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让思想冲破牢笼 2018-09-11

[摘要]周汝昌曾回忆顾随讲课:“异于常师,凡曾置身于先生讲座中者,无不神观飞越,灵智开通,臻于高层境界,如坐春风,如聆仙乐。”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顾随

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凡讲学的若成为一种口号或一集团,即变成为一种偶像,失去其原有之意与生命。

—— 顾随

昨天是国学大家顾随先生120周年诞辰之期。让我们跟随他的学生回忆、他的诗词讲坛一起回顾一代学人的古典诗心。

顾随(1897—1960),本名顾宝随,字羡季,河北清河县人。20世纪杰出的国学大师和文学巨匠,在词学、曲学、文字学、音韵学、禅学、书法等领域都有建树,与著名词曲学家吴梅并称“北顾南吴”。顾随先生一生教书育人,先后在河北女师学院、燕京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校讲授中国古代文学,许多弟子早已成为名满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如周汝昌、叶嘉莹、杨敏如、郭预衡、张清华等。

顾随先生是一位有独见卓识的学者、专家,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有《稼轩词说》、《东坡词说》、《元明残剧八种》、《揣龠录》、《佛典翻译文学》等多种学术著作问世,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惜其多种未刊稿在十年动乱中惨遭毁弃。八十年代后经多方收集,已出版了《顾随文集》、《顾羡季先生诗词讲记》、《顾随:诗文丛论》、《顾随说禅》等。辑得顾随各类著作、文稿、书信、日记等,编订为《顾随讲文心雕龙》、《顾随讲古代文论》、《顾随讲南北朝散文》、《顾随讲诗经》等书。

部分代表作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四十余万字的《顾随文集》,由其学生、古典文学学者叶嘉莹编订完成,198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顾随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后一位发表杂剧的剧作家。他创作的杂剧有:《馋秀才》、《再出家》、《马郎妇》、《祝英台》、《飞将军》、《游春记》等6种计26折。除《馋秀才》发表外,其余编为《苦水作剧》和《苦水作剧二集》。顾随精于书法艺术,曾师从书法大师沈尹默先生,草楷皆工,是现代书法名家。他的书法作品有的收入《民国时期书法》、《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顾随 临《张黑女碑》

名师与高徒之谊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周汝昌

红学泰斗周汝昌是顾随的弟子,被顾随称为“得意学生”。两人曾在二十年间通过书信进行交流,2010年,周汝昌所保存下来的百余封书信集结出版为《顾随致周汝昌书》一书。

顾随早期曾在北京燕京大学任教,在此期间,顾随与周汝昌结下了师生之缘。周汝昌曾回忆顾随讲课:“异于常师,凡曾置身于先生讲座中者,无不神观飞越,灵智开通,臻于高层境界,如坐春风,如聆仙乐。”

1941年,珍珠港事变骤起,燕京大学被日寇封闭。周汝昌回到家乡天津,在此期间写下许多诗词。对于师生二人之间二十年书信来往的缘起,周汝昌之女周伦玲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有一天他(周汝昌)突发奇想,大胆地给顾随老师写了一封信并附上自己的小诗,盼望看到老师的新作。谁料到,竟蒙不弃,次年(1942)年初就收到了老师回信。自此,他们师生二人便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鱼雁唱和,这种超越师生的友情一直持续到老师谢世之前。 ”多年来,周汝昌一直保存着这些书信,并交予顾随女儿顾之京整理,这就是《顾随致周汝昌书》一书。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1943年,在辅仁大学求学期间,叶嘉莹(后排右二)及同学与顾随先生(前坐者)合影

古典文学学者叶嘉莹当年在辅仁大学期间遇到了人生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他就是顾随。1942年9月,当时国文系二年级的叶嘉莹走进了顾随“唐宋诗”的课堂,从此开启了她师从顾随的研修经历,而后即使已经大学毕业在中学教书,叶嘉莹也经常去旁听顾随的课程,直至1948年春季叶嘉莹南下,这前前后后长达六年之久。

在《迦陵诗词稿》中,有一些诗词就是专门抒写叶嘉莹听过顾随授课之后的感受的,如:《聆羡季师讲唐宋诗有感》:

寂寞如来渡世心,几回低首费沉吟。纵教百转莲花舌,空里游丝只自寻。

叶嘉莹在怀念恩师的文章中就曾经这样写道:“自上过先生之课以后,恍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蝇,蓦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叶嘉莹

叶嘉莹在怀念顾随的文章中这样写道:“(离开北平)三十年来我的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谒先生于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叶嘉莹第一次回国探亲,她才得知顾随早于1960年在天津病逝。

