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研讨】学习《核心素养指向的“五有四化” 主题探究式地理教学实践与研究》有感

 沁园chun 2018-09-13

      开学了,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利用昨天傍晚、昨天晚上以及今天傍晚的零散时间,终于把刘昌荣老师的这篇会议课件看完了。这个课件主要介绍了刘玉岳老师的“五有四化”教学主张,以及利用“五有四化”建构地理课堂、开展研学旅行、建设乡土课程资源库、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刘昌荣老师是长沙市初中地理工作室首席名师,刘玉岳老师是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地理教研员。


课堂教学顶层设计体现“五有”,即:

创设地理情境,使教学有趣;

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有用;

注重问题探究,使教学有理;

渗透地理思想,使教学有魂;

关注主体发展,使教学有效。


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凸显“四化”,即;

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


“五有四化”教学主张的内涵及长沙方案例举: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有趣

倡导案例教学,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强化一线教师作为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身份;

长沙方案:有计划的推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通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课堂教学激发孩子们探究地理的好奇心,用地理眼光观察、思考身边的地理问题。


(二)联系生活实际,融合地理课堂实践,使课堂有用

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自然的联系;

加强地理课堂教学与地理实践的融合;

加强地理知识思维、价值观与地理科技、生态文明伦理对接;

长沙探索:地理研学在行动。组织开辟研学基地,设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开发研学课程。


(三)设计问题注重探究,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使课堂教学有理

让课堂定位从知识、能力立意走向思维、智慧立意;

课堂要以问题为主轴,借助多元对话互助、反馈、导向性评价,实现对知识的整体和多角度表征;

长沙方案:组织开发了《核心地图》一书,从核心地图展示、读图方法点拨、原创地图例举,核心地图演练指导初中地理课程教学。


(四)重视渗透地理思维,体现学科育人价值,使课堂有魂

努力践行“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重视学科思维方法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实践创新;

长沙方案:立足生活地理考查,坚持了五年的主题探究中考命题方向改革。


(五)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使课堂教学有效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促进学生生命质量和学业水平的和谐发展;

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教学方式,倡导营造“生本课堂”;

长沙方案:开发适合学情、校情的校本课程。


(六)提炼地理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策略,即“四化”:

课堂“四化”:知识结构化,结构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

课外“四用”:生活用地理,旅游用地理,社会用地理,野外用地理。



       除了介绍“五有四化”外,刘昌荣老师还详细介绍了长沙市的研学旅行,以及校本研究,如何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特色校本课程,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一边学习一边反思,深刻觉得自己的地理学科素养太低了。我们本地也有很多乡土地理资源,可是我都没有详细去了解,有很多乡土地理的素材、原理我完全不清楚。下一阶段我好好搜集、积累、走访,慢慢地也开发一系列较为完善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加油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