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9头热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59头热

[概念]

头热,即头部自觉发热。

《素问通评虚实论》有'头热'的记载。后世常与'面热'并提,称'头面热'。

头热与头痛、头晕、头胀可同出现,本条重点阐述以头热为主症者。至于外感热病中阳明热盛,疫毒上壅引起的红肿热痛诸证,不属本条讨论范围,详可参见'头面红肿'等有关内容。

[鉴别]

常见证候

肝火上炎头热:头热面红,心烦易怒,夜寐不安,胁痛口苦,舌红苔薄,脉弦有力。

肾阴不足头热:头热耳鸣,伴有眩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若阴损及阳,阴阳两虚,可见轰热面赤,汗出,四肢不温,舌红少苔,脉细数。

阴盛格阳头热:头热颧红,咽痛而烦,下利清榖,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欲绝。

鉴别分析

肝火上炎头热:多由平素情绪抑郁,或念恚恼怒,肝气失于条达,郁而化火所致。火性上炎,故头热面红;肝火旺则心火盛,心神被扰,神不守舍,故夜寐不安,口苦;两胁乃肝之分野,肝气郁则胁痛,苔薄脉弦。治宜平肝泻火,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肾阴不足头热:多由素体阴虚,或房室不节,耗伤肾阴所致。肾阴亏损,阴虚火旺,故症见头热;肾亏于下,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故眩晕耳鸣;腰为肾府,肾亏则腰府空虚,故腰酸;阴虚则热生于内,故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治宜育阴潜阳,方选杞菊地黄丸加天麻、钩藤、石决明等。若妇女天癸将竭,冲任虚亏,阴虚火旺则轰热面赤,阳虚气弱则汗出,四肢不温。治宜育阴助阳,方选二加龙骨汤或二仙汤加减。《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引《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阴盛格阳头热:多为外感热病后期,邪客少阴,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浮越,故头热颧红,咽痛而烦;阴盛阳衰,故下利清榖,四肢厥冷,脉沉细欲绝。治宜从阴引阳,回阳救逆,方选白通加猪胆汁汤。

头热一症的辨证要点:肝火上炎者,头热每随情绪波动而发,且性急易怒;肾阴不足者,属上盛下虚,上盛则头热眩晕,下虚则腰膝酸软,显然不同于肝火上炎之但见上盛证侯;若妇女天癸将竭者,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故轰热面赤,汗出,四肢不温,亦与单纯肾阴不足有别;阴盛格阳者,为真寒假热,阳气衰惫则里真寒,故下利情榖,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虚阳浮越于上则外假热,故头热颧红。此点可与肾阴不足头热之阴虚阳亢,五心烦热相鉴别。

[文献别录]

《素问通评虚实论》:'脉实满,手足寒,头热,……春秋则生,冬夏则死。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头热者,太阳之气发越于上也.'

《临证指南医案暑》:'头热目瞑,吸短神迷,此正虚邪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