叶嘉莹回国后,发愿整理先师遗作。经历重重困难,最终在1984年编订完成四十余万字的《顾随文集》,1986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7年,捐出了自己一半的退休金,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奖学金和学术基金,并且使用顾随的别号“驼庵”二字作为奖学金的名称,以告慰自己的恩师。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诗词课:论杜甫七绝

选自 | 《顾随诗词讲记》

百年学人,传下的是古典诗心 | 顾随120周年诞辰

《顾随诗词讲记》是根据叶嘉莹先生20世纪40年代的课堂笔记整理而成。

老杜诗真是气象万千,不但伟大而且崇高。譬如唱戏,欢喜中有凄凉,凄凉中有安慰,情感复杂,不易表演,杜诗亦不好诗。今且说其七绝。

盆景、园林、山水三者,盆景是模仿自然的艺术,不恶劣也不凡俗,可是太小。无论作什么皆应打倒恶劣与凡俗,常人皆以“雅”打倒,余以为应用“力”打倒。盆景太雅。园林亦为模仿自然之艺术,较盆景大,而究嫌匠气太重。真的山水当然大,而且不但可发现高尚的情趣,且可发现伟大的力量。此情趣与力量是在盆景、园林中找不到的。

老杜诗苍苍茫茫之气,真是大地上的山水。常人读诗皆能看出其伟大的力量,而不能看出其高尚的情趣。

“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四首》之一)一绝,真是高尚伟大。

首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清洁,由清洁即可得高尚。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有人,虽未明写,而曰窗、曰门,岂非人在其中矣?后两句代表心扉。在心扉关闭时,不容纳、或不发现高尚的情趣,伟大的力量。诗人将心扉打开,可自大自然中得到高尚伟大的情趣与力量。“窗含”、“门泊”,则是其心扉开矣。窗虽小,而含西岭千秋雪;船泊门前,常人看船皆是蠢然无灵性之一物,老杜则看船成一有人性之物,船中人即船中主脑,由西蜀到东吴,由东吴到西蜀。“窗含”一句是高尚的情趣,“门泊”一句是伟大的力量。后人皆以写实视此诗,实为象征,且为老杜人格表现。

老杜诗中有力量,而非一时蛮力横劲。有的蛮横乃其病。其好诗有力而非散漫的、盲目的、浪费的。其力皆如水之拍堤,乃生之力,生之色彩。曰生之“色彩”而不曰形状者,色彩虽是外表,而此外表乃内外交融而透出的,色彩是活色,如花之红、柳之绿,是内在生命力之放射,不是从外涂上的。且其范围不是盆景、园林,而是大自然的山水。

老杜论诗有《戏为六绝句》:

王杨卢骆当时全,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其一)

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其四)

虽曰“戏为”,亦严肃,所写乃诗之见解,可看出创作途径、批评态度。前首“江河”及次首“数公”皆指王杨卢骆。“翡翠兰苕上”,精致、美丽、干净,而没有力量;“掣鲸鱼碧海中”或不美丽,不精致,而有力量。“玩艺儿”是做的,力气是真的,此即可看出老杜生之力,生之色彩。虽或者笨,但不敢笑他,反面佩服。

老杜七绝,选者多选其《江南逢李龟年》一首,此选者必不懂老杜绝句,沈归愚《唐诗别裁》即然。此首实用滥调写出。坠坑落堑,入窠臼矣。传统规矩乃无形束缚,此不能代表老杜。

看老杜诗第一须先注意其感觉,如其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观“嫩蕊”句,其感觉真纤细,用“商量”二字,真有意思,真细。在别人的诗里纵然有,必落小气,老杜则虽细亦大方:此盖与人格有关。其次即其情绪、感情。自“王杨卢骆”二首可以看出,感觉是敏锐经、纤细,情绪是热烈、真诚。此外另有一点,即金圣叹批《水浒》说鲁智深之“郁勃”——有郁积之势而用力勃发,故虽勃发而有蕴郁之力。别人情绪或热烈、真诚,而不能郁勃。且老杜有理想,此自“两个黄鹂”一绝可看出。

如此了解始能读杜诗。

老杜七绝避熟就生。历来诗人多避生就熟,若如此作诗真是一日作一百首也得。老杜七绝真是好用险,险中又险,显奇能。

老杜七绝之避熟就生,即如韩愈作文所谓“惟陈言之务去”(《樊绍述墓志铭》),而韩之陈言务去只限于修辞,至其取材、思想(意象),并无特殊。取材不见得好,思想也不见得高。老杜则不但修辞避熟就生,其取材亦出奇。如其七绝有《觅果栽》:

