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解中医(20)之 五脏——脾

 中医知识圈 2018-09-11
中医概念的脾与胃互为表里关系,脾主肌肉,开窍于口,因此脾与胃、肉、唇、口构成脾系统。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为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升清、统血、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脾也称为“后天之本”。脾与四时的长夏相对应。
  一、脾的解剖形态
  中医对脾的形态描述有二:一是《医学入门》:“扁似马蹄”,这是指脾。二是《医纲总枢》:“形如犬舌,状如鸡冠”和《医贯》:“其色如马肝紫赤,其形如刀镰”,这是指胰而言。因此脏象学说的脾做解剖单位相当于现代解剖单位的脾和胰,但其生理功能又远非现代解剖的脾和胰能概括的。
  脾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下面,在胃的背侧左上方。《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脾与胃以膜相连”。
  二、脾的生理功能
  1、脾主运化。这是指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于脾气的气化和升清以及脾阳的温煦作用。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
  (1)运化水谷。水谷是水液和食物的统称。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对水谷精微的转输作用。“化”是指通过脾气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使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在转化精微的过程中,胃、小肠都起作用,但必须依赖脾的气化和脾阳的温煦作用才能完成把水谷转化为精微。“运”是指脾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类经.脏象类》:“脾主运化,胃司受纳,通主水谷”,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个理论对养生、防病治病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脾气或者脾阳虚,可能会造成腹胀、食欲不振、便溏、消瘦等等。
  (2)运化水液。这是指脾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作用。也叫运化水湿。脾通过对水液的吸收和转输作用,与肺、肾、膀胱、三焦等脏腑,共同调节人体的水液代谢。运化水液和运化水谷的过程差不多,只是相关脏腑有些不同。但脾位于中焦,是三焦水道的枢纽,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调,那体内会有大量的水湿停留,那么人体就会生湿、生痰饮,甚至产生水肿。
  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是相关联的,是互相影响的,不能独立去理解。
  2、脾主生血统血。脾具有生血的功能,同时脾还具有统摄血液,并控制其在脉内运行而防止溢出脉外的作用。
  (1)脾主生血。要理解脾主生血,需要从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说,没有脾的运化作用,那么血就没有生化之源,就会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无华、唇舌爪甲淡白无华等血虚现象。
  (2)脾主统血。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气对血的统摄作用。同样没有脾的运化,气也就没有来源,那么血可能就妄行。出现鼻衄、皮下出血、尿血、崩漏等都可能与脾气有关。而脾的阳气充盛,脾气才会健运。
  3、脾主升清。是指脾具有将运化和吸收的精微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气血,从而营养全身,并通过脾的升举作用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的作用。所以说:“脾气主升”。脾主升清是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的。脾气升则健,胃气降则和。这是对立统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他们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上输敷布全身、糟粕向下排泄。脾气的升举是使内脏不至于下垂的主要力量。如果脾气不能升清,则会出现精神不振、头晕目眩、腹胀、腹泻等病症。如果脾气下陷,或者说中气下陷,则可能久泻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
  三、脾的生理特性
  1、脾宜升则健。人体五脏气机各有升降,心肺在上,气机宜降;肝肾在下,气机宜升;脾胃居中,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胃为气机上下升降的枢纽。
  2、脾喜燥恶湿。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胃为阳明燥土之腑。
  3、脾气与长夏之气相应。长夏是指夏末初秋的四个节气,包括:大暑、立秋、处暑、白露。在这个时节,脾的阳气最旺盛,脾的生理功能也最旺盛。此外脾与中央方位、湿土、黄色、甘味有内在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