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小陈茶事 2020-03-21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白茶,是什么茶?

作为近年来重新走红的茶类,白茶更多地像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还有的茶友问:“白茶是红茶吗?白茶是绿茶吗?”

真让人替白茶鸣不平。

白茶,它是六大茶类之一,在现有的中国茶中,茶叶分为六大类: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白茶与红茶、绿茶是并列关系。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滤清了白茶的分类,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很多人认为,白茶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白茶,一点儿也不复杂。

看文字介绍:

在中国的六大茶类中,白茶是工序最简单的一种。没有复杂工艺,不加以过多人工干预,白茶呈现出的,是最接近自然的鲜甜口感。水灵灵的茶叶摘下来,经过自然萎凋然后干燥,就成了白茶。

问题来了,白茶真是很简单吗?

答案是!不简单。

当你看完这篇文章会发现:看似简单的白茶,实则藏着许多的门道。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2》

白茶的历史文化起源

白茶起源,根据典籍记载,可追溯到唐朝。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记载:“《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茶学泰斗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如今现有的白茶品种(大白茶,大毫茶)的发现,与茶农密切关联。

清咸丰七年(1857年),福鼎茶农发现大白茶,并开始种植。

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福鼎茶农在太姥山五蒲岭发现了一株奇怪的茶树。这棵意外发现的茶树,和福鼎大白茶很相似,但个头却大的出奇。

茶农将这棵茶树挖回家种植,后用压条繁殖,数量逐渐增多。

当时老百姓以貌取人,就叫它“大号白毛茶”。“大号”与“大毫”谐音,所以后来这个品种就叫做“福鼎大毫茶”了。

白茶,一款历史感极强的茶。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3》

白茶的独特生长环境

白茶的品质形成,与生长环境密切关联。高山地区,出产好茶的概率大。

高山,海拔至少在600米即以上。此高度,白茶生长环境佳。

高山茶园的地理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温度舒适

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在高山地区,茶树的生长环境温度要比台地茶低。这种温度不高的环境,有利于茶树品质形成。

较低温度下,茶多酚含量不会太高,同时氨基酸物质保留多,不容易分解。

高山环境,能保持茶树的嫩度,减少氨基酸的损耗,故而我们喝到的高山茶,普遍比平地茶要鲜爽,少苦涩感。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第二,高山湿度大

俗语有云,高山云雾出好茶,在海拔较高的地方,通常是云雾缭绕,空气湿度大。

而茶树吸引,相对比较湿润的环境,更能促进茶树品质的形成。

在湿润的环境下,白茶茶树嫩度好,细胞内液丰富,故而茶汤多数比较稠厚、醇滑。

第三,昼夜温差大

高山地区,还有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白天,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这种昼夜温差,有助于有机物的积累。

有机物丰富,则意味着白茶的内质充足,通常表现为:茶汤饱满、甘醇,茶香丰富。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第四,土壤好

所谓上者生烂石,像太姥山的高山茶园,为风化岩土壤。这类风化岩居多的土壤,有着矿物质丰富、疏松、透气性好的特点。

在这四个条件的综合作用下,高山白茶表现为清甜、甘醇、可口、鲜爽,值得认真品饮。

《4》

白茶的品种等级分类

白茶,是不是颜色白,所以叫做白茶?

当然不是!

白茶的得名,的确与其外观密切关联,查阅白茶的名字由来,我们可见这一条——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

符合此特征描述的,乃是白毫银针。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白毫银针,用芽头制作而成,芽头上带着密集的白毫,毛茸茸的,的确有着如银似雪的特征。

然,白茶的分类,并不止一种。

在最新国标中,用同一种茶树如大白茶,可制作成三个不同等级的白茶,依次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这三种茶,共同构成白茶这个品类。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观察白牡丹与寿眉,它们与白茶特征的描述,的确相去甚远。白牡丹,白毫属于比较丰富类型,到了寿眉上,基本上白毫脱落,留下芽头上的白毫以及叶背上少部分的白毫。

若是以“如银似雪”来作为统一判断标准,怕是白茶要变得单调。

故而,白茶,它是某种特定茶树,通过某种特定工艺制作而成的茶,并非所有外观看着雪白的茶,都叫做白茶。

《5》

白茶的传统制作工艺

白茶的传统工艺,如大部分人所描述一般——简单。

对比六大茶类中其他成员的工艺,白茶的工艺当真是最简单的,步骤最少,一点也不繁琐,甚至还有人狂妄地说白茶只要晒晒就能喝。

果然,这是一种天真的说法。

白茶,晒晒就能喝,并不存在。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所谓的“晒晒”,含有的门道太多。就像岩茶的炭焙工艺,虽然只是简单的“炭焙”二字,但中间蕴含太多的门道,需要丰富的制作经验,同一款茶,并非所有人都能做的好喝。

