击了吧,够伤自尊了吧。在很多人看来,孔子看颜回总是那么称心、顺眼。有一次,孔子竟然对颜回说:回啊,如果你将来成了有钱人,我来替你管账如何?“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正是因为师生之间关系亲密,孔子才敢当着子贡的面,直言他不如颜回。他不用担心子贡生气,子贡已经成了孔子肚里的蛔虫,孔子想什么,子贡都知道,都能忽悠得孔子心里舒坦。对这样的弟子怎么能不放心呢?孔子对其他弟子都不会如此,往往是要等弟子走了,孔子才流露出真实的想法。对子贡却是例外。

孔子本来寄希望于颜回,可深通《周易》的孔子竟然看走了眼,颜回没来得及做有钱人,就早死了。倒是子贡后来成了大款。

史载,子贡是春秋时期屈指可数的大商人,《论衡》中说子贡“富比陶朱”,《史记》说“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就是说,他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诸侯国君都不以君臣之礼而是以平等的礼节来与之会见。

作为春秋时期赫赫有名的外交家兼商人,子贡的才华孔子或许看在心里,但品评子贡的时候,孔子有意打压他。

《孔子家语》记载,子夏与孔子谈论《周易》,子夏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子夏走后,子贡就问孔子:“子夏所说的这些,对于治国安邦有什么益处呢?”孔子说:“子夏尚未从政,为什么要谈治国的道理呢?子夏读书,善于发现其中奥秘,而我现在只是忙于讲学授徒,很难像子夏那样来领略读书的乐趣了。”

子贡不太服气,有意激他,对孔子说:“您这样赞美子夏,难道您觉得您不如他吗?”孔子说:“你们当中比我强的,不只是子夏一个人。如颜回的智慧,子路的勇武,琴牢的庄重,都是我不能比的。”子贡仍不服气,再次激他:“既然他们都比您强,那为什么还要求学于您呢?”孔子说:“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颜回虽有智慧而不知自反,子路虽勇而不谨慎,琴牢虽庄却有失谦和。子夏虽然博学却不知道藏拙。我不敢说已经兼有他们之长。所以他们愿意随我一道学习。”子贡接着说:“那您看我具备什么短长呢?”孔子说:“你长于口才,而过于骄傲。”

子贡口才之好自不用说,但他骄傲吗?没有!

有一年的正月,鲁国的属国邾国隐公来朝见鲁定公,子贡也参加了朝见仪式。只见邾隐公仰着头,手拿宝玉高高献上,鲁定公则低垂着头,把宝玉接了过来。事后,子贡对周围的人说:“我看邾隐公和鲁定公都离死不远了。”人们非常惊疑,忙问原由。子贡解释说:礼,象征着生死存亡与兴衰,人人都应该重视礼。因此,人的言谈举止都应该符合礼仪;国家大事更应该遵守礼仪。邾隐公和鲁定公在盛大的朝会上,都不按礼仪行事,看来他们的心中已经昏乱迷糊了。朝会都不按礼仪来,他们怎么可能长久呢?邾隐公献玉的时候,高高地仰着头,这时骄傲自满的表现;鲁定公垂首接玉,是懒散无礼的表现。骄傲,说明离战乱不远了;懒散,预示着将要发生不测。看来,鲁定公离死不远了。不出四个月,鲁定公果然死了。

子贡心里一直谨守着不骄傲的原则,才能判断出鲁定公的结局,孔子怎么说他骄傲呢?这当然可以认为是孔子是要防止他骄傲。但这又不合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一个不骄傲的人,用得着时时提醒他防止骄傲吗?这和子贡成功游说五国后,孔子非但没有褒奖,还告诫他要谨慎地使用语言的力量一样。

其实,这里有孔子师心自用的味道。子贡会赚钱,而孔子缺的正是钱,他周游列国,没有经费来支撑,是不可想像的。弟子中只有子贡,能够解决孔子这个难题。因此,孔子有意要让子贡知道自己也是有缺点的。骄傲这个缺点加在任何一个身上都是合适的。

孔子的用心当然没有白费,子贡后来成为孔子死后最为用心捍卫其地位,标榜孔子为“圣人”的人。

我们从史籍记载可以看到,不只是子贡自己认为自己要比孔子强,当时的舆论就流传着“子贡贤于仲尼”的说法。鲁国“三桓”之一的叔孙武叔、子贡自己的学生陈子禽等都持这一说法。能让鲁国的“政坛三巨头”之一和自己亲近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可见这说法在社会流传有多广了。

子贡再次显示出忽悠的本事,他反复强调“仲尼不可毁也”,反对称孔子为贤人,而要称圣人;还以宫墙作比,说孔子的学问就好比几丈高的宫墙,不得其门而入,你是看不到其中之美、之富的。 他甚至还由此联想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他深知,一旦自己老师的名声受损,那么即便自己被抬高,也枉废了多年跟从老师的那些时光,老师的光环也就是自己的光环。子贡忽悠出了一种大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