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205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9-11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证治/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痰饮呕吐)

   痰饮呕吐的证治。

   还有三个条文,讲的是痰饮呕吐,在一些《讲义》里面,全都把它划到支饮里,是28、30、41条,也可以说是讲的饮呕,刚才讲的是由于饮而眩,现在讲的是由饮而呕吐,痰饮呕吐。

   第28条,
《金匮要略》“28.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苓汤。)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这条又是这样一个情况,把它说成是“心下有支饮故也”。
---------------------------

   第30条(一类条文)

《金匮要略》“30.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膈间”、“膈上”、“胸膈”,- 作为饮留部位,是支饮的病位,我昨天讲了,支饮的饮留部位应该在胸肺,他也认为“膈间有水,支饮也”。
-----------------------------

   第41条。
《金匮要略》“41.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方见上)。 ”

   这一条就很明确的说,“水停心下”- 这是狭义痰饮。所以,一个小半夏茯苓汤。可不可以理解为,既可以治疗狭义痰饮,又可以治疗支饮呢?
   我认为也可以,既然是膈间支饮,这不矛盾。
-----------------------------

   下面我首先讲,
   为什么说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是治疗饮呕的主方?

   学习《中药学》、《方剂学》都说呕家之圣方,或者说呕家的祖方,是小半夏汤。
   不管是半夏和生姜的配伍也好,还是由它两味药组成的方剂也好,的确是呕家之圣方。我们《讲义》上也说,它是祖方,是止呕方之祖。

   我觉得,这三条原文,你可以把它们综合起来看,它们共有什么特点。

   一个是呕与渴之间的关系。
   比方说第28条,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 能称为呕家,就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呕吐。呕吐一段时间以后,最能伤及胃阴,他应不应当渴呢?应当渴。
   但现在说,“本渴,渴者为欲解”,这不是指的伤胃阴的那种呕家,应该说是痰饮呕吐的病人,他通过呕吐,可以使在胃的饮邪能够稍稍的减轻,所以说,是有“欲解”的可能性。

“今反不渴”- 说明这饮邪通过呕吐也没有除掉,也没有减少,病没有好。仍然有新饮在增加。

   所以他说
“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 这和刚才我解释的一样,仍然是饮邪在胃,是狭义痰饮。

   他说,
“小半夏汤主之”- 用小半夏汤来治疗。

   小半夏汤什么作用呢?
   我们《讲义》上说的,和胃止呕,散饮降逆。
   这是一个辛、温性质的方剂,一定是针对寒饮,饮邪为阴邪,而且是寒饮。
   所以,生姜、半夏,都是辛温之性,辛温的一种协同作用,而且都是温胃止呕,都有降逆作用,协同力量加强了,因此它是和胃止呕,散饮降逆的功效。
   符合我所讲的作为饮邪的病理特点,那几个方面它都应该具备,所以,用温胃、散寒、化饮、降逆、以止呕,因此是呕家圣方,这祖方。
--------------------

   下面我们来看第30条它讲的,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卒呕吐”- 也就是说,呕吐突发。

“心下痞”- 呕吐时又有“心下痞。
   心下痞,我也可以说狭义痰饮有“胸胁支满”也是表现为心下(胃)的支撑胀满,也可以理解成“心下痞满”。
   所以,这是饮邪停留在“心下”,狭义痰饮的一个症,
​说“胸胁支满”、
​说“心下痞满”,包括在《伤寒论》里面
​叫“心下逆满”,意思完全一样。所以,这应该是狭义痰饮。

   昨天我讲狭义痰饮水在五脏的问题,“恶水不欲饮”。
   请看第3条,首先狭义痰饮的这个中情况,“心下坚筑”。我昨天讲了,
“心下坚”- 就是胸胁支满。
“筑”- 筑筑然跳动,心悸。
“微者短气,甚者则悸”,
然后,“恶水不欲饮”。

   为啥恶水?
   狭义痰饮的饮留部位在胃,胃里面有饮邪停留了。
   所以,就不能再增加饮邪了,再喝一点,他更加胀满,而且特别厌恶饮水的增加,不仅是不想喝水,就是增加了新的饮邪,这是说病理上的,增加新的饮邪,他就更加容易呕吐。
   所以,“恶水不欲饮”甚则“水入即吐”,《中医内科学》里面是不是这么讲的痰饮病的特点啊。

   我认为,由第3条来对照看,这还是强调狭义痰饮的呕吐。

“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之后他又说了一句,“眩悸者”,加茯苓。也就是说加茯苓的指征是“眩悸者”。

“眩”- 标志着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悸”- 是水气凌心所致。这就证明这饮邪停在胃间。
   不说是“水走肠间,沥沥有声”,是他不仅伴发着呕吐,而其眩悸很明显、很重。证明这个饮邪并没有通过他的呕吐,解决根本问题。
   新的饮邪还在增长,所以,拿小半夏汤止呕还不够,得用茯苓导饮下行,使饮邪有出路,才能解决呕吐。

   实际上我们临床看也是这样,将来第十七篇,我讲《呕吐哕下利病》篇,对呕吐证,急则治标,应该是沉降法,给他降胃气、止呕。
   现在来说,病根已经找到了,是饮邪所致,因此,要给饮邪以出路,这小半夏加茯苓汤,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方。而小半夏汤仅仅是散饮止呕。

   再看第41条。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这条是讲的渴与呕之间的关系。
​   就是饮邪也有新久的不同,先渴后呕,就是以前没有呕吐症,当口渴饮水多以后呕。
   我认为这就像昨天讲“食少饮多”似的,不是因为吃的少、喝得多,导致的痰饮,一定是因为有新的饮邪产生,它归根结底是脾胃的虚弱,脾运失司,运化水湿的能力差了。
   所以,我们昨天总结,是“虚+邪”,内、外因造成的阳衰饮聚,而且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病情。

   因此,这个小半夏加茯苓汤证,又一次说明是狭义痰饮,在胃、肠之间的饮邪,它不仅没有祛除,又不能下,没有出路,因此,往上出现呕吐,这个理解就是这样的。
​   脾运失司,胃气不降,反映呕吐为主症,但这里面要分析渴与呕的先后关系,来决定饮邪欲解,还是没解,是深重了,兼有眩悸者,还是心下痞,这些都是判断饮呕病证的轻、重,饮邪是否祛除,也就是饮邪的去留,拿临床指征来进行鉴别。

   我觉的,这个方子很简单,就说到这。小半夏加茯苓汤仍然属于温利法,合泽泻汤是一样的,给饮邪以出路。

   以上是关于狭义痰饮的内容,昨天讲了两个治本的方子,两个治标的方子,今天讲了泽泻汤,又讲了痰饮呕吐三个方子(实际是两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