同理,白茶的“晒晒”,也不像嘴上说的这么简单。

白茶,要能形成独特的品质,要注重萎凋环节,若是萎凋工作没做到位,白茶品质将直线下降,还有可能变得没有香气,汤水苦涩,难以让人有怦然心动的感觉。

大道至简是白茶,即便是简约的日光萎凋,大有讲究。

春季日光萎凋、秋季日光萎凋的时间、温度,都非常有讲究,甚至于还要看风向,如南风天就不适合做日光萎凋。

所以,白茶的传统制作工艺,根本没有看起来的那样简单。

《6》

白茶的自然转化概念

熟知白茶的朋友必定听过一句话,“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句话,透露出若干个信息。

一是白茶可以长期存放。

二是不同时期的白茶风味不同。

三是陈年白茶是个宝。

在白茶成为宝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个概念——转化。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所谓转化,即白茶的内在物质发生着变化,有物质的增多,有物质的减少。在保存工作到位的前提下,白茶的内部转化,是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

如白茶的香气,由之前的花香、鲜笋香、花香,转化为药香、陈香、粽叶香。

白茶的口感,由之前的鲜爽、清甜、甜润,转化为甘醇、沉郁、饱满。

白茶的茶香,也有之前的清凉转为温性。

……

落实到实处,这是因为在转化过程中,白茶内在的生化成分变化。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逐渐减少,而黄酮类化合物逐渐增多。

这些物质的转化,带来香气、口感甚至是茶性的变化。

《7》

白茶的日常存储方式

白茶,要能实现越存越好的目的,少不了仓储!

所谓仓储,即白茶的保存工作。

白茶的仓储工作,要注重细节,想要白茶可常见保存,要注意做到五点。

第一,遮光

第二,密封

第三,干燥

第四,无异味

第五,阴凉保存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满足这五个因素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存茶方式。

存白茶,还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白茶要分类存放。

第二,白茶不能和其他茶类混合保存

第三,长期存茶和日常饮用要区分

做得越细致,白茶越不容易变质。

当然,这些仓储条件的建立,是基于白茶含量水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若是含水量超标,即便你的细节做的再到位,还是少不了要变质。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8》

白茶的神奇保健功效

白茶,之所以能够在茶叶江湖混得风生水起,除了本身香气、口感吸引人,可长期储存之外,还少不了白茶的保健功效。

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一款品质合格的白茶,在坚持长期饮用的前提下,具备以下保健功效。

①降血压功效

②降血糖功效

③抗菌和抗微生物功效

④防癌抗癌及抗突变功效

⑤提高人体免疫力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⑥抗咖啡碱引起的副作用

⑦保肝护肝

⑧抗衰老

⑨清热解毒

⑩消炎杀菌

……

还有更多白茶的保健功效,等待解锁。

要体会这些保健功效带来的惊喜,少不了科学的冲泡方式。

《9》

白茶的科学品评方式

白茶,怎么喝最好?

根据过去的经验,村姑陈将白茶的冲泡方式分为三类。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第一类:白瓷盖碗冲泡

第二类:杯泡法

第三类:煮茶法

三种冲泡方式,各有优势,适用性不同。

盖碗,茶界“万金油”,不论哪种茶类,都可轻松驾驭。只有你不会泡的,没有白瓷盖碗不能泡的,甚至于花茶,盖碗也是驾轻就熟,轻松拿捏。

盖碗泡白茶,简单。

取一个110毫升左右的白瓷盖碗,投茶5克,注入刚烧开的沸水,快出水。

白瓷盖碗泡茶,最忌讳坐杯。坐杯,会让白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过量释放,不仅容易影响茶汤口感,还容易影响身体健康。

最好的方式,就是快出水。好茶,哪怕是快出水,滋味依旧丰富。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杯泡法,最常用的就是玻璃杯冲泡,适合上班族、差旅一族,或者是一人赋闲在家时喝。

玻璃杯泡茶,比盖碗泡茶还要简单。准备好玻璃杯,根据大小投茶。如果是200毫升白茶,投茶2克左右即可。注入 沸水,等到茶汤微凉,能入口就可以喝。

煮茶,也挺简单。具体步骤,参考下文:

白茶是泡还是煮?请看这三个细节,好茶将从您手中诞生!

白茶简单吗?花十分钟看完,其实白茶并不简单!

《10》

白茶,容易让人误解。

白茶,本是一款内质丰富的茶,却因为茶汤清浅,被误以为是一款“没有味道”的茶。

白茶,本是一款大道至简的茶,却因为制作工艺简约,被误以为是晒一晒就能喝的茶。

阅读完本文,从白茶的等级、种植环节再到加工、保存、冲泡,您一定会更加了解白茶。

谣言止于智者。

白茶,是茶界中的小清新,它没有浓酽的口感,更没有苦涩难以下咽的茶汤,拥有的是“鲜香甘醇”的品质特点。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