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37.痄腮

 昼三夜二205 2018-09-14

337.痄腮

[概念]

痄腮是指感受时邪疫毒,以致腮部肿胀热痛而言,又名'腮肿'、'含腮疮''蛤蟆瘟'、'鳗鲡瘟'等。

痄腮发作轻者,表现为耳下腮部一侧酸肿胀,或两侧齐发,按之柔软,咀嚼食物不便;发作重者常伴有发热畏寒,烦躁口渴,纳差,精神不振等全身症状,但'此症永不成脓,过一候自然消散。'发颐亦有腮部肿胀,但一般仅限于一侧,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化脓。颈耳部瘰历,其肿块大多在下颌部或耳前部,边缘清楚,较硬,能活动,往往伴有咽喉肿痛,耳聤等。两者均不属本条讨论范畴。

[鉴别]

常见证候

风热上犯痄腮:主要临床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轻咳,耳下腮部酸痛,张口及咀嚼不便,继之一侧或两侧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舌苔薄白微黄,脉象浮数。

热毒炽盛痄腮: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寒高热,头痛,烦躁口渴,食欲不振,或伴呕吐,腮部漫肿,灼热疼痛,坚硬拒按,咽喉红肿,吞咽咀嚼不便,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鉴别分析

风热上犯痄腮与热毒炽盛痄腮:

因感受风温病毒所致,均见有腮部肿胀酸痛灼热等症,然二者有轻重表里之别。风热痄腮具有明显的畏寒发热,头痛轻咳,苔白或薄黄,脉浮数等风热表证,治宜疏风散结,清热消肿,方选银翘散加减,外用如意金黄散涂腮肿部。热毒炽盛痄腮较风热上犯痄腮病情为重,除出现腮部漫肿灼热疼痛外,并见高热头痛,烦躁口渴,咽喉红肿,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等热毒炽盛的气分实热证,治宜清热解毒,软坚消肿,方选普济消毒饮加减,外涂如意金黄散、青黛散等。

[文献别录]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面部》:'痄腮胃热是其端,初起焮痛热复寒;高肿焮红风与热,平肿色淡热湿原。'

《医门补要蛤蟆瘟》:'时行疠气遏于胆胃二经,致耳下浮肿不坚。或由左串右,或由右串左。外宜贴清凉膏药,内进普济消毒饮。若化热成脓,按痈疽治法……若耳根痰肿,至数日后,

多坚大不能左右相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