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木耳与“毒木耳”的分类学特征与简易鉴别方法

 东营菌物科学 2018-09-11

黑木耳与“毒木耳”

的分类学特征与简易鉴别方法

黑木耳是人工栽培历史最悠久的食用菌之一,大约在公元600年前后起源于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个重要食用菌,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木耳由于营养丰富,含有真菌多糖、胶质蛋白、核黄素、维生素B2等诸多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可起到食疗兼顾之效,故大受人类喜爱。然而,有一种与黑木耳形态、颜色非常相似或相近,发生季节、生态习性完全相同的子囊菌类,也是腐木群生,偶尔还会发生在生长黑木耳的腐木桩上或木耳栽培椴木或菌包上。人们误以为是黑木耳采集食用,造成中毒事件的发生。

甚至还有“食用鲜木耳可中毒”传说和记载。诸如百度百科记载有:“新鲜木耳中含有一种化学名称为“卟啉”的特殊物质,因为这种物质的存在,人吃了新鲜木耳后,经阳光照射会发生植物日光性皮炎,引起皮肤瘙痒,使皮肤暴露部分出现红肿、痒痛,产生皮疹、水泡,水肿。相比起来,干木耳更安全。因为干木耳是新鲜木耳经过曝晒处理的,在曝晒过程中大部分卟啉会被分解掉。食用前干木耳又要用水浸泡,这会将剩余的毒素溶于水,使干木耳最终无毒,但要注意的是,浸泡干木耳时最好换两到三遍水,才能最大限度除掉有害物质”(引自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A8%E8%80%B3/712258?fr=aladdin)。 

实际上,“新鲜黑木耳可中毒”一说完全是一种误传。所谓“可中毒的黑木耳”是另一种腐生真菌,与担子菌门的黑木耳完全不同;而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柔膜菌目Helotiales, 耳盘菌属Cordierites的一个种——叶状耳盘菌。早在1992年刘培贵、杨祝良在《中国食用菌》11(1):27上即已发表了题为“叶状耳盘菌——一种易与木耳相混淆的毒菌”的报道,对这两个种给出了分类学鉴定特征和快熟简易鉴别方法。为避免发生“毒木耳”中毒事件,现重述如下。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r  (L.ex Hook.) Underwood., Mem. Torr. Bot. Club. 12:15.1902; ---- 异名:Tremella auricular L.ex Hook., Fl. Scot. 2:32, 1821.

子实体丛生,常覆瓦状叠生,耳状至叶状,边缘波状,直径宽2-6cm,最大者可达15cm,厚2mm左右,以侧生的短柄或狭细的基部固着于椴木基质上。初期为柔软的胶质,粘而富弹性,以后稍带软骨质,干后强烈收缩,变为黑色硬而脆的角质至近革质。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绒毛。绒毛基部褐色,向上渐尖,尖端无色,(115-135)μm×(5-6)μm。子实体常向内凹陷,平滑或稍有脉状皱纹,褐色至暗褐色或黑褐色。菌肉由有锁状联合的菌丝组成,粗约2-3.5μm。子实层生于里面,由緃隔担子、担孢子及侧丝组成。担子长60-70μm,直径6μm,横隔明显。孢子肾形,无色,9-15 × 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 × 4-7 μm,无色,常生于子实层表面。

立木或倒木桩上覆瓦状丛生。

黑木耳美味可食,绝对无毒。偶有黑木耳水泡过久中毒事件的发生,这是因为久泡(≥3小时以上)的黑木耳,由于其营养丰富,极易滋生多种病原菌,导致中毒事件偶有发生,但这不是木耳的错。久泡(≥3小时以上),特别是隔夜的木耳绝对不可再食用!

叶状耳盘菌Cordierites frondosa (Kobay.) Korf, in Phytologia 21 (4): 203, 1971.

俗名:暗皮皿菌、毒木耳。

异名:Bulgaria frondosa Kobay. in Bot. May. (Tokyo) , 53(628):158-159, 1939. 

子囊盘5-10个丛生,直立,近有柄,花瓣状,2.5-3.5 x 2-3 cm,革质,边缘完整至波状;子实层上面单侧生,光滑;下表面有皱纹或粗糙;鲜时黑褐色,柔软有弹性,干后墨黑色,脆而坚硬,水浸时可复原。在热水或碱性溶液中有大量黑褐色色素析出。外囊盘被厚32-136 μm,褐色,角胞组织至球胞组织型,单个细胞直径3-3.7 μm,鼓状、短棒状至球形,近规则栅状排列,细胞壁厚,有褐色内含物,胶质状。中囊盘被厚260-606 μm,菌丝交织型,菌丝有横隔,分枝少,壁薄,直径约1.5-2.5 μm,近无色,菌丝间有大量褐色色素。子实层厚30-50 μm;子囊棒状,壁薄,近无色,非淀粉质,30-45 x 3.5 μm,内涵8枚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双列或不规则排列;子囊孢子淡黄色至近无色,弯柱状,平滑,单细胞,无隔或有1-2个假横隔,5-7.5 x 1-1.5μm;子实层隔丝线性,有横隔,偶分支,直径1.5-2 μm,无色至淡褐色,顶部伸直或多少弯曲至钩状,稍膨大,直径达3μm。

夏秋季簇生至丛生于桦木、栎树等阔叶树立木或倒木腐木上发生。

该种模式由日本真菌学家Kobayasi (1939) 发现,并描述采自于日本的标本。后由Korf (1958) 报道在日本九州岛在栽培香菇、木耳椴木上也发现有生长,并发现有毒。我国刘波等(1988)也报道湖南、贵州有分布和中毒病例。刘培贵、杨祝良(1992)报道了云南大理市卫生防疫站送来的“毒木耳”标本鉴定物种确认及预防中毒鉴别方法。之后在云南楚雄、丽江、西双版纳勐腊县、昆明及其附近考察也时有发现。由此看来,该种是一个东亚分布类型的常见种。

中毒症状和防治措施:误食后潜伏期大约10-38小时。病程表现首先为体表外露部位颜面、颈部、手足部皮肤瘙痒,进而有灼烧红肿和刺痛感,有的形成水泡和水肿;持续见风曝光部位会加重。个别患者有低热(38.5℃)发烧。重症患者咽喉部水肿窒息,此时若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死亡。恢复期面部、颈部、手足皮肤脱屑。中毒类型属于光过敏性皮炎症,毒素是卟啉类过敏性化学物质。一旦误食,要尽快催吐,大量饮水,避光遮体,赴医院医治,或按医嘱计量吞食脱敏药物治疗。

简易快速鉴别方法:干或新鲜黑木耳材料用热水(42℃以上)或碱性水(≥pH 7.3)浸泡,若有黑褐色色素(几近黑墨汁)大量析出,此即为“毒木耳”——叶状耳盘菌;真正的黑木耳则没有此种现象发生,不会有任何色素析出;应用此法极易识别,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刘培贵

2018年9月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