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话的艺术

 红谷斋主人 2018-09-11

《孔子家语》精读笔记

——第十卷·正论解·二十七

(峻岫)

 

 

孔子适季孙,季孙之宰谒曰:“君使求假于田,将与之乎?”季孙未言。孔子曰:“吾闻之,君取于臣,谓之取;与于臣,谓之赐。臣取于君,谓之假;与于君,谓之献。”季孙色然悟曰:“吾诚未达此义。”遂命其宰曰:“自今已往,君有取,一切不得复言假也。”

 

“适,之也。”[《说文》]“适,往也。”[《尔雅》]在这里“孔子适季孙”,是孔子到了季孙那里。“君使求假于田,将与之乎?”季孙之宰谒问孔子:鲁国国君,派使节来,“假于田”,是给他呢?还是不给他呢?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该不该“假于田”,而是说:“吾闻之,君取于臣,谓之取;与于臣,谓之赐。臣取于君,谓之假;与于君,谓之献。”君从臣那里拿东西,叫做“取”。君给予臣子东西,叫做“赐”。臣子从君那里借东西,叫做“假”。“假”也就是“借”。臣子给予君东西,叫做“献”。“献”就是“贡献”。孔子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呢?事出有因。自“三桓”控制鲁国大权以来,季孙氏就凌驾于鲁国公室之上,俨然以国君自居,不断引发争权夺利的斗争,使鲁国日渐衰微。因此孔子对季孙氏之流,很不满意,故而说话讽刺他们。“季孙色然悟曰:‘吾诚未达此义。’遂命其宰曰:‘自今已往,君有取,一切不得复言假也。’”季孙氏知道自己说话、办事太过份了,便嘱咐管家,以后国君来要东西,不要再说“借”,要说“取”。

汉字是表意的词素音节文字。同音字多,同意词、近义词也多,词汇丰富,字词的信息量极大。因此说话,行文,遣词造句,既要看语境,又要看文章体式,才能确切无误,正确地表情达意。

“取”的本意,左边是“耳朵”,右边是一只手。“获者取左耳。”[《周礼》]意思是斩获了俘虏的首级。因此“取”,有“获取”、“博取”、“斩获”的意思。国君到臣子那里要东西,想要什么,就要什么;想取什么,就取什么。不存在臣子同意,不同意,给,还是不给的问题。而国君给臣子东西,则是“赐”。“赐,予也。”[东汉·许慎《说文》]只有“上予下曰赐。”[《正字通》]“赐”有居高临下,的语境。“假,非真也。”[《说文》]“假”的本意就是“非真”。“假”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借”。“假,借也。”[《广雅》]“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成公二年》]“器”指自己手中的武器。手中的武器不能借给别人,自己的名字也不能借给别人。臣子没有的东西,向国君“讨”,叫做“借”。取东西,不需要归还;借东西是要归还的。“献,进也。”[《广雅》]下面向上面进献东西,叫做“献”,“敬献”。“敬献”即表示供奉,也表示“敬奉”。所以臣子把东西送给国君,称为“献”。

孔子是“老师”,是驾驭文字的“高手”。孔子说话很注意用词用字,很讲究说话的艺术。他对季孙氏的一番话,既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又委婉地向对方提出了批评,让季孙氏乖乖地承认了错误。语言一出,道理分明,无可辩驳,人皆信服,真不愧为“万世师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