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赏析

 轻风无意 2018-09-12
《荷叶杯》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这首词是何时何地所作,无从确考。就词的内容看,大概是韦庄曾经相爱过的一个女子,离别之后,海角天涯,久无音信,在晚唐战乱时期,韦庄又是游走各地,这种情况自然是会有的。韦庄追念前情,故作此词。
词中所谓“谢娘”,即指所怀念的女子,但是这并不说此人一定姓谢。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这首诗上半阕是说,记得那年那个夜晚,我与谢娘在临水的池塘边花丛下初次相遇。画帘低垂,携手暗自约定相会的的日期。
这首词上半阕追忆前欢,在一个深夜的花下与“谢娘”初识,水堂西面,画帘低垂,彼此倾诉衷怀,相期永好(“相期”是互相期许爱慕之意,不是约订后期),写得环境优美,情致缠绵。词中虽然并未对“谢娘”本人作任何描绘,但是在叙写相聚的环境与相处的情谊中,已经衬托出“谢娘”是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这是韦庄词艺高妙之处。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下半阕是说,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分手,从此失掉了音讯。如今都成了异乡人,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
下半阕写别后思念。在一个“晓莺残月”的清晨彼此相别了(古人出门启程多在早晨)。离别亦人生之常,本来可以希望重会的,哪知道从此天各一方,许多年中,声问渺然,打听不出对方的下落,而当初相聚的欢情在心中更留有深刻的印象,使人追念,益增凄感。这种情事,在人生中也时常有的,但是韦庄能感之而又能写之,感受既深,写得又好,故凄怆动人。
韦庄与温庭筠都是晚唐诗人中善于填词者,后人并称温、韦,但二人词的风格不同。温词多是写精美的物象,而韦词多是写真淳的情思,温词华艳,韦词清淡。在词的发展史上,始自歌筵酒席间不具个性的艳歌而为抒写一己之真情实感的诗篇,此不仅为韦词的一大特色,也是词的内容的一大转变。

附录《荷叶杯》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译文
记得那年那个夜晚,我与谢娘在临水的池塘边的花丛下初次相遇。画帘低垂,携手暗自表达互相期许爱慕之意。不忍别离,又不得不分手。
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分手,从此就失掉了音讯。如今都成了异乡人,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

注释
谢娘: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唐·韩翃《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承颜陆郎去,携手谢娘归。”
水堂:临近水池的堂屋。
相期:相约会。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残月,谓将落的月亮。唐·白居易 《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陈毅《过微山湖》诗:“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音尘:消息。隔音尘,即音信断绝。
因:缘由,这里指机会。

名家点评

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一:情景逼真,自与寻常艳语不同。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韦相清空善转,殆与温尉异曲同工。所赋《荷叶杯》,真能摽擗之忧,发踟蹰之爱。

萧继宗《评点校注花问集》:真情实语,字字亲切,故与泛泛虚套者不同,读之令人一唱三叹。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伤今怀昔。“记得”以下,直至相别,皆回忆当年初识及相别时之情景。“从此”以下三句,言别后之思念,语浅情深。

韦庄《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