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石笋街中却扫去,果园坊里为求来。

有《觅松树子栽》: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树栽者,树苗也。)

另有《乞大邑瓷碗》:

大邑瓷碗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玉,急送茅斋也可怜。

(其次句言音脆而长,“哀玉”之“哀”与魏文帝“哀筝顺耳”之“哀”义同)别人写此类必雅,而雅得俗,老杜写得不雅,却不俗(或曰俗得雅),粗中有细。

写诗时描写一物,不可自古人作品中求意象、辞句,应自己从事物本身求得意象。吾人生于千百年后,吃亏,否则安知写不出来“明月照高楼”(曹子建《七哀》)、“池塘生春草”(谢灵运《登池上楼》)的句子?不过吾人所写意象与古人不同,则所写景必与古人不同,写的应有自己看法。

别人写声音是纤细的,而老杜是宏大的,如《三绝句》之第一首: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此盖与天性有关。

诗人应有点幻想,锐敏的感觉。老杜的幻想、感觉是壮美的,不是优美的。在温室中开的花叫“唐花”,老杜的诗非花之美,更非唐花之美,而是松柏之美,禁得起霜雪雨露,苦寒炎执。他开醒眼,要写事物之真象,不似义山之偏于梦的朦胧美。但其所写真象绝非机械的、呆板的科学描写。如《乞大邑瓷碗》一首,是平凡的写实,但未失去他自己的理想。义山是day-dreamer,老杜是睁上醒眼去看事物的真象。

老杜有《春水生》二绝: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其一)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其二)

好处在新鲜而一览无余。此在老杜诗中不能算好诗,亦不能算坏诗。老诗此诗是“幼稚”,此亦有好坏二意。幼稚非绝对不可取,以其新鲜。老杜写此诗盖用儿童的眼光去观写,成人之后则有传统精神,且为环境习惯所支配。幼童则未发展、沾染,故自有其想法、看法。

老杜七绝以“两个黄鹂”一首为好,以其中有理想,而老杜理想之流露乃无意的,偶然的,不是意识了的。此在西洋人则不然,西洋人乃三W主义:What(什么)、How(怎样)、Why(为什么)。

老杜的诗在理想上有而不以此胜,以新鲜胜。其好处在气象。老杜的气象是伟大的。如《夔州歌十首》其九: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此与《春水生》二首不同,前二首只是新鲜,此首则气象伟大。

第一句既提出武侯来是伟大的,则后数句所写必须衬得住。而老杜所写的是不曾意识了的。若吾人如此写则是意识了的。老杜所用辞句是能表示出武侯之伟大的,而在他写时,绝非意识了的,而是直觉的,非如此不可。若将首句“不可忘”改为“系人思”,虽意义同或更好,而一点戏没有,“不可忘”三字用声音表示伟大。

此诗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

多用“三平落脚”(诗中术语)。又如老杜之“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三绝句》之一),平仄不合,第二句乃“三平落脚”。“三平落脚”要落得稳,此在七古中好用。老杜七古用“三平落脚”句甚多,作七绝亦用此法。其《曲江三章五句》之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势将移往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庐,看射猛虎终残年。

一首七古,用“三平落脚”,沉著有力。

近代的所谓描写,简直是上账式的,越写越多,越抓不住其气象。描写应用经济手段,在精不在多,须能以一二语抵人千百,只用“中有松柏参天长”七字,便写出整个庙的庄严壮丽。“干戈满地”客自愁,而于武侯祠堂,对参天松柏,立其下客愁自破,用“破”字真好。

好诗是复杂的统一,矛盾的调和。好是多方面的,说不完。只是单独的咸、酸,绝不好吃。“干戈满地”“客愁”曰“破”,“云日如火”“炎天”而曰“凉”,即是复杂的统一,矛盾的调和。

生在乱世人是辗转流主,所遇是因苦艰难,所得是烦恼悲哀。人承受之乃不得已,是必在消灭之,不能消灭则求暂时之脱离。如房着火,火不能消灭,不能脱离又忍受不了,只可忘记。说到忘记必须麻醉。老杜则睁了眼清醒的看苦痛,无消灭之神力,又不愿监阵脱逃,于是只有忍受担荷。

一、消灭,二、脱离,三、忘记,四、担荷。

老杜此诗盖四项都有,消灭、脱离、忘记,同时也担荷